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塞鴻秋·春情原文|翻譯|鑒賞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塞鴻秋·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張可久的小令作品。全篇七句四十五字,描寫出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塞鴻秋·春情原文譯文及古曲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塞鴻秋·春情》原文
元代:張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tuán)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滿芙蓉般的臉面。
寂寞傷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紅線,對鏡照芳容,形影孤單好煩惱,百無聊賴搖團(tuán)扇。
看香爐里煙氣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寫入了相思傳。
注釋
?、诺拢翰惶髁恋脑铝粱蛟鹿?。
?、瞥钤疲褐^色彩慘淡,望之易于引發(fā)愁思的煙云。
?、莻椋簜?/p>
⑷燕足留紅線:曲出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養(yǎng)公婆。常有雙燕筑巢于梁間。一日,其中一只被鷙鷹捉去,另一只孤飛悲鳴,停在玉京臂上,似要與她告別。玉京以紅線系燕尾,囑咐明年再來作伴,明年燕子果然來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飛到墳地悲鳴而死。
?、蓯廊耍毫钊酥鴲馈?/p>
?、墅[影:比喻女子身影。
?、双F爐:獸形的金屬香爐。
?、坛了疅煟杭闯了?,俗名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⑼翠沼:翠綠的池塘。
賞析
首句先描景渲染蕭條凄楚的氣氛,統(tǒng)領(lǐng)全曲的主色調(diào)。“芙蓉面”用得貼切形象,極言女子嬌好的容顏,含蓄而準(zhǔn)確。把女子的容顏喻為芙蓉,更添西施般嬌柔之態(tài),極需人之呵護(hù)。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發(fā)對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處地表達(dá)女子內(nèi)心深處欲迸發(fā)出來的情感。“燕足留紅線”取自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獨(dú)運(yùn),反其意而用之,增添無奈、凄楚之感。“惱人鸞影閑閉扇”出自《異苑》中的罽賓國王與鸞的故事,類比見出女主人公抑郁難耐的心情,比平鋪直敘的哭訴更顯深刻而有力。
后兩句寄紛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煙以相思,草草結(jié)束相思之曲,卻很好地把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處。
全曲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通過對事物的細(xì)致描寫來透漏出相思之情至深,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出處
作者為了描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寫下了這首散曲,具體作年不詳。
練習(xí)題
1.結(jié)合全文,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文中第二句的精妙之處。(5分)
2.“芙蓉面”用詞恰到好處,試簡要分析并說明首句對本詩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1.第二句借以典故抒發(fā)對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處地表達(dá)女子內(nèi)心深處欲迸發(fā)出來的情感。(3分)“燕足留紅線”取自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獨(dú)運(yùn),反其意而用之,增添無奈、凄楚之感(4分);類比見出女主人公抑郁難耐的心情。(5分)
2.首句先描景渲染蕭條凄楚的氣氛,統(tǒng)領(lǐng)全曲的主色調(diào)。(2分)“芙蓉面”用得貼切形象,極言女子嬌好的容顏,含蓄而準(zhǔn)確。(3分)把女子的容顏喻為芙蓉,更添西施般嬌柔之態(tài),極需人之呵護(hù)。(4分)側(cè)面表達(dá)了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