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清江引·秋懷》原文翻譯及習題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清江引·秋懷》寫出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發(fā)愁,也許正遇上某些事,回鄉(xiāng)無望,因而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似乎只能籍著秋夜的清涼,做個好夢,夢回家鄉(xiāng)探望親人。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江引·秋懷原文翻譯等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清江引·秋懷》原文
元代: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清江引·秋懷》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風送來萬里之外的家書,問我何時歸家?
鴻雁在紅葉滿山的季節(jié)呼喚著同伴南遷,而離人卻對著黃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卻只能籍著秋夜的清涼,但愿做個好夢,能夢回家鄉(xiāng)探望親人。
注釋
?、偾褰呵泼?。
?、谖矗菏裁磿r候。
?、奂t葉天:秋天。紅葉,楓葉。深秋楓葉紅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茳S花地:菊花滿地。
《清江引·秋懷》習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芭蕉雨聲”烘托出怎樣的情思?
2.這首小令的后三句與“問我歸期末”是什么關系?試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3.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4.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2分)
5簡析."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的表現(xiàn)手法。(3分)
閱讀答案
1.作者從自然景物入手,通過視覺,如西風、紅葉、黃花、芭蕉和聽覺,如雁啼、雨聲的描寫,細膩而形象地渲染出作者思鄉(xiāng)情切。“芭蕉雨聲”烘托出作者因無法回鄉(xiāng)而心生焦慮,但焦急之情卻無從排遣。此時的芭蕉雨聲就越發(fā)顯得惱人心緒。
2.“問我歸期未”是詞的中心句,悲傷、惆悵的氛圍由此展開。詞尾以夢結束,
3.這首詩取西風、雁啼、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蕭瑟中帶著熱烈,抒發(fā)了游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xiāng)的濃烈的愁情,全詩以景襯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
4.用“西風”“紅葉”“芭蕉”“雨聲”(至少寫出4個)(1分)點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圖。(1分)解析:“西風”“紅葉”“芭蕉”“雨聲”這些都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常見意象,秋意盡顯,顏色鮮明,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襯托出自己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5.①“問歸期”卻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將主觀感受融入客觀景物;(1分)②借北雁飛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長空地哀啼;詩人在黃花滿地的疏籬邊醉飲;秋雨打蕉葉驚醒思鄉(xiāng)夢的形象畫面,寫出了作者因不能回鄉(xiāng),力求排解郁結心中的的思鄉(xiāng)懷遠之情而不得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