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 【中國寓言故事】
中國寓言 由小雪供稿中國寓言故事有著豐厚的思想內(nèi)容,說每一個故事都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了相關(guān)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刻舟求劍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yuǎn)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劍掉進(jìn)水里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后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呀!”
楚國人說:“慌什么,我有記號呢。”
船繼續(xù)前行,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這船越走越遠(yuǎn),當(dāng)心找不回來了。”
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不用急,記號刻在那兒呢。”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后,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掉進(jìn)江里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jìn)。等到船行至岸邊,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fēng)馬牛不相及了。這個楚國人用上述辦法去找他的劍,不是太糊涂了嗎?
他在岸邊船下的水中,白費(fèi)了好大一陣工夫,結(jié)果毫無所獲,還招來了眾人的譏笑。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脫離實(shí)際的主觀唯心主義錯誤。
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商人,在鄭國賣珠寶。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只裝珠的匣子,想利用匣子把珍珠賣出個好價錢。
于是將盒子用桂椒調(diào)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寶和寶玉點(diǎn)綴,用美玉裝飾,用翡翠連綴。有個鄭國人把匣子買了去,卻把匣子里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很善于賣盒子,而不善于賣珠寶。
啟示與鑒賞
鄭人沒有眼光,取舍不當(dāng),舍本求末;楚人過度包裝,本末倒置。所以說,我們應(yīng)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當(dāng),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齊人好獵
版本①
齊國有個人,喜歡打獵,但空費(fèi)時日,持續(xù)很久,什么野獸也沒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對不起妻室兒女。 走出家門,就感到對不起朋友鄉(xiāng)鄰。仔細(xì)想來,那打不到野獸的原因,就是喂的獵狗太不中用。 想買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貧困,買不起。于是,他立即拼命種田。拼命種田,家里就富裕起來。家里富裕起來,也就有錢挑選好狗;獵狗的本領(lǐng)高強(qiáng),于是每次都能捕獲到野獸:從此,他收獲的獵物,經(jīng)常超過了別人。
版本②
齊國有個愛好打獵的人,荒廢了很長時日也沒有獵到野獸。在家羞對其妻兒,在外愧對鄰里朋友。他考慮打不到獵物的原因,是因?yàn)楣凡缓?。想弄條好狗,但家里窮沒有錢。于是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錢來買好狗,有了好狗,就屢屢打到野獸。收獲的獵物,常常超過別人。不只是打獵如此,任何事都是這樣。
千金買馬首
有一個國君愿意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一匹千里馬,可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
侍臣找了3個月,終于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jīng)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返回交給了國君。
國君非常生氣:"我所要的是活馬,怎么買死馬回來而且還用了五百兩黃金呢?"侍臣回答說:"(您)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
"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