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智慧哲學名言名句精選 道德的名言
名言警句 由小雪供稿
在中國古代關(guān)于智慧哲學的研究,不比現(xiàn)代落后,中國古代名人用他們聰明的智慧,去研究這門學問,下面就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分享中國古代智慧哲學名言名句精選,這些智慧,包括為人處世的智慧,包括治國安邦的智慧,下面我們來一起閱讀。
中國古代智慧哲學名言名句精選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解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lǐng)。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鴻圖。
2、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解讀: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弘毅: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3、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解讀: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制度;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物質(zhì)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chǔ)。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廩(lǐn):糧倉。實:充實。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解讀: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原指一國的人才,也可以為另一國所用。后來比喻借他人的批評幫助來改正自己的過錯,或者比喻拿別人的情況作為借鑒。從讀書做學問這方面來講,學文科的,要讀一些自然科學的書;學自然科學的,也要讀些人文科學的書。他山:別的山。攻:琢磨。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解讀:天體的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以它為榜樣,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往往有自己的體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行:運行,運轉(zhuǎn)。?。簭妷延辛?。
6、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恒:常常。
7、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xiāng)黨》
解讀: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墩撜Z》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yǎng)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8、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解讀: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準會亂了套。規(guī)矩:規(guī)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
解讀: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
10、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解讀: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事實證明,學習伙伴有益于學習的進步。
1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得天時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實如此。天時;節(jié)氣、氣候、陰晴寒暑的變化。地利;地理的優(yōu)勢。人和:團結(jié),得人心。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讀: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jié)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蕩》
解讀:別人送我個桃子,我報答他個李子。對方給我多大好處,我也應該以相應的好處回報他。人與人之間要禮尚往來。投:投擲,在這里是贈送的意思。報:回報,回贈。
14、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jīng)解》
解讀:事情開始時有很小的差錯,若不及時糾正,最后就會造成大的錯誤。萬事開頭難,開頭必須謹慎;搞科學研究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毫厘:為計量小單位,形容極少或極小。繆(miù):錯誤。
15、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四·莊辛謂楚襄王》
解讀:羊跑了再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原文是:“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末為遲也。”我們知道,事情失敗后,及時補救,還不為遲;怕就怕不吸取教訓,不采取補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臣:莊辛在楚襄王面前的自稱。鄙語:俗話。顧:回頭看,回頭召喚。
16、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jīng)·十月之交》
解讀:高地變成山谷,深谷變成山陵。據(jù)科學推測,喜馬拉雅山這個地方在七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多變。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
1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解讀:與其整天坐在那兒苦思冥想,不如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有收益。學與思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顧某一個方面,就會徒勞無功。須臾:一會兒。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擁有真理,合乎正義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違背真理、非正義的就很少得到幫助。它告訴我們,真理和正義是不可戰(zhàn)勝的。
19、學然后知不足。——《禮記·學記》
解讀:不斷的學習,這樣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愛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個大圓圈,把知識淺薄的人比作一個小圓圈。大圓圈外邊接觸的空白比小圓圈的多,因此,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學習,越是努力學習知識就越豐富。
中國古代智慧哲學名言名句精選9252兒童網(wǎng)小編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其實不光讀書人聰明,就是農(nóng)民婦女也很有智慧,下面是關(guān)于聰明的兒媳婦的故事。
聰明的兒媳婦
王小九有個兒媳婦,又聰明又孝順,背著公公從不提公公的名兒,當著公公從不說“九”。王小九的兩個朋友聽說后,不信,就親自到王家看看這個兒媳婦。
他倆到了王小九家里,問兒媳婦:“小九哥在家唄?”兒媳婦說:“俺爹出去了,有什么事和我說吧!”他們說:“他回來了你對他學,我叫張九,他叫李九,籃子里提著馬蓮韭,手里提著燒酒,叫俺小九哥去喝酒。”兒媳婦說:“行了,俺爹回來了我給他學吧!”
兩個人說完就藏在外門后頭,聽聽王小九來了兒媳婦怎么說。
一會兒,王小九回來了,問兒媳婦有人來不,兒媳婦想了想說:“來了兩個人,一個張三三,一個李四五,籃子里提著連根數(shù),手里提著高糧液,叫你去陪客人。”
兩個人一聽,說:“真聰明!”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解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lǐng)。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鴻圖。
2、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解讀: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弘毅: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3、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解讀: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制度;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物質(zhì)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chǔ)。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廩(lǐn):糧倉。實:充實。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解讀: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原指一國的人才,也可以為另一國所用。后來比喻借他人的批評幫助來改正自己的過錯,或者比喻拿別人的情況作為借鑒。從讀書做學問這方面來講,學文科的,要讀一些自然科學的書;學自然科學的,也要讀些人文科學的書。他山:別的山。攻:琢磨。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解讀:天體的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以它為榜樣,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往往有自己的體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行:運行,運轉(zhuǎn)。?。簭妷延辛?。
6、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恒:常常。
7、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xiāng)黨》
解讀: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墩撜Z》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yǎng)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8、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解讀: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準會亂了套。規(guī)矩:規(guī)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
解讀: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
10、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解讀:如果只是獨自一個人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討論,就會孤陋寡聞。事實證明,學習伙伴有益于學習的進步。
1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得天時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實如此。天時;節(jié)氣、氣候、陰晴寒暑的變化。地利;地理的優(yōu)勢。人和:團結(jié),得人心。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讀: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jié)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蕩》
解讀:別人送我個桃子,我報答他個李子。對方給我多大好處,我也應該以相應的好處回報他。人與人之間要禮尚往來。投:投擲,在這里是贈送的意思。報:回報,回贈。
14、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jīng)解》
解讀:事情開始時有很小的差錯,若不及時糾正,最后就會造成大的錯誤。萬事開頭難,開頭必須謹慎;搞科學研究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毫厘:為計量小單位,形容極少或極小。繆(miù):錯誤。
15、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四·莊辛謂楚襄王》
解讀:羊跑了再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原文是:“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末為遲也。”我們知道,事情失敗后,及時補救,還不為遲;怕就怕不吸取教訓,不采取補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臣:莊辛在楚襄王面前的自稱。鄙語:俗話。顧:回頭看,回頭召喚。
16、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jīng)·十月之交》
解讀:高地變成山谷,深谷變成山陵。據(jù)科學推測,喜馬拉雅山這個地方在七千萬年以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多變。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總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
1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解讀:與其整天坐在那兒苦思冥想,不如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有收益。學與思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顧某一個方面,就會徒勞無功。須臾:一會兒。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擁有真理,合乎正義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違背真理、非正義的就很少得到幫助。它告訴我們,真理和正義是不可戰(zhàn)勝的。
19、學然后知不足。——《禮記·學記》
解讀:不斷的學習,這樣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愛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個大圓圈,把知識淺薄的人比作一個小圓圈。大圓圈外邊接觸的空白比小圓圈的多,因此,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學習,越是努力學習知識就越豐富。
中國古代智慧哲學名言名句精選9252兒童網(wǎng)小編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其實不光讀書人聰明,就是農(nóng)民婦女也很有智慧,下面是關(guān)于聰明的兒媳婦的故事。
聰明的兒媳婦
王小九有個兒媳婦,又聰明又孝順,背著公公從不提公公的名兒,當著公公從不說“九”。王小九的兩個朋友聽說后,不信,就親自到王家看看這個兒媳婦。
他倆到了王小九家里,問兒媳婦:“小九哥在家唄?”兒媳婦說:“俺爹出去了,有什么事和我說吧!”他們說:“他回來了你對他學,我叫張九,他叫李九,籃子里提著馬蓮韭,手里提著燒酒,叫俺小九哥去喝酒。”兒媳婦說:“行了,俺爹回來了我給他學吧!”
兩個人說完就藏在外門后頭,聽聽王小九來了兒媳婦怎么說。
一會兒,王小九回來了,問兒媳婦有人來不,兒媳婦想了想說:“來了兩個人,一個張三三,一個李四五,籃子里提著連根數(shù),手里提著高糧液,叫你去陪客人。”
兩個人一聽,說:“真聰明!”
上一篇:古文中關(guān)于智慧的名人名言(帶譯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