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典故|釋義|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言不由衷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話不是打心眼里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具體的用法吧。
【注音】yán bù yóu zhōng
【典故】信不由中,質(zhì)無益也?! 蹲髠?middot;隱公三年》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解釋】由:從;衷:內(nèi)心。話不是打心眼里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口不一致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劍
【反義詞】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同韻詞】砥節(jié)奉公、一代談宗、桂殿蘭宮、反敗為功、一通百通、桀驁不恭、巧奪天工、不德而功、浮跡浪蹤、杼柚之空。
【年代】古代
【謎語】表白
【英語】speakwithone'stongueinone'scheek
【德語】dieWortekommennichtvonHerzen
【日語】心(こころ)にもないことを言(い)う
【法文】parolesinsincères
【語文同步】所謂得體并不是矯揉造作,更不是虛偽,說些言不由衷的話,那樣根本談不到得體與不得體?! 堉竟缎揶o是一個選擇過程 》高中六冊·課文·7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諸侯鄭國的實力強大,鄭莊公任周朝的卿士,執(zhí)掌朝廷大權(quán)。周平王想讓虢公忌來取代鄭莊公管理朝政,鄭莊公就去威脅周平王,周平王只好違心說沒這回事,雙方交換兒子做人質(zhì)。周桓王時也是如此,后來鄭國強行侵吞朝廷公糧。
【成語舉例】旋復(fù)下一通令,洋洋灑灑,約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愿詳錄?!锊號|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八回
【其它使用】
◎ 只有后者才最能鼓動夢的工作,前者僅限于光天化日之下作出夸張的自我表現(xiàn),發(fā)一些言不由衷的議論罷了。
◎ 但是在會見之前,因為被不信任的搜身,引發(fā)了他的不愉快,因此在見面的時候,竟說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話。
◎ 三、自由表達,學(xué)以致用作文目的不明,為高分數(shù)、考重點而作文,學(xué)生往往是奉命而作,言不由衷,說假話、空話、套話便不足為奇了。
◎ 見別人朝歪道上走,不及時指出來,甚至言不由衷地送幾句奉承話,何異于落井下石?
◎ 前國民黨政府地政部長吳尚鷹在舊金山《世界日報》"每日專欄",中說白電言不由衷,實非得已。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xí)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