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四塊玉·警世》原文|譯文|賞析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四塊玉·警世》是元代散曲作家曾瑞創(chuàng)作的一首散曲。這首小令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勸說世人不要沉迷于風(fēng)月場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塊玉·警世》原文
元代:曾瑞
狗探湯,魚著網(wǎng),急走沿身痛著傷。柳腰花貌邪魔旺。柳弄嬌,花艷妝,君莫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狗爪伸進(jìn)了沸水,魚兒闖著了繩網(wǎng),帶著一身傷痛,急急地逃離避讓。妓女們腰如弱柳,貌比春花,害人的魔力正強(qiáng)。她們弄嬌作媚,脂粉艷妝,您可別喝了迷魂湯!
注釋
湯:沸水。
邪魔:本意問為妖魔,這里形容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巍?/p>
賞析
“狗探湯”、“魚著網(wǎng)”兩則形象極為生動,其負(fù)痛急走、心有余悸的情態(tài)如在讀者目前。章回小說中有“惶惶若喪家之犬,急急若漏網(wǎng)之魚”、“鯉魚離卻金鰲鉤,擺尾搖頭更不來”的習(xí)語,曲中正是利用了這種為人所熟悉的視覺印象。“痛著傷”既顯示了所遭危險(xiǎn)的可怕,又有教訓(xùn)沉重、“吃一塹長一智”的意味,從而為引出下文的訓(xùn)誡敲響了警鐘。“探湯”、“著網(wǎng)”究竟是在比喻些什么。第四句揭示了答案,原來指的是花街柳巷嫖妓尋樂的險(xiǎn)事。為尋花問柳而痛吃苦頭固然咎由自取,但妓女設(shè)圈套、行“邪魔”的手段也確實(shí)狠毒,一個“旺”字,坐實(shí)了前文“急”、“痛”的緣起。讀者至此掩卷,愈覺起首兩句比擬的貼切。妙在作者撇過“邪魔”,回過頭來重新渲染“柳腰花貌”在外表上的嬌艷,最后以“君莫賞”三字輕輕帶住,不啻為當(dāng)頭棒喝。將“柳”、“花”兩度緊挨著“邪魔旺”拈出表現(xiàn),于是警惕春樓以色惑人的主旨便躍然紙上了。小令始終以生動的形象組合來代替枯燥的說教,以“果”引出“因”,語重心長。全曲篇幅短小,朗朗上口,令人過目難忘。
擴(kuò)展
曾瑞
曾瑞,生卒年不詳。字瑞卿,號褐夫,大興(今北京大興)人。因羨江浙人才之盛、錢塘景物之美,便移居杭州。他神采卓異,談吐不凡,與江淮一帶達(dá)官名士多有交流,卻終身不為官,靠熟人的饋贈為生,優(yōu)游市井,自號禍夫。他善畫能曲,著有散曲集《詩酒馀音》、雜劇《才子佳人誤元宵》,皆佚。《太和正音譜》將他列入一百五十名“詞林英杰”中。有散曲若干首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