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撥不斷·大魚》原文及賞析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王和卿幽默詼諧,其散曲作品善用夸張手法狀物寫景?!稉懿粩?middot;大魚》這首曲子即體現(xiàn)了這一特色。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淼耐鹾颓洹稉懿粩?middot;大魚》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撥不斷·大魚
元代:王和卿
勝神鰲,夯風濤,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萬里夕陽錦背高,翻身猶恨東洋小,太公怎釣?
《撥不斷·大魚》譯文
大魚力量勝過了那神鰲,力氣之大可以砸碎風浪,即使背負著蓬萊島也輕而易舉。萬里夕陽都無法照全它的身影,只能見到它高聳的華美脊背。就是翻個身還嫌?xùn)|洋太小。這樣的大魚,姜太公要怎么釣?zāi)?
《撥不斷·大魚》注釋
雙調(diào):宮調(diào)名,十二宮調(diào)之一。撥不斷:曲牌名。又名“續(xù)斷弦”,屬雙調(diào)宮曲調(diào)。此調(diào)流行于南宋和元代。全曲六句,基本句式為三三七七七四,押三平韻三仄韻。
神鰲:傳說中海里的大龜,事見《列子·湯問》。
夯(hāng),此指扛、頂。
蓬萊島: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錦背:那大魚的脊背美似錦繡。
太公怎釣:姜太公曾用無餌之鉤,離水三尺釣來周文王,得成功業(yè)。此處說以太公釣術(shù)之高也無法釣這大魚。
《撥不斷·大魚》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作品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只能根據(jù)王和卿與關(guān)漢卿是同時代人而推定此曲當作于元代初年。而作者在世時聲望甚高,入元不仕,可知作者作此曲時有借魚自比、借魚托志之意。
《撥不斷·大魚》賞析
王和卿幽默詼諧,其散曲作品善用夸張手法狀物寫景。這首曲子即體現(xiàn)了這一特色。
全文深受《列子》影響,想象奇特,充滿了奇思壯采。“勝神鰲,夯風濤”寫出了大魚的磅礴氣勢。作者以巨鰲比,已見魚之巨大,而作者更云“勝神鰲,夯風濤”,以一“勝”字,夸耀魚的力量之神,還遠在神鰲之上。“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則說明這魚不僅身形龐大,還神猛無比。作者以大魚背負蓬萊之輕松,與神鰲“夯風濤”之沉重作比,形象地寫出了大魚無與倫比的神奇力量。開頭三句,作者空中落筆,極力夸耀大魚之神力而不描繪它的形體具體如何,以懸人心念。第四句方繪其形體:“萬里夕陽錦背高。”這魚是如此不同尋常,萬里夕陽都照不全它的脊背,更不見其首尾,則其全身之大,簡直令人不敢想象。作者筆墨紙夸張,實已登峰造極,無以復(fù)加。下句更異想天開,層樓再上:“翻身猶恨東洋小。”真是奇想妙語。東洋已大不可測,偌大的東洋都嫌小,魚身之大,幾欲支撐天地了。至此,大魚已神形具備,如何作結(jié),頗難下筆,而作者卻出人意料,以“太公怎釣”作豹尾,頓使全曲神采倍增。據(jù)說姜太公能用直鉤便可把魚釣到,連姜太公都沒有能力將它釣走。在古代,神物神獸皆以神人為主,此大魚卻一反常態(tài),其意味正在此魚是毫無拘束,一任自由的。這無疑是“神”“大”的最高境界。
這支小令以大魚比喻志向遠大、抱負超群的人。蓬萊島是神話中的仙境,風調(diào)雨順,豐衣足食,“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一句,既夸張地寫出了大魚之大,也表現(xiàn)出大魚胸有治國委邦的雄才大略,同時它還具有不為功名利祿所動的胸襟。作者塑造這樣一個力大無窮、形大無比和無拘無束的形象,很可能是有所寄托的。它不妨可看作元初一批文人放浪形骸、恣肆任誕和無拘無束的精神折光。
在藝術(shù)手法上,此曲想象新穎奇特、筆調(diào)幽默,造語詼諧,傳神之法尤為出色。即實處寫形,亦化實為虛,采用超限比喻手法,說魚勝于巨鰲,恨東洋為小,其大究竟如何,則有意模糊不述,魚之大便沒有界限。這樣,讀者的想象力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因而極大地提高了作品欣賞中的可塑性和再造力。這是古代詩歌狀情寫物中頗具特色的手法。這首小令堪稱優(yōu)秀典范之一。
《撥不斷·大魚》的作者簡介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屬河北省)人,生卒年字號不詳?!朵浌聿尽妨袨?quot;前輩名公",但各本稱呼不同,天一閣本稱為"王和卿學士",孟稱舜本卻稱他為"散人"。他與關(guān)漢卿是同時代人,而又比關(guān)漢卿早卒。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現(xiàn)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見于《太平樂府》、《陽春白雪》、《詞林摘艷》等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