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安全知識有哪些_安全行車口訣 交通安全
安全知識 由小雪供稿相對于發(fā)達國家來說,汽車進入我們生活的時間較短,許多重要的安全行車知識并不為公眾所熟知,很多人因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車安全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車安全常識
一、注意牲畜
當遇有牲畜經過時,不要長時間按喇叭,以免它們受到驚嚇而發(fā)生危險。
二、注意避讓其它機動車
農村公路上有拖拉機、三輪車、摩托車、畜力車行駛,這類車輛安全設施不完善,在行駛過程中應引起充分注意,及時避讓。
三、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不得載人
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的安全性能僅符合安全行駛最低要求,從設計上并不適合載人。這類車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轉向、掉頭易發(fā)生側翻等事故。因此,駕駛人要特別注意,不要用這類車載人,同時上路時一定要控制車速,掉頭、轉向、橫過公路時一定要提前減速,注意避讓行人和過往車輛。農民朋友為自己的安全著想,也不要乘坐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
四、霧天行車須謹慎
霧天行車,應及時打開防霧燈和近光燈,降低速度,嚴格遵守靠右側通行、各行其道的原則,車輛之間及行人之間都要保持充分的安全距離,尤其是通過村莊、路口、車站及行駛于山路轉彎處時,應仔細觀察周圍情況,適時鳴喇叭,以引起行人和車輛注意,做好避讓停車的準備,以免發(fā)生碰撞和刮擦。濃霧能見度非常低時,應及時靠邊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并打開小燈、尾燈或示寬燈,待濃霧散后再繼續(xù)行駛。
五、雨天安全行車
注意觀察雨中的行人和騎車者,由于行人頭戴雨帽,致使視線、聽覺都受到限制,要預防其突然轉向或滑倒。遇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刮水器的作用不能滿足能見度要求時,不要冒險行駛,應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并打開示寬燈,待雨小或雨停時再繼續(xù)行駛。雨中跟車、超車、會車時,與車輛及道路邊緣適當加大安全距離。久雨天氣或大雨中行車,要防范路基出現(xiàn)疏松、坍塌等情況,盡量選擇道路中間堅實的路面行駛。
六、安全通過積水路段
行車過程中遇到積水路面時首先要觀察。觀察水的深度,漫過車軸就不宜繼續(xù)行駛。在入漫水區(qū)前,要注意與前面車輛保持較大車距,對不熟悉的路面,沿著前車走過的路線行駛,以免水中遇到障礙。入水要使用低速擋,平穩(wěn)供油,用較慢的速度勻速前進,在水中不要停車。車輛行駛出漫水路面后,不能馬上高速行駛,要在行駛中多次踩試剎車,走走停停,通過磨擦使剎車片干燥,確認剎車有效后方可正常行駛。
七、車輪陷入泥坑自救措施
一旦發(fā)現(xiàn)車輪陷入泥坑,可以將油門緩緩踩下,一旦汽車能前行或后退,則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變,以低速開出泥濘路段。如果車輪陷入泥坑后汽車無法前后移動,應下車仔細觀察陷車狀態(tài),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果車身沒有擦地,一般情況下,通過自救,可以將車駛出泥坑。如果手邊有工具的話,可以將車輪前后的泥土鏟去,將泥坑修成緩斜坡狀。如果坑里有水,應設法將水除去。這樣,汽車就很容易開出來了。如果手邊沒有工具,試著往泥坑里填石塊、磚頭、樹枝等,可以增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使汽車開出泥坑。對前置后驅的汽車,可以盡量使汽車重心后移,增大后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將汽車開出泥坑。
安全行車口訣
汽車司機“八戒律”
一戒酒后開車,違章駕駛;二戒強行超車,飛車嚇人;
三戒爭道搶行,故意坑人;四戒橫行霸道,惡語傷人;
五戒傷害行人,濺泥揚塵;六戒亂停亂放,喇叭亂鳴;
七戒車容不整,不講衛(wèi)生;八戒坑害乘客,不講信譽。
“五開”“五不開”
“五開”是指:行人搶道,行人猛拐,要開“冷靜車”。
交叉路口要開“和氣車”。既要服從交警指揮,又要做到心平氣和,拐彎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伸手示意依次通過,切忌搶行猛拐。
季節(jié)變化,精神不佳,要開“平穩(wěn)車”。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假如長時間駕車引起疲勞,最好把車停到不妨礙交通的地方休息片刻。
處事不驚,安全禮讓,要開“文明車”。禮讓才能安全。有些司機該讓的不讓,該躲的不躲,發(fā)生交通事故又驚慌失措,甚至肇事逃逸。
情況不明,減速慢行,要開“把握車”。夜間道路上無路燈,對面車輛沒有使用近光燈,又看不到前方的情況,這時切忌遠光對遠光,嚴格控制車速。
“五不開”是指不開“違章車”。首先不該闖的不闖,不該超的不超,不該停的不停。
酒下肚腑,不開“僥幸車”。
道路寬敞,不開“英雄車”。據(jù)分析,開“英雄車”發(fā)生的事故率最高。
雨雪路滑,不開“急躁車”。雨雪天路面附著系數(shù)較小,車速要慢、穩(wěn),多用排檔,少用制動,加大行車的安全距離,切忌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
車況不好,不開“湊合車”。勤檢查,勤緊定,勤調整,勤潤滑是司機保持車輛完好的重要內容,也是經常性工作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八不超與四步曲
行車中因超車發(fā)生的事故比例很大,約占全部行車事故的15%左右。怎樣超車呢?有人總結歸納為“八不超”和超車“四步曲”。
八不超是:
1、 氣候條件不好不超。如冰雪路、泥濘路、狹路、城鎮(zhèn)繁華路段、交叉路口、彎道、
隧道、橋梁及雨、霧、雪、大風天氣和車塵飛揚、斜陽刺眼等視線不清時不超車。
2、境條件不好不超。如交通秩序混亂、車多人擠對方情況無法準確判斷不超車。
3、前車不浪或前車正在超車、會車時不超。
4、前車路邊有障礙時、會車時不超。
5、前車行駛方向不明時不超。
6、自駕車裝載超高超寬或牽引損壞車輛時不超。
7、自駕車在行駛途中發(fā)生故障又無法排除時,如操縱困難、剎車不靈,機件有異響異味和儀表有反常現(xiàn)象時絕不不超。
8、自己感覺身體不適,如頭痛、頭暈、腦悶、疲勞、精神不振時不超。
超車四步曲是:
1、觀察,在行駛中前車車速低于自己車速時,自己想超車,這時就要仔細觀察前車和道路有無不能超車的情況出現(xiàn),如沒有,就要下決心超車,對前車進行示意。
2、示意,撥亮左檔彎燈,嗚喇叭,夜間用大燈光示意前車,后面有車超越,待前車減速靠右后,向左輕打方向加速。
3、加速,也就是加油提速。如發(fā)現(xiàn)拖擋可快速減擋加油迅速超越,盡可能減少兩車并行時間,超越后不影響被超車安全時并線。
4、并線。超車一般都是借道行駛,超越后應迅速駛過被超車20米外并線,減少逆行時間和距離,確保超車安全。
注意高速路上的禁忌
一忌:長期占用超車道
高速路最內側車道為超車道,是為超車車輛和車速達到要求的車輛提供行駛的道路,最低限速為110km/h(同向三車道及以上)。如果長時間占用超車道,使得原本需要用超車道超車的車輛只能從車速相對較低的車道超車,想超車的車輛與原本在行車道上行駛的車輛之間的速差很大,一旦發(fā)生事故后果比較嚴重。
二忌:占用應急車道
應急車道是生命通道,非緊急情況下,社會車輛禁止占用應急車道行駛,以免耽誤道路搶險和生命救援。
如果車輛突發(fā)故障需要在應急車道內停車臨時檢修,應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車后150米外設置三角警示牌,車上人員要撤離到護欄外,并撥打電話報警,等待救援。
三忌:隨意變道
高速公路上車速快,到了春游時節(jié)車流量又會加大,隨意變道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生命危險。
四忌:導流區(qū)停車
導流區(qū)的作用是更加明顯地提醒車主道路的岔口與合并,不具備臨時停車的功能。很多駕駛員因為不確定行駛路線,會臨時停進導流區(qū),這可能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和判斷,另外,有些車輛剛經過岔道口變道不及時,會突然打方向盤變道,此時,停在導流區(qū)的車輛很容易被撞擊。
五忌:行駛速度過快
“十起事故九起快”,很多人開車都想撒丫子飛奔,但是,車速越快,駕駛員對車輛的駕馭能力就越低,車輛很容易失控,駕駛員對速度、空間和周邊環(huán)境的感知也會下降,很容易發(fā)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