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植物夏季澆水注意點有什么 植物知識
植物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種植植物的時候,看水溫的最實用的辦法是,在靠近盆花的地方,用澆盆或淺水缸存放一些備用水,這樣有利于自然調節(jié)水溫的差異。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盆栽植物夏季澆水注意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盆栽植物夏季澆水注意點
夏季氣溫高、光照強,加快了盆花水分的蒸騰速度,很容易造成盆土干旱。所以盆花的夏季澆水十分重要,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夏季中午盆土的溫度較高,根系吸水較快。如果在此時澆冷水,會使盆土溫度驟降,影響植株根系的正常機能。使根系吸水發(fā)生困難,破壞植株水分代謝的平衡,導致植株出現萎蔫,影響生長。所以夏季給盆花澆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
夏季盆花的呼吸作用旺盛,要求盆土通氣性良好。澆水過多,會造成盆土透氣不良,影響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嚴重時還會導致欄根。所以盆土不干時一般不要澆水,干旱時澆水就要澆透,切不可只澆至花盆半腰。 夏季花盆土往往因過干而出現龜裂,所以澆水不能一次完事。否則水會從土縫中直漏盆底,而大部分盆土仍很干旱,翌日植株仍會缺水萎蔫。一般第一次澆水后要稍等片刻,待土壤裂縫閉合后再澆一次。 在盆花出現萎蔫時,其細胞因失水而干縮,立即澆水會使細胞壁很快吸水向外膨脹。而細胞原生質吸水較慢,不能相應增大,會因受到拉力而被撕破。大量細胞原生質被破壞對植株影響很大,甚至會造成其死亡。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先將萎蔫的盆花移至避風陰涼處,向葉面及盆土噴少量水,待植株有所恢復后再澆透水。
澆水不足對花卉有什么害處?
盆花由于土壤少,畜水不多,在花卉生長季節(jié)需要注意經常補充水分,才能保證花卉正常生長。若水分供應不足,葉片及葉柄就會皺縮下垂,出現萎蔫現象。如果花卉長期處于這種供水不足葉片萎蔫的狀況,則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葉片就會逐漸黃化而干枯。多數草花如果長期處于干旱狀態(tài)下,植株矮小,葉片失去鮮綠光澤,甚至整株枯死。一些養(yǎng)花者唯恐澆水過量,澆水時每次都澆“半截水”(半腰水),即所澆的水量只能濕潤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這種澆水法也同樣會影響花卉根系發(fā)育,也會出現上述不良現象,因此澆水應“見干見濕,澆就澆透”。
合理澆水
澆水是觀葉植物栽培中經常性的管理工作,也是直接關系到觀葉植物生長好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能簡單從事。由于觀葉植物的不同種類及其生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存在差異,因此適時、適量澆水,搞好水分均衡供給,是做好澆水的關鍵。下面著重介紹一、二年生草本觀葉植物的澆水措施。
a.澆水方式
(1)地面澆灌:用橡膠皮管或塑料軟管澆灌。適用于花壇、花境及做畦田種植的觀葉植物。
(2)噴壺澆灌:是一種專用于盆栽觀葉植物的澆灌方式,給噴壺裝上配套的細孔噴頭,又是適于繁殖床和苗床澆灌的理想工具。因為,它噴出的水柱分散細小,不會沖散種子、沖倒幼苗。
(3)滴灌:是通過滴灌設施,將水緩慢施入植物根層土壤的一種較為先進的灌溉方式,它具有節(jié)水、省工、供水均衡、不破壞土壤結構等諸多優(yōu)點,值得在生產上大力廣應用。
(4)浸灌:將花盆放入盛水的淺槽或淺盆內,讓水從盆缽底孔滲入盆土中。但要注意盆外的水只能淹到盆身的l/2~1/3處,見盆土表層濕潤,即行取出,不可久浸,以防種子漂浮露出土表或土層松動引起種子下沉深埋,影響種子發(fā)芽率。浸灌法主要用于盆播育苗的澆水。
b.澆水時間
春秋季在上午或下午澆水。夏季在早晚涼爽時澆水,而冬季則需在中午前后天暖時澆水。澆水時間的選擇盡量讓水溫與土溫接近為宜,溫差大小不宜超過5℃,防止因澆水引起土溫驟變而傷害根系,影響其吸收功能。
c.澆水量
澆水的次數和份量,主要視季節(jié)變化.天氣狀況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春秋兩季植株生長迅速,需水量大,但氣溫不是很高。水分散頭量較小,所以澆水要恰當,不宜多,也不宜少,一般每天澆水一次即可。夏季光照強,氣溫高,水分蒸發(fā)量大.應勤澆水,—般早、晚各澆水一次。冬季氣溫低,對露地草本觀葉植物而言,生長趨緩,需水量減小,可以2~3天澆—次水,但對于溫室草本觀葉植物,卻正值生長旺季,則宜加強澆水,具體澆水時,還需根據每天的天氣情況靈活掌握,如遇晴天或大風天氣.水分散失快,就應加大澆水量,而遇陰天則應減少澆水量。
種子發(fā)芽前后澆水要適中,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進入幼苗生長期,應適度減小澆水量,有意進行扣水(勒水)蹲苗,這有利于孕蕾及防止植株徒長。成苗生長旺期和開花盛期要澆足水,以滿足植株新陳代謝旺盛的需要,但對那些易落花、落果的種類則要控制澆水量,不宜過多。種子形成期,適當減少澆水對種子成熟有利。
d.澆水的經驗
要做到適時、適量澆水。除上述有關澆水的基本要求外,人們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還總結出一套實踐經驗。通常用聽音、看色、摸土的方法來判斷是否需要澆水。聽音就是用手指輕彈花盆,如果發(fā)出沉悶濁音,說明土壤潮濕,不需澆水。看色,即看到盆土呈灰白色時。說明土壤已干,需要澆水。如果土壤呈深色說明土壤未干,不需要澆水。摸土,即用手捏土,若成團塊狀,說明土壤濕潤,不需要澆水;倘若用手一捏,土壤即碎,不能成團.說明土壤已干需要澆水。
不同的花澆水也有不同
澆水要視花卉類型、植株狀態(tài)、季節(jié)等不同情況而定。家庭養(yǎng)花澆水與任何其他工作一樣,要想養(yǎng)好花草,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尊重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經常細心觀察,不斷用心琢磨,才能培養(yǎng)出茁壯的花木。
1、花卉類型: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離不開水,多肉植物每周澆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觀葉植物大多需要經常保持土壤處于微潮狀態(tài)。
2、植株狀態(tài):通常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較耐旱。
3、栽培地點:擺放在露天的花卉需水較多,擺放在溫室的花卉需水較少。
4、季節(jié)變化:夏季干燥炎熱,花卉需水較多,冬季低溫,花卉生長慢,蒸騰量小,澆水就要少一些。秋冬,隨著氣溫的降低,很多不耐寒的花卉要入室避寒。但是,由于澆水不當,花卉或落葉,或徒長,甚至發(fā)生死亡的現象。因此,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澆水時間,最好在睛朗的上午澆水,盡量少在晚間澆水。此外還要注意掌握大棵多澆、小盆勤澆的原則。再有,當花卉入室后,一定要等到盆土見干后澆水,即使是性喜濕潤土壤的花卉,例如馬蹄蓮、四季秋海棠等,也要待盆土表面見干后再去澆水。而那些性喜環(huán)境干燥的花卉,例如虎皮掌、仙人球等,一定要待盆土從上到下都風干后再去澆水。
科學澆水,是養(yǎng)花成敗的關鍵。在具體操作上應注意以下“五看”:
1、看水質:花木所需水分以無污染的天然降水為好。雨水、雪水是首先澆花用水。日常所用的自來水,在凈化過程中都加入了凈化劑,不宜直接澆花,最好貯存一兩天,使水中的氯氣揮發(fā)后再澆用?;蛘咴谝慌枳詠硭蟹乓黄S生素c,也可在短時間內消除其中的氯氣。煮雞蛋的水、茶葉水、發(fā)酵的淘米水、換出的養(yǎng)魚水,以及啤酒、糖水等,都含有豐富的適宜花木生長的營養(yǎng)成分,是很好的澆花用水。近年來,磁化水、激光水也成為很好的澆花用水。
2、看水溫:水溫與土溫越接近越好。土溫與水溫之間的差異大時,不能澆花,以免冷水損傷根系。最實用的辦法是,在靠近盆花的地方,用澆盆或淺水缸存放一些備用水,這樣有利于自然調節(jié)水溫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水溫與土溫的濁差應保持在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fā)生根系損傷的現象。
3、看時間:一年四季氣溫不同,澆花時的用水量也要不同。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高溫干燥,蒸發(fā)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冬季,多數花木處于休眠狀態(tài),只要保持盆土稍濕即可。
4、看花盆:盆花澆水的原則,還應根據花盆的大小、深淺以及花盆的質地而定。小盆淺,澆水要少而勤;泥盆滲水性好,盆土容易干燥,要勤澆;石盆、釉盆不易滲水,澆水不能太勤,長期積水花卉就會爛根。
5、看花木: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因此澆水要因花而異。常見的仙人掌類及蘆薈、景天等花卉,根系不發(fā)達,應少澆水。有的花木,葉片上生有一層密密的絨毛,如秋海棠、大巖桐、蒲包花等,不宜在葉面上噴水,否則水分難以蒸發(fā),易霉爛生病。還有許多花卉,葉小、水分蒸發(fā)慢,澆水少才能多開花,如紫薇、九里香、雀梅等。此外,花木在生長旺季和孕蕾期要多澆水,開花期少澆水。剛修剪的花卉要少澆水,否則枝葉空長,影響造型。
水生植物養(yǎng)法
1、忌失水
花盆中的水蒸發(fā)后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就會造成泥土龜裂。有些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蓮的新芽干枯,根莖失水,從而造成損失。在室內存放的水生花卉需要定期補水,以使花盆中的水保持一定的高度。
2、定期換水
水生花卉養(yǎng)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水質,及其換水頻率,水長時間不換會在根上形成附著物,影響根部呼吸。其它就是把其放置到通風、散射光線良好、溫度適的地方。
3、忌高溫忌凍害
水生花卉一般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太高也不行,溫度太低也不行,有時候在冷室放置的水生花卉由于房屋漏風有時也會受到凍寒。香蒲、水蔥這些耐寒者不怕,不耐寒者卻受不了。在寒流侵襲前提早做好準備,遇到冷室里面結冰的現象,可以臨時點上一爐火,以防凍害發(fā)生。另外盆栽水生花卉的室內溫度若很高,容易促使水生花卉萌動新芽。新芽在分株時容易被碰壞。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打窗開門進行降溫處理。
4、忌翻盆
在分株前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應避免給盆栽水生花卉翻盆。否則,水生花卉的根系受到破壞,病菌侵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容易造成爛株。為了使盆栽水生花卉在分株時健康’在分株前禁止翻盆。
水生花卉的類型
1、挺水型水生花卉(包括濕生于沼生)
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fā)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如:荷花、黃花鳶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梭魚草、再力花(水竹芋)等。
2、浮葉型水生花卉
根狀莖發(fā)達,花大,色艷,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而它們的體內通常儲藏有大量的氣體,使葉片或植株漂浮于水面。
如:睡蓮、王蓮、萍蓬草、芡實、荇菜等。
3、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隨水流、風浪四處漂泊。
如:大薸、鳳眼蓮、槐葉萍、水鱉、水等。
4、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莖生于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體之中,通氣組織發(fā)達。
如:黑藻、金魚藻、狐尾藻、苦草、菹草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