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800字初三7篇 讀后感
讀后感 由優(yōu)爾供稿讀完《三國演義》,不少讀者們都覺得從魏﹑蜀﹑吳三國的三位君主身上見識到了很多東西,也學到了很多道理。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例文,希望你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此詞懷古傷今,又將我?guī)肓诉@部歷史巨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是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依據(jù)有關(guān)三國的正史,描寫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復雜斗爭?!度龂萘x》肯定了人的智慧謀略,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他通天文,曉地理。魏國的曹操、司馬懿,吳國的周瑜、陸遜,蜀國的龐統(tǒng)、姜維,都成了后人眼中智慧的錦囊。
生活中,智慧無處不在。我的夢想就是——用智慧武裝自己!
智慧,能使你以弱勝強。1941年11月19日,黃昏時分,澳大利亞威名遠揚的巡洋艦“悉尼”號和德國戰(zhàn)艦“盧茲”號相遇。“盧茲”號艦長道麥知道“悉尼”號的厲害,不管“盧茲”號是逃跑還是迎戰(zhàn),結(jié)局都是被擊沉。道麥艦長立即將戰(zhàn)艦偽裝成商船,降下德國國旗,換上挪威國旗,并且裝作船已經(jīng)起火,向“悉尼”號發(fā)射了“SOS”求救信號。“悉尼”號艦長巴尼特上了當,發(fā)出信號答應“盧茲”號,冰箱“盧茲”號側(cè)面靠攏,“盧茲”號突然向“悉尼”號發(fā)射了兩枚魚雷。這時“悉尼”號發(fā)現(xiàn)中計了,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盧茲”號上的機槍大炮一起射擊,“悉尼”號的船尾中彈爆炸,船舵被炸飛,被“盧茲”號炸成兩瓣,645名官兵全部葬身大海。
靠智慧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也有很多,巨鹿之戰(zhàn)就是其中之一。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軍上將軍章邯打敗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后,認為楚地已不足憂,遂率20余萬秦軍北上攻趙,并調(diào)原駐上郡的王離部20萬秦軍南下,圍困趙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無奈之下趙王派使者向楚懷王以及各國諸侯求援。當時秦軍十分強大,救趙諸軍駐扎在巨鹿城北,沒有人敢前去迎戰(zhàn)。楚懷王遂封項羽為上將軍,并令英布和蒲將軍兩支楚軍也歸其指揮。
項羽先派遣部將英布、蒲將軍率領兩萬人為先鋒,渡過黃河,切斷秦軍運糧通道。然后,項羽親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軍將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攜帶三天的干糧,以示決一死戰(zhàn)之決心。
項羽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以一當十,奮勇死戰(zhàn),九戰(zhàn)九捷,大敗秦軍。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智慧是天邊璀璨的星辰,照亮黑暗;智慧是炎熱夏天的清風,讓你心曠神怡;智慧是醇香的涼茶,幫你提神醒腦;智慧是永久的護膚品,讓你永葆青春。讓我們用智慧來武裝自己!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2
先哲曾把讀書譽為“靈魂的壯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興衰變遷如沿途的的風景撲面而來,鑄就了人類仰望的姿態(tài),從而達到精神的高度。而《三國演義》讓我登上了心靈的頂峰。
《三國演義》這一部古典名籍,使我回首了一段歷史,從東漢末年到西晉一百多年的風云。讓我身臨其境地看到了戰(zhàn)爭的激烈,人們?yōu)榱酥伊x,統(tǒng)領天下等種種原因浴血奮戰(zhàn)[注:形容頑強地拼死戰(zhàn)斗。]的場面,了解到了政治和軍事斗爭的知識,經(jīng)驗以及謀略。而書中塑造的一個個有血有肉[注: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內(nèi)容。多用來形容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動。]的英雄,更是讓我心中升騰起敬佩之意。一代奸雄陰謀多端的曹操;義薄云天忠肝義膽[注:忠心耿耿,仗義行事。]的關(guān)羽;嫉賢妒能的周瑜;禮賢下士的劉備等上百個人物。
不過一看到你,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是用武力解決問題,而是用機智作出分析,
沒有魯莽的品性,只有穩(wěn)重堅定的意志。你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沒錯是你諸葛亮。你草船借箭的故事早已傳遍家喻戶曉[注: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周瑜嫉妒你的才力,想方設法要拔除你這個眼中釘,于是就叫你來面見他,叫你十天內(nèi)找來十萬支箭,可你絲毫沒有慌亂,反而好像早料到似的,并說三天內(nèi)就能湊齊,還立下了軍令狀。當看到故事你叫魯肅借你二十條船時,我有些疑惑,想:你到底骨子里賣的什么藥。眼看三天就要到了,你一點也不急,而我卻在替你擔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啊。當?shù)谌烨宄?,終于你有了動靜,你和魯肅來到曹營的江前,這時江面上已升騰起大霧,每條船上都綁了草人,向曹營駛?cè)?,于是曹操手下的兩個將領什么都不管只想著立功,以為草人就是士兵,于是就向草人放箭,回岸時大豐收,早已滿了十萬支箭。這時我對你的敬意油然而生[注:自然地產(chǎn)生(某種思想感情)。]。我不曾像你那么穩(wěn)重,總是那么莽撞,記得有一次,爸爸和我去釣魚,爸爸是個釣魚老手,便熟練地穿好線,系上鉤,從袋里取出一些碎米粒,向一處水草較多的地方撒去。不一會就有好多魚擁上前搶米粒吃,爸爸馬上把魚餌掛上魚鉤甩過去。有耐心的等了幾分鐘,魚果然上鉤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穿好釣餌,撒下把碎米,把釣線甩入水中,然后兩手握著釣竿,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河水里的動靜,等了幾分鐘,浮子動了我馬上拉起魚竿一看竹籃打水[注:比喻白費氣力,勞而無功。]一場空,啥都沒有,這時莽撞惹的禍。要是像你那么穩(wěn)重也許能釣到一條大魚。
再說關(guān)羽你吧,忠義勇敢的化身。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夜走麥城都有你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的表現(xiàn)。你的英姿颯爽[注: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態(tài);颯爽:豪邁矯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煥發(fā)的樣子。],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對主故的忠心,令人敬佩。你身高九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紅棗的外貌和你的風姿相輝相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貫穿全文,《三國演義》令人目睹了雄渾的場面,真不愧是一部神采飛揚的的文學作品,趣意盎然的史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3
這個連假我雖然沒有出去玩,但是我看了三國這本書,里面的角色有的聰明機智、處變不驚,有些則是暴虎馮河、有勇無謀。
故事是從桃園三結(jié)義開始,那是劉關(guān)張結(jié)拜異姓兄弟的故事。他們?nèi)值艿教幷鲬?zhàn)沙場,為蜀國收納大批奇才。在那之后劉備稱王,冊封五虎上將,分別是關(guān)羽、張飛、黃忠、馬超和趙云五位。蜀國除了諸葛亮還有兩位聰明的人—魏國降將姜維和益州人才龐統(tǒng),諸葛亮和龐統(tǒng)被世人稱臥龍鳳雛,但為何劉備沒統(tǒng)一天下?我覺得是因為鳳雛英年早逝,姜維太晚出現(xiàn),魏國又涌出一名人才—司馬懿,導致蜀國沒有北伐成功。
接著來講幾個我履看不膩的故事吧!首先是割發(fā)棄袍,在潼關(guān)之戰(zhàn)中,曹軍大敗,被馬超及部下追趕,馬超喊著:“留著長胡須的是曹賊”,曹操為了不被認出來,立刻把長胡須割掉。馬超見狀大喊:“短胡子的是曹賊”,這時曹操馬上將袍子扯下,裹在頭上,幸好有許褚相救,否則曹操必死無疑。
接下來還有諸葛亮氣死周瑜這件事。赤壁之戰(zhàn)后,陷害諸葛亮不成的周瑜,繼續(xù)陷害劉備。他建議孫權(quán)把小妹嫁給劉備,藉機把劉備騙來,囚禁他,逼他交出荊州。不料弄巧成拙,被諸葛亮的錦囊妙計破局,不但荊州沒得到,孫權(quán)的妹妹反而真的被娶走。周瑜率軍追趕,為諸葛亮事先安排的伏兵所敗,諸葛亮命軍士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氣得周瑜箭瘡迸裂,說了臨死前的話“既生瑜何生亮”并吐血而死。我覺得周瑜心胸太過狹窄,導致今天的慘況,實在不可取??!
這本書里面我最欣賞、崇拜的人物是諸葛亮。他在草船借箭、赤壁之戰(zhàn)、空城計等著名事跡中,都能展現(xiàn)他的足智多謀、臨危不亂。雖然他屢次北伐沒成功,但他還是努力盡忠漢室,誓約討伐曹操、司馬懿,所以后人以鞠躬盡瘁來形容諸葛亮。我一直覺得,若魏延沒有踢倒諸葛亮祈求長壽的七星燈,或許諸葛亮還能多活幾年,歷史可能也就會改寫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4
當我合上三國演義這本書時,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在這本書里寫了許多具有正義感的人物。不過,我最敬佩的,就是諸葛亮了。
他十分的機智,靈敏。自從劉備請他出山后,他便專心致志地輔助劉備。當劉備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諸葛亮還是忠正不二的輔導劉備的兒子——劉禪。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攻打五丈原時,諸葛亮發(fā)誓一定要打敗司馬懿。在那幾年間,他一直為戰(zhàn)爭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結(jié)咳,可他在患病期間,還是一直為戰(zhàn)爭而勞累。直到死時,也不忘把戰(zhàn)后事理一一告訴自己的屬下。
諸葛亮,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人士,他為一件事奮斗到底的決心,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了一個狠毒,奸詐的陰謀家,大奸臣。曾有人評論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我認為并不能簡簡單單地說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長打戰(zhàn),在他所指揮的官渡之戰(zhàn)中,他以七萬精兵,大破袁紹七十萬大軍,堪稱軍事史上杰出的軍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治理國家是曹操的強項,他不僅愛惜人才,而且重視土地制度,糧食問題。
所以,說他是能臣沒有錯,可這不能說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極端唯我主義服務觀。曹操還做過許多不仁不義的事情,正是他的“謀略”使他更狡詐,他的“才干”使他更殘暴。
曹操出于恐懼與猜忌,殺死呂伯奢一家;因為要引誘呂布,將俘虜來的群眾當炮灰,為報父仇,攻打徐州時,軍所到之處“殺人民,發(fā)掘墳墓”。華佗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嚴重的頭疼病,神醫(yī)華佗醫(yī)術(shù)高明,他只給曹操扎了一針,曹操的頭就不疼了。曹操想讓華佗留在他的身邊,專門給他看病??墒侨A佗立志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曹操見他如此固執(zhí),便把他殺了。
其實無論曹操是“治世之能臣”,還是“亂世之奸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為北方的統(tǒng)一,作出無比卓越的貢獻。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我還要再多看幾遍,從中吸取更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多的精華。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5
茫茫宇宙,千萬顆星星,細心尋找,便能找到閃亮一顆;五彩花圃,有無數(shù)鮮花,細細聞聞,就能發(fā)現(xiàn)清香一株。我已讀過許多名著,在腦海中仔細搜尋,讓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要數(shù)《三國演義》。
記得小學二年級時,我就已初讀《三國演義》,不過那時還很小,總搞不明白為什么老是要打打殺殺,要么戰(zhàn)勝就仰天長笑,要么戰(zhàn)敗就跪地哭泣,這對于我一個小小女孩來說,未免太過于血腥、太過于恐怖。
但自從五年級我們學了《草船借箭》,就被諸葛亮的聰明睿智、魯肅的忠誠老實、周瑜的奸詐狡猾所吸引,所折服。于是,我又再次捧起了《三國演義》,從中讀到了正義、奸邪、忠誠、睿智、狡詐……讀到了從未有過的感受和意義。
寬厚仁德、謙虛謹慎的蜀國之主劉備;聲似巨雷、勢若奔馬的張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挾天子而令諸侯”,奸詐狡猾的曹操;矯勇善戰(zhàn)、有勇無謀的呂布;心胸狹窄、生性多疑的周瑜;內(nèi)忌而外寬、猜忌而多變的司馬懿;智勇雙全、寧死不屈的姜維……
三國中,那無休止的戰(zhàn)爭無時不在進行著,長矛揮動、亂箭飛舞,時刻都要精心防備,時刻都要竭力進攻,時刻都要變幻戰(zhàn)略,戰(zhàn)火硝煙,無處不在,不管高山、平地、江邊、城外,不論是將領、軍師、士兵,都在浴血拼搏、奮斗之中。那一派戰(zhàn)前擂鼓聲勢浩大,戰(zhàn)中怒吼氣壯山河,戰(zhàn)后場面蕭條破敗的景象,永遠都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之中。“一統(tǒng)山河大地”,這簡單的六個字,道來雖似容易,但其中之理,又有誰能真正知曉?為了統(tǒng)一山河大地,我們的先輩生活在戰(zhàn)亂紛飛的時代中;為了統(tǒng)一山河大地,我們的先輩付出了血的代價;為了統(tǒng)一山河大地,我們的先輩將冰冷的淚水灑在具具戰(zhàn)死的尸體上……
三國中,無數(shù)英雄盡顯英勇才智,風騷軒昂,讓其后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度龂萘x》,真是壯志豪情,氣吞山河的千古絕作。
其實,讀過《三國演義》,讓我更多的懂得了正義、忠誠、睿智,讓我更多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6
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頌歌,一首扣人心弦的不朽史詩。娓娓道來,是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細細品讀,是一串串刻骨銘心的名字。歷史早已塵埃落定,唯有滔滔江水奔騰不息。然而,那籠罩在心間的迷霧卻久久揮之不去;那響徹過去戰(zhàn)場的號角余音仍然回蕩在耳際;還有那奔騰飛躍的戰(zhàn)馬的聲聲嘶鳴,如明亮的笛,哀怨的琴,在蕭蕭秋風奏出動人的神韻。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說起三國,人們自然而然地談到愛民如子的,仁義無雙的劉備;忠義雙全,威震華夏的關(guān)羽;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孔明。他們以其忠義仁德受到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的竭力推崇,也倍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敬仰。
但其中有一位刻畫的人物卻讓我不禁為他鳴不平,他就是背以“亂世奸雄”的太祖—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以反面人物形象走完他戎馬征戰(zhàn)的一生,什么亂世奸雄,亂臣賊子,陰險狡詐,殘暴無情,曹操被套上諸多罪名,被天下人廣為傳播。難道歷史上的曹操真的如此不堪?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quán)。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返仍娖惆l(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曹操出生在當時極有勢力的官宦家庭,其父曹嵩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這已是朝廷中的高官。因此曹操從小就衣食無憂,與許多官家子弟一樣,整天穿街過市,飛鷹走狗、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所以《三國志》載:太祖少機警,有權(quán)術(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正業(yè)。
曹操的叔父看不慣他放任無度,便屢次向他父親告狀,曹操也因此受到責備。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見叔父,便假裝中風之狀。他叔父驚慌跑去找他父親,可當他父親到來時卻見他完好如初。從那以后,叔父再說曹操的壞話,他父親都不相信了。少了叔父的約束,曹操就更加肆無忌憚了??梢娚倌陼r的曹操是一個頗有心機的人,竟能將他的父親和叔父玩弄于股掌之中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quán)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yè),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喬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才能,在少年時的曹操身上就初顯鋒芒,也是后來曹操成為一方霸主的資本之一。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三精選篇7
這個月老師布置的名著閱讀任務是讀《三國演義》,我在二十號就認真地讀完了這本書。
《三國演義》是由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羅貫中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皇帝無能,引起“黃巾之亂”,后來各路英雄相繼出世,割據(jù)一方。這期間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戰(zhàn)爭,而正是因為這些戰(zhàn)爭,才形成了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后來劉備去世了,便讓劉禪登上了皇位,可是劉禪昏庸無能,導致蜀國被魏國鄧艾所滅,隨后魏國司馬炎篡位,改國號為晉,魏國滅亡。司馬炎即位大晉皇帝后,即南下討伐孫吳,吳國不戰(zhàn)而降,自此三國歸晉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描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武將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謀士有諸葛亮、呂蒙等。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書中還描寫了一場場精彩的戰(zhàn)爭場面,有武將之間的浴血廝殺,如“三英”戰(zhàn)呂布。也有謀士之間的斗智斗勇,如諸葛亮與司馬懿斗陣。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草船借箭》這一章。
這章主要寫了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就假借公事,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nèi)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來陷害諸葛亮,可諸葛亮從容不迫地說,只需要三天,周瑜暗自高興。諸葛亮巧用天時、地利、人和,從曹軍那里順利地“借”來了十多萬支箭,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這一章節(jié)的記述,充分體現(xiàn)了周瑜的氣量狹小,嫉賢妒能,也反襯出諸葛亮才能高超,神奇妙算。也說明了周瑜確實不如諸葛亮,計謀上不如,周瑜想到的只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了“借箭”。胸襟上也不如,周玉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這兩點也正是我喜歡諸葛亮的原因所在。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成就大業(yè),一定要勤政為民,知人善任。不僅要有聰明的才智,而且還要有廣闊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