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楚材晉用的歷史故事
益智故事 由土鳳凰供稿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名叫伍舉。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謠說,伍舉的岳丈畏罪潛逃,是伍舉向他通風報信并送他逃走的。伍舉怕楚王聽信謠言治他的罪,便帶著一家老小逃到臨近的鄭國去了。
伍舉在鄭國住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便準備再逃往晉國。
正在伍舉將要逃亡的時候,伍舉的好友、蔡國大夫聲子恰巧出使晉國。他在路過鄭國時碰到了伍舉,便問:“你怎么到鄭國來了?發(fā)生了什么事?”
伍舉把自己外逃的前因后果和準備逃往晉國的想法告訴了聲子。聲子聽后為伍舉抱不平,說:“你暫時到晉國去躲一段時間也好,但我一定使你早日回到楚國!”
于是,伍舉又帶著一家老小,跟著聲子一起前往晉國。
聲子在晉國辦完事后,特地來到楚國。楚國的令尹子木接見了聲子,并詢問他說:“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相比,你以為哪國的大夫才能要勝一籌呢?”
聲子回答說:“晉國的人才沒有楚國多,晉國雖然有不少大夫很有才能,不過他們多半都是楚國人。這些人因為在楚國得不到重用,所以到了晉國。楚國不少有用的人才都被晉國收走了。就像杞梓、皮革等,在晉國都受到了重用。有人說,這叫楚材晉用!”
聲子接著說:“楚國不珍惜人才,讓人才外流,所以同晉國交戰(zhàn),好幾次被晉國打敗。這就是因為有不少楚國人在為晉國出謀劃策。”子木聽后大吃一驚。
聲子接著又說:“這次你們大夫伍舉因受到別人的誣陷,不得已出走他國了,我聽說他現(xiàn)在也到了晉國??上В挠忠粋€人才將被晉國利用,這對楚國來說是一個損失啊!”
子木覺得聲子說得很有道理,馬上下令恢復伍舉的職位,并派人把他接回到楚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楚材晉用的成語解釋
楚材晉用 | |||||
拼音: | chǔ cái jìn yòng | 簡拼: | ccjy | ||
近義詞: | 楚才晉用 | 反義詞: | |||
用法: | 緊縮式;作謂語;比喻人才外流為人所用 | ||||
解釋: |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 | ||||
出處: | 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 ||||
例子: | 我花了錢,教出了人,卻教外國人去用,這才是“~”呢。(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回) |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官職名)公子圍同伍舉去鄭國訪問,同時還要迎娶鄭國貴族豐氏的女兒做夫人。鄭國人很清楚楚國派他來沒啥好意,便讓他們住在京城外。訪問儀式舉行之后,公子圍想要帶兵進城迎娶新娘。鄭國的令尹子子產(chǎn)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對他說:"鄭國的京城太小,容納不下你們一塊來的人,就在城外選個地方舉行婚禮得了。"公子圍一聽不太高興,說:"你們這樣做,不僅不尊重鄭國和楚國的友好關(guān)系,并且也是對我最大的委屈,鄭國還是應當重新考慮這個決定。"子羽聽了這話,只得直率地說:"鄭國把女子嫁到楚國,主要是想依靠楚國安定我們的家園。但眼下你卻要帶兵進入鄭國京場迎娶新娘,莫不是包藏著害人的心思,打鄭國的主意嗎?"伍舉從子羽的話里分析出鄭國已有了戒備,就請求對方允許我們解除武裝進城,鄭國這才同意了。于是公子圍把豐氏的女兒從城里迎娶了出來。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那些雖外表和善可親,但內(nèi)心卻隱藏著害人心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