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后代:靠醬油桶“漂”去香港 家風文化
家風家訓 由小雪供稿同父異母的兄妹們
陳鶴年是陳獨秀最小的兒子,他與三個哥哥延年、喬年、松年是同父異母的兄妹,與姐姐陳子美為高君曼所生。在他10歲的時候,母親帶著他和妹妹就離開了父親,來到了南京,從此他們與父親分居了。
陳鶴年1913年出生,曾在北平等地求學,考入北京大學政法系,在北大讀書期間,加入了中共地下組織,妻子許桂馨則組織婦女為游擊隊做一些后勤工作。但由于其父陳獨秀等復雜原因,陳鶴年不為各方所容,后遠走香港。陳鶴年在香港改稱“陳哲民”,埋頭度日。
反右開始后,陳鶴年的大女兒陳禎祥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最后卻成了右派分子。據說就是因為她的祖父陳獨秀是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其父陳鶴年又在香港,有里通境外之嫌。
為了保護好幾個孩子,無奈之下,許桂馨與在香港的丈夫陳鶴年宣布解除了婚約,以表示她與丈夫劃清了界限。
即便如此,子女們還是未能走出陰影。二女兒陳禎榮在匯報思想時,天真地說了句“對祖父陳獨秀也要一分為二”,便被定罪為“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陳獨秀翻案”。三女兒年幼無知,到商店買毛主席紀念像章時認為價格太高,說了句“六角錢一個,太貴了”,又成了反革命。小兒子禎祺1968年被下放到內蒙古插隊落戶,一去就是13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陳鶴年的幾個子女都陸續(xù)落實了政策。除了陳禎榮留在北京外,其他子女都去了香港。2000年,陳鶴年在香港走完了他帷幕深掩的余生,時年77歲。家人本著他一貫的低調,不予公告。
而陳獨秀的次女子美,早年半工半讀,進入職業(yè)學校,先學收發(fā)電報技術,后又學婦產科,經歷不詳。
上個世紀,陳子美落難成了牛鬼蛇神,走投無路之下,她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與兒子泅海偷渡香港。1970年,她身系五個醬油桶漂泊10小時到達香港。
在陳子美失蹤后,世人都以為她已自盡,有的陳獨秀傳記中還注明“陳子美死于十年動亂中”。
誰也想不到,1997年9月14日的《環(huán)球時報》上,竟刊發(fā)了該報駐聯(lián)合國特派記者對陳子美老人的專訪。
原來,在成功抵達香港后,因怕被港英當局遣送回內地,未等見其弟(陳鶴年),陳子美便又經千辛萬苦亡命美國,直至1989年才成為美國公民。豈料1991年她因病住院回家后,卻發(fā)現(xiàn)全部積蓄與財產被兒子拿走,從此只好靠政府補助金過活,因積欠房租一萬四千美元而被公寓管理公司起訴至法院,若不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繳足欠款,88歲的她就只能流落街頭。老人只籌得兩千美元,但杯水車薪,于事無補。
當地報紙披露中共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之女陷入困境的消息后,紐約市政當局已應其本人要求提請法院延期審理此案,并資助了五千美元,但仍欠七千美元。國內主持陳獨秀研究會的唐寶林聞此訊后,一邊發(fā)動會員捐款,一邊上書中共中央辦公廳吁請緊急救助,后得上級通知:“中華海外聯(lián)誼會”已將九千美元匯給了陳子美老人。
一個月后,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以中國國家元首身份訪問美國期間,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派出兩位領事攜鮮花前往老人的住處探望,并表示:以后有事可電話求助。陳子美遂于次日在住處召見記者,發(fā)表書面聲明對中國總領事館致謝。
2002年,陳長璞去美國探親時曾見過陳子美,她評價這位姑姑說,“她是個相當獨立、相當堅強的女性,一直能獨立照料好自己的生活。”
2008年2月25日,陳子美突然發(fā)病被送進醫(yī)院,此間無任何親人來看望她。4月14日下午4時,陳子美客死紐約。她在美國紐約皇后區(qū)圣約翰醫(yī)院冷清離世,少有人過問,后事拖了一月之余。(口述/葉尚志 陳長璞 整理/季天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