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迎仙客·秋夜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
迎仙客·秋夜 張可久
雨乍晴,月籠明。秋香院落砧杵鳴,二三更,
千萬聲,搗碎離情,不管愁人聽。
作者
張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遠,字可久,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朵浌聿尽费云湓?ldquo;以路史轉(zhuǎn)道領官”,又曾任桐廬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還作過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足跡遍及湘、贛、閩、皖、蘇、浙等地,晚年居杭州。專寫散曲,小令尤著,與喬吉齊名,李開先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喬夢符小令》)。朱權(quán)稱其曲“如瑤天笙鶴,清而且麗,華而不艷”,譽為“不羈之材”,“詞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譜》)。散曲集有《小山樂府》?,F(xiàn)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九套。
注釋
迎仙客:曲牌名。
乍:忽然。
月籠明:月光籠罩著大地,一片澄明。
砧杵:搗衣石和搗衣棒。李白《了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不管”句:謂不問愁人愿不愿聽。
雨乍晴,月籠明。秋香院落砧杵鳴,二三更,
千萬聲,搗碎離情,不管愁人聽。
作者
張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遠,字可久,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朵浌聿尽费云湓?ldquo;以路史轉(zhuǎn)道領官”,又曾任桐廬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還作過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足跡遍及湘、贛、閩、皖、蘇、浙等地,晚年居杭州。專寫散曲,小令尤著,與喬吉齊名,李開先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喬夢符小令》)。朱權(quán)稱其曲“如瑤天笙鶴,清而且麗,華而不艷”,譽為“不羈之材”,“詞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譜》)。散曲集有《小山樂府》?,F(xiàn)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九套。
注釋
迎仙客:曲牌名。
乍:忽然。
月籠明:月光籠罩著大地,一片澄明。
砧杵:搗衣石和搗衣棒。李白《了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不管”句:謂不問愁人愿不愿聽。
上一篇:【中呂】山坡羊·閨思
下一篇:【黃鐘】人月圓·客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