蜂鳥的生活習性及基礎知識有哪些 動物知識
動物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鳥總是飛在天上,我們不能捕捉到它們,鳥類通常是帶羽、卵生的動物,有極高的新陳代謝速率,長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鳥類都可以飛。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蜂鳥的生活習性及基礎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蜂鳥的生活習性
視覺
蜂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沒有發(fā)達的嗅覺系統(tǒng),而主要依賴視覺,也不同于大多數(shù)脊椎動物,蜂鳥對325-360納米的紫外光敏感,方便它們尋找一些有紫外色譜的花朵。雄鳥的羽毛色彩可被雌鳥和同種競爭者用來評估其領導力、地位以及辨別種類。
領地
蜂鳥為獨棲性動物,僅在繁殖季結對。許多種類的雄性蜂鳥具有領域性,該領域以食源地為中心,由雄鳥竭力守護。雄鳥通常棲息于醒目位置四處觀察,如果有入侵者進犯領地,雄鳥會發(fā)出警告,并懸停半空閃動虹彩羽毛,必要時驅趕入侵者,沖突偶爾會逐步升級,演變?yōu)橐宰熳魑淦鞯幕ザ贰.斒澄锵∪睍r,領主會減少費力驅趕入侵者的行為。雌鳥也會環(huán)繞鳥巢建立領域。沒有領域性的蜂鳥主要是放夾路線覓食者,它們穿行一地吸食大片花卉。
飛行
雄鳥通常聚集在老舊求偶地炫耀求偶,雌鳥也來此地選擇配偶。求愛時,雄鳥會在雌鳥面前表演精彩的飛行技能,飛行高度可升至30多米,然后向雌鳥俯沖,俯沖到底后再次升起。
由于較高的新陳代謝率和主動飛行的消耗,蜂鳥要用70%的時間棲居休息。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它們把色彩鮮亮的物體當作食物一探究竟。蜂鳥為晝行性鳥類,白天尋覓食物,覓食高峰在黎明和黃昏。 [3]
蟄伏
為在寒夜節(jié)省能量,蜂鳥會進入蟄伏狀態(tài),它們的體溫在蟄伏期下降20-30℃,心跳降低至每分鐘50次,呼吸也變得不規(guī)則起來。大多數(shù)鳥類的體型過大,不能利用蟄伏節(jié)能,因為蟄伏結束,重新溫暖龐大軀體過于費時耗能。蜂鳥結束蟄伏狀態(tài)僅需1小時,期間如果被干擾,它們不會立刻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
遷徙
熱帶地區(qū)的蜂鳥通常不遷徙,但有些會改變海拔高度來應對溫度和季節(jié)的變化。北美地區(qū)的蜂鳥在遷徙時往返旅程可達5,000多公里。雄性蜂鳥率先飛抵繁殖地和越冬地,雌鳥和幼鳥接踵而至。一些蜂鳥在遷徙前必須增重50%,以彌補飛行中的能量消耗。
據(jù)悉,一種來自加拿大的蜂鳥,每年冬天都要從寒冷的落基山脈飛行數(shù)千公里抵達溫暖的墨西哥地區(qū)越冬,等到了來年春天,它們還要再次千里迢迢地返回落基山繁育后代??茖W家因此推測,蜂鳥擁有驚人記憶力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個體太小,年復一年的長途跋涉又需要很長時間,它們不能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尋找食物的工作上。研究人員宣稱,小小的蜂鳥最多能分清楚八種不同類別鮮花的花蜜分泌規(guī)律。上述成果發(fā)表在一本名為“CurrentBiology”的生物學期刊上
蜂鳥前進時速可達45公里,振翅頻率由小型蜂鳥的每秒70-80次到大號蜂鳥的每秒10-15次。心跳同樣快速,由休息時的每分鐘500-600次到活動時的每分鐘1000多次。
鳴聲
無論雌性還是雄性蜂鳥都能發(fā)出一種特異的鳴叫,鳴叫聲通常短而尖銳,但有些蜂鳥的鳴音冗長,如同歌唱。此類鳴音被用來吸引配偶或阻止入侵者。飛行中用翅膀制造噪音也算一種交流方式,尤其在俯沖表演時。生活在球形或半球形巢穴中的雛鳥會發(fā)出乞食音,但那些生長在開口杯狀巢的雛鳥則無此類行為。羽毛剛豐滿的幼鳥在飛離母親視野時會發(fā)出聯(lián)絡音,回到母親近旁則改變?yōu)槠蚴骋?。附近如有捕食者也可以發(fā)出警報音。
食物
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余為節(jié)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蜂鳥通常對色彩明亮、無氣味、有長管狀花冠的花朵進行授粉。蜂鳥的喙部形狀決定了它們可采食的花卉品種。實際上,人們對花與喙部形態(tài)的共同演化現(xiàn)象已有充分的研究。蜂鳥也演化出了一套特殊的飛行結構,可在覓食時懸停于花前,若無此類懸停能力則無法從花中采蜜。另外,蜂鳥有特殊的分叉長舌可伸入花中,然后利用毛細作用將花蜜沿舌頭吸出來。但不同意見認為,蜂鳥幾乎從不利用毛細現(xiàn)象被動吸食花蜜,相反它們的舌頭像一個小泵,通過一系列動作的快速重復,高效地把花蜜轉移至口中。
由于較高的基礎代謝率,蜂鳥一天之內(nèi)可吸食相當于身體質量的花蜜,它們從花粉和昆蟲蛋白質里獲取氨基酸,當花蜜資源稀缺時,也汲取由吸汁啄木鳥鑿洞所殘留的樹液。
與蜂鳥共存的物種通常專注于某些花卉并分享棲息地,有些蜂鳥固守領地內(nèi)的花蜜,還有一些則穿梭繁茂的花海進行有序覓食。
天敵
成年蜂鳥少有天敵。已知的天敵包括:蛇、林隼以及鵂鹠。巢捕食者如藍鴉、鵎鵼和某些蝙蝠是蜂鳥生存的最大威脅。雌鳥比雄鳥有更多隱蔽色,這可能有助于偽裝,防止在潛伏時吸引捕食者,雌鳥以“之”字形或半圓形飛抵巢穴,避免直接引入捕食者,若有天敵來犯,蜂鳥也會群起而圍攻之。
蜂鳥有哪些基本知識
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蜂鳥雖然很小,但眼睛卻大而有神。它們披著一身艷麗的羽毛,有的還長著一條隨風飛舞的長尾巴。嘴巴又細又長,像一根管子,能伸到花朵里面去吸取花蜜,它們飛行采蜜時能發(fā)出“嗡嗡”的似蜜蜂般的嘀聲,因而被人稱為蜂鳥。最小的蜂鳥只有6厘米長,體重只有2克左右。嘴和尾巴就占了身體長度的一半,盡管體形小巧,但每只蜂鳥都是飛行的高手。它們可以每秒鐘拍動翅膀20~200次,而且能水平地拍動翅膀,這種運行會產(chǎn)生一般恒定的浮力,托在蜂鳥的身體。此時,它只需動尾巴,身就可以向上、向下,甚至向后靈活地運動了。
紅玉喉北蜂鳥
雨燕且蜂鳥科,雄性上體羽色翠綠色,具金屬光澤。喉部紅色,絢麗多彩。雌性體色較淡,喉部無紅斑。每次產(chǎn)卵2枚,孵化期14天。分布于北美洲南部至阿拉斯加。全世界共有蜂鳥科鳥類319種,體形最小的是“閃綠蜂鳥”,也稱“短尾翠蜂鳥”,其體形大小與蜜蜂差不多,體長僅3.5厘米,體重1.5克。蜂鳥大多數(shù)分布于南美洲。
蜂鳥是鳥類中體形最小的一類,蜂鳥的嘴細長,呈管狀,舌能自由伸縮。常像直升飛機一樣,以很高的頻率上下扇動翅膀,使身體停留在花朵前,用它那長長的舌頭舔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蟲。其翅膀的扇動頻率為每秒55~75次,身體甚至能向后倒退飛行。
世界上最小的鳥
說起世界上最小的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就是蜂鳥。蜂鳥作為一種美麗而又奇特的鳥,因其在飛行時,震動翅膀發(fā)出嗡嗡的聲音而得名。
蜂鳥從分類上,隸屬于鳥綱的雨燕目蜂鳥科,蜂鳥作為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鳥,體重大約在2克到20克之間,體長大約在5厘米到22厘米之間。
蜂鳥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鳥類之一,羽毛顏色多為藍色或者綠色,不僅如此,在它們的羽毛上,還分布著一層角質物質。這種角質,在陽光的照射下,會變得五顏六色,因此蜂鳥被人們賦予了“飛舞的寶石”的美譽。
蜂鳥的棲息地十分廣泛,這或許與它們的食物有關。蜂鳥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花蜜,但偶爾也會吃一些小昆蟲。每當蜂鳥將它纖細的嘴伸入花冠中時,其頭部就粘上了許多的花粉,當它們再到其他花上采蜜的時候,就把一朵花的花粉傳到了另一朵花上,這就有利的促進了植物之間的傳粉。在繁殖期間,由雌鳥筑巢,孵卵和哺育雛鳥,是名副其實的“全職媽媽”。蜂鳥每次產(chǎn)卵2枚,但有時候也會3~4枚。蜂鳥的卵呈白色的橢圓形,孵化期大約為2到3周左右。當小蜂鳥孵化出來以后,母鳥便會開始辛勤的喂養(yǎng)自己的寶寶。在喂養(yǎng)雛鳥時,雌鳥通常盤旋在空中,將細長的嘴伸入雛鳥的嘴里,然后灌入蜂蜜或者小昆蟲。雖然蜂鳥寶寶的體形很小,但食量卻很大,每十五到20分鐘就要喂一次。
雖然蜂鳥的體型小,但相比于嬌嫩的花來說,仍然是不堪重負,所以蜂鳥在吸食花蜜時,不是站在花上,而是對著花瓣飛翔,在整個過程中,一刻也不能停。因為這個習性,使得蜂鳥的翅膀變得越來越發(fā)達,翅膀大約能占到蜂鳥體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而為了保持懸浮的狀態(tài),蜂鳥的翅膀每秒能夠扇動五十多次,而這是其他任何鳥類所望塵莫及的。除了這些,蜂鳥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就是無論處在什么樣的角度,水平的,垂直的,亦或是傾斜的,蜂鳥翅膀總是水平的,以此可以看出,蜂鳥翅膀部位的關節(jié)是可以旋轉的。
由于蜂鳥的運動量大,所以蜂鳥消耗的能量也十分巨大,導致。蜂鳥在白天必須大量的攝取食物,以維持正常的生命運作。所以人們見到的蜂鳥大多數(shù)都是在攝取食物的。
鳥的種類
1、凌波仙子———游禽
游禽善于飛翔、潛水和在水中撈取食物,卻拙于行走。我省有70多種游禽,多在洪湖、沉湖、龍感湖、梁子湖等江漢湖群,為冬候鳥,著名的“洪湖野鴨和大雁”就屬于這一類群。
2、濕地之神———涉禽
濕地是地球上最富饒的自然環(huán)境,中有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魚、蝦、蛙等動植物,為涉禽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而那些茂盛的水生植物,又為涉禽提供了良好的隱蔽場所。涉禽大多數(shù)具有嘴長、頸長、腿長的特點。我省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比較適合涉禽的生息,近幾年,來我省涉禽的數(shù)量大幅增長,分布越來越廣。常見有鷺科鳥類。
3、空中雄鷹———猛禽
猛禽有強大有力的翅膀,彎曲銳利的嘴、爪和敏銳的眼睛,能迅速無聲、自由地升降,準確無誤地捕食獵物。我省有猛禽51種,著名的有金雕、白尾海雕、紅隼等。
4、攀援冠軍———攀禽
攀禽的攀援本領名不虛傳,它們憑借強健的腳趾和緊韌的尾羽,可使身體牢牢地貼在樹干上,攀禽中食蟲益鳥比較多,如啄木鳥、杜鵑、夜鷹等。
5、競走健將———陸禽
陸禽的腿腳健壯,具有適于掘土挖食的鈍爪,體格壯實,嘴堅硬,翅短而圓,不善遠飛。雌雄羽毛有明顯差別,一般雄鳥比較艷麗。繁殖期常一雄多雌,雄鳥間有激烈的爭偶行為,并有復雜的求偶表現(xiàn)。如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白頸長尾雉等等。陸禽分鶉雞和鳩鴿二類。
6、無冕歌王———鳴禽
在鳥類王國中,鳴禽是極富生機和色彩的一大類群。鳴禽種類數(shù)量最多,絕大多數(shù)以昆蟲為食,是農(nóng)林害蟲的天敵,著名的有灰喜鵲、喜鵲、黃鸝等。鳴禽體態(tài)輕盈、羽毛鮮艷、歌聲婉轉,多可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