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有屬相以及屬相的起源 十萬個為什么
十萬個為什么 由優(yōu)爾供稿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隱形的符號,這就是他的屬相,這是中國人獨有 辱的文化標記,也是中國文化獨特的反映,是什么原因讓中國有屬相這個文化存在呢?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二生肖產生的歷史,希望你會喜歡!
十二生肖產生的歷史
原因任何國家或社會所存在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 都是當?shù)厝藗児逃械乃枷肭楦型庠诒憩F(xiàn)形式。十二生肖的起源, 不管是外來文化的“舶來品”, 還是中國本土文化的產物, 都共認十二生肖表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界動物之間存在的情感關系, 內涵的意義基本相同。
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代, 人類的生存與自然界其他動物密切相關, 既要捕食動物維持生活的需要, 又經(jīng)常受到動物的傷害而喪失性命。喜愛、恐懼與無奈的復雜心理使他們產生了原始的生存意識: 萬物有靈, 與人共存。他們既希望與人類相益相助的動物如豬、羊、牛、馬之類, 能夠共存共榮, 繁衍昌盛, 又希望與人類相克相害的動物如鼠、蛇、虎之類, 能夠化敵為友, 和睦共處, 甚至轉變?yōu)槿祟惖谋Wo者。他們認為人類與其他動物在天地間都應有生存的權利, 都應有平等的地位, 都應有被愛護和敬仰的自由, 彼此的命運都相互關聯(lián)。
十二生肖就是人類這種生存意識逐漸形象化的產物。在十二生肖中, 十二種與人類相益或相害的動物都組合到一起, 輪流值宿, 平等對待, 而且都有主宰時間的權力和感應人類命運的神靈。這種構想體現(xiàn)出人類的善良本性和追求生存和諧的良好愿望, 這是十二生肖文化內涵的核心價值。
屬相的起源
古文獻記載未解決十二生肖的文化源頭,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
星宿說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別代表一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明代大學士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統(tǒng)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一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體現(xiàn)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 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于十二生肖。
歲星說
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队窈椒枯嬝龝氛J為每十二年,“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另說是“天下六歲一穰,六歲一康,幾十二歲一饑”。 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huán)境存在周期,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tǒng)一。
圖騰說
原始社會的先民常用某種動物、無生物或自然現(xiàn)象的圖形作為本氏族的保護神和標志,即圖騰。《山海經(jīng)》諸如人和野獸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遠古各地的圖騰神。 夏族的圖騰是熊或魚,商族的圖騰是玄鳥,周族的圖騰則有龍、鳥、龜、犬、虎諸說。 十二生肖除龍為虛幻之物,其余皆是日??梢?。其中可分兩類,即“六畜”(馬牛羊雞狗豬)和“六獸”(鼠虎兔龍蛇猴),前者是人們?yōu)榱私?jīng)濟目的而馴養(yǎng),后者則一定程度騷擾人類生活,先民對其心生畏懼的動物。 因此這些動物被作為本氏族的名號標記來崇拜。
民族學者劉堯漢從彝族的圖騰遺跡,反推“十二獸歷”的來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獸歷法將人與紀歷十二獸同列,“是原始人人獸不分的思想意識在現(xiàn)實的遺留”。至今彝族仍用十二獸歷紀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史記·五帝本紀》記述黃帝“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圖騰,絕非真有降龍伏虎本領。十二生肖來源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學說。
外來說
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⑼弥惙旨o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認定生肖的外來性質。
郭沫若在《釋干支》中,認為生肖源于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漢代西域諸國仿十二宮而造十二生肖。古希臘、古埃及、巴比倫等古國也有類似的十二生肖,僅動物不同,由此中國的生肖也許并非首創(chuàng)。但秦簡的出土推翻此說,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動物崇拜,反加強圖騰說的合理性。
生肖的信仰
生肖信仰,是中國傳統(tǒng)宗教哲學和術數(shù)文化結合,輔以生肖動物性情的聯(lián)想,形成的想象性信仰體系,進而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核心是生肖對其所標記的人和事起決定作用。
按這邏輯,人類社會的運行都與其他任何事件無關,卻因人的生肖屬性自然出現(xiàn),這顯然經(jīng)不起驗證。但作為信仰本身并不需邏輯證明,而是直接被認為天經(jīng)地義,因此生肖信仰至今在民間仍有市場,又不斷衍生。
本命年
本命年指12年一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
“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本命年被視為不吉之年,故又“坎兒年” 。各地都有本命年掛紅避邪的傳統(tǒng)。大年三十,逢本命年,大人小孩都換上紅內衣紅內褲,扎紅腰帶,最好再佩戴紅色飾物,如紅絲繩、紅項圈等,此所謂“本命紅” 。 一些地方,本命年除夕夜忌出門,已婚男子還要婦人陪伴。
道教把六十甲子神化為太歲神,如丁酉太歲唐杰大將軍,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本人出生干支年稱“本命太歲”,身處當年為“值年太歲”。人的吉兇禍福和年運都由太歲神掌控。北京白云道觀元辰殿,塑了六十甲子太歲神。人們在農歷新年或自己生日,到元辰殿祭拜值年太歲和本命太歲,希望禳解災禍。
取名
古人重視取名,名字還要彌補運勢不足,生肖自然是重要參考。
宋朝文人鄒應龍,生于乾道八年壬辰(1172 年),取名“應龍”。相傳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日(1470年),取名唐寅。過去民間流行給孩子取賤名為乳名,這樣好養(yǎng)活。于是屬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叫“小狗尾巴”,屬羊的畫家葉淺予乳名是“阿羊”。
還有“十二生肖宜忌命名法”,結合生肖習性、出生季節(jié)等復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