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茍 典故|釋義|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一字不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它出自于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16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具體的用法吧。
【注音】yī zì bù gǒu
【出處】杜子美改罷長吟,一字不茍。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16卷
【解釋】茍:馬虎,隨便。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作文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字斟句酌
【同韻詞】邂逅不偶、一遞一口、丟下耙兒弄掃帚、河門???、蛾眉螓首、望風(fēng)而走、旁觀袖手、如失左右手、捏捏扭扭、金飛玉走。
【年代】古代
【教學(xué)同步】像“推敲”的故事,像“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些名句,作為認(rèn)真仔細(xì)、一字不茍的寫作態(tài)度,說明寫作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不是馬馬虎虎就可以取得成就的,講講未嘗不好?! 堉竟缎揶o是一個選擇過程 》高中六冊·課文·7
【成語故事】唐代兩浙觀察使高適過杭州清風(fēng)嶺題詩:“絕嶺秋風(fēng)已自涼,鶴翻松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后來過清風(fēng)嶺時想把“一”字改為“半”字,和尚告訴他義烏駱賓王已早幫他把“一”字改為“半”字。
【成語舉例】一字不茍,前人所難。 明·陳子龍《明詩選》
上一篇:欺人太甚 典故|釋義|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