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敖之鬼 典故|釋義|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若敖之鬼這個成語是有一定的歷史典故的哦。其中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具體的用法吧。
【注音】ruò áo zhī guǐ
【典故】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左傳·宣公四年》
【釋義】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后代,無人祭祀。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偏正式
【押韻詞】玉成其美、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叩源推委、賦食行水、捶骨瀝髓、天公不做美、伶牙俐嘴、拖人落水、奇山異水、流杯曲水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夫“不孝有三無后為大③”,而“若敖之鬼餒而④”,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實是樣樣合于圣經(jīng)賢傳的,只可惜后來有些“不能收其放心⑤”了。 魯迅《阿Q正傳魯迅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高中五冊·課文·9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國若敖家族子文、子良兄弟均做官。司馬子良生了個很兇猛的兒子斗越椒,令尹子文不喜歡這孩子,說他有狼子野心會滅了全族。后來斗越椒做了司馬,他殺死堂兄子揚繼任令尹,暗中擴軍反叛,被楚王打敗,滅了若敖全族。
【成語舉例】后其子冶游驕縱,竟破其家,流離寄食,若敖之鬼遂餒?! ∏?middot;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二》
上一篇:天女散花 典故|釋義|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