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雪節(jié)氣的傳統(tǒng)食物和來歷 節(jié)日飲食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小雪,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個節(jié)氣。小雪是反映天氣現(xiàn)象的節(jié)令。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240°,此時稱為小雪節(jié)氣。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雪節(jié)氣的傳統(tǒng)食物和來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雪節(jié)氣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吃魚干
俗話說:十月豆,肥到不見頭。
小雪節(jié)氣時,溫度降低,漁民們?yōu)榱双@取口糧和經(jīng)濟利益,會開始做冬捕,在沿海地區(qū),人們會捕捉旗魚、烏魚、還有其他小魚,宰殺后撒鹽腌制、晾曬,做成小魚干,小魚干經(jīng)久耐煩,可以一直吃到冬天結束。
吃糍粑
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在小雪節(jié)氣時必吃的傳統(tǒng)食物,糍粑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在秋季收獲,人們會在小雪的時候,邀請親朋好友來到自己家里,將當季的新鮮糯米煮熟,合眾人之力將糯米搗爛,做成糍粑食用。
吃刨湯
刨湯的說法是土家族所獨有的小雪節(jié)氣飲食文化,每當小雪節(jié)氣這天,土家族的同胞們,就會舉行盛大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所謂刨湯就是用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
制臘肉
小雪節(jié)氣后,天氣寒冷,身體能量流失快,人們會宰殺牲口食用,幫助身體產(chǎn)熱,吃不完的肉人們會用傳統(tǒng)的腌制方法將其儲備起來風干,等到春節(jié)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好好享受了。
做臘腸
臘腸是廣東人最喜歡吃的傳統(tǒng)食物,每到小雪節(jié)氣這天,心靈手巧的廣東人們會動手做臘腸、香腸,然后做成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臘腸炒蜜豆等美味的粵式菜肴。
小雪節(jié)氣由來
“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nóng)歷十月初或者下半月(因閏月而異)。“小雪”是反映天氣現(xiàn)象的節(jié)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jié)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yōu)檠藭r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jié)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qū)就下了大到暴雪。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xiàn)象的節(jié)令。“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nóng)歷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jié)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jié)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yōu)檠?,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shù)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jié)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jié)氣。
小雪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
冬瓜燉羊肉
材料:冬瓜250克,羊肉200克,香菜25克。香油1小勺,精鹽12小勺,胡椒粉、味精各13小勺,蔥、姜塊少許。
做法:
1、先把羊肉去除血水清洗干凈然后在沸水中過一下,去下臟東西撈出控干待用,切一塊冬瓜去除瓜瓤和瓜皮,下沸水焯燙透,撈出瀝凈水分;香菜擇洗凈,切末備用。
2、湯鍋上火燒開,下入羊肉、蔥、姜、精鹽,燉至八成熟時,再放入冬瓜,燉至熟爛時,將蔥、姜塊揀出不要,加味精,撒胡椒粉、香菜末,淋香油,出鍋裝缽即可。
功效:羊肉性味甘溫,入脾、腎二經(jīng),可益氣補虛、溫脾暖腎、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品。冬瓜燉羊肉是冬季滋補的好佳肴。尤其是氣虛者非常適用。
枸杞紅棗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大蔥、陳皮、高良姜、草果、枸杞、紅棗、料酒。
做法:
1、把烏雞去除內臟和羽毛后清洗干凈,剁成小塊,然后把大蔥切段,把準備好的一些中藥陳皮、高良姜、草果用紗布包起來。
2、砂鍋內放上水,將紗布包和雞塊放進去,加料酒、蔥、枸杞、紅棗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燉熟、燉爛,然后撈出紗布包和蔥段即可。
功效:烏骨雞可以溫中益氣、補肝益腎、延緩衰老、強健筋骨,對于月經(jīng)不調、女性的缺鐵性貧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黑芝麻紅棗粥
材料: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棗(干)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
1、黑芝麻下入鍋中,用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備用;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紅棗洗凈去核。
2、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紅棗,先用旺火燒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爛熟;調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黑芝麻紅棗粥是小雪節(jié)氣比較適合的養(yǎng)生食療粥。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fā)早白、脫發(fā)、腰膝酸軟、四肢乏力、五臟虛損、皮燥發(fā)枯、腸燥便秘等病癥。
板栗燉豬肉
材料:豬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蔥、姜少許,料酒、砂糖、醬油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成小方塊,栗子剝皮。
2、鍋中放油與砂糖炒成黃紅色,加入醬油,放入豬肉、栗子、蔥、姜、料酒同煮,至肉軟時即可。
功效:補腎強筋,健脾益氣。
核桃豬腰
材料:豬腰500克,生姜15克,蔥15克,精鹽5克,麻油25克,核桃仁70克,雞蛋清2個,干淀粉50克,料酒25克,菜油750克(實耗80克)。
做法:
1、腰片用料酒、精鹽、姜片、蔥段拌勻入味。用蛋清調勻淀粉待用。豬腰對剖,剞成十字刀花,切成三塊。核桃仁用開水泡脹,剝去外皮,切丁。
2、生姜洗凈切成片,凈鍋置火上,加入菜油,待油溫燒至六成熱時,將核桃丁擺在腰花上,裹上蛋清淀粉下鍘炸成淺黃色撈起。待全部炸完后,等油溫上升至八成熱時,再將腰塊全部教入油鍋內炸成金黃色,瀝去余油,淋入庥油,裝盤即成。
功效:具有補肺腎、定虛喘的功效。
蓮藕鯉魚湯
材料:蓮藕500克、鯉魚1條(約400~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蓮藕洗凈,去節(jié)、切段;鯉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兩邊微黃。
2、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秋冬季節(jié)是蓮藕收成的季節(jié),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認為蓮藕是含鐵量較高,且又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的食物,故對糖尿病等一切體虛之人頗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