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優(yōu)秀作文最新5篇 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 由優(yōu)爾供稿人間萬物,花鳥魚蟲,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編織成人世間最活潑動聽的聲音。原來,這個世界是這樣的美好。下面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您帶來傾聽優(yōu)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傾聽作文1
傾聽,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是陶冶情操的妙方,是修養(yǎng)品德的良徑……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聆聽師長的教誨,品味自然的樂章,觸摸歷史的回音,暢想未來的召喚。
喜歡聽那自然的樂章。有時會獨自一人聽小雨拍打的聲音,雨點滴滴答答地落在陽臺的不同地方,形成了一首節(jié)奏輕快的小調(diào),靜靜地聽著,學習帶來的疲勞一掃而光,我似乎也成了歡唱的雨滴,變得輕松又活躍起來。
最喜歡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聽大自然的天籟了。夏天,在外婆家屋子周圍的場院里、溝渠邊,匯聚了許多不同的演奏家。清晨,我在鳥兒清脆悅耳的婉轉(zhuǎn)歌聲中醒來;中午,我恰好可以欣賞知了舉行的音樂盛會:先是一只知了開始領唱,隨即有幾只附和,最后一大波知了一起合唱,整個中午,是它們歡唱的時刻。它們唱得這樣熱烈,這樣旺盛,這樣奔放,讓我感受到生命是這樣強盛與活躍。夜幕降臨,一切似乎趨向平靜,但很快,又有歌唱家開始登臺,側(cè)耳細聽,你會聽到一只青蛙遲疑地呼喚,半晌又有幾只在不同時段唱了起來,之后歸為短暫的沉默,隨著時間的推移,樂團猛地擴大,蛙聲不斷,形成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交響樂,簡直媲美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這三個時段的音樂會,每到外婆家我都會靜靜地聽,從自然的樂章里我聽到了生命中斑斕的音符。
當然不止這些自然的樂聲,還有風吹樹葉嘩嘩響的聲音,樹林搖擺的聲音,電閃雷鳴的聲音……這些聲音有的給了我喜悅,有的帶來了憂傷,有的則傳遞了震撼,用心去感受,便能發(fā)現(xiàn)其中別樣的一份美麗。
傾聽作文2
“知了——知了——”蟬把夏天叫來了,氣溫在它的鳴叫聲中,不停攀升,仿佛快將人都快烤化了。“知了——知了——”它們不厭其煩地叫著,叫得我心煩意亂,無法看書,連午睡都不得安生。唉,它哪來這么大的精力呢。
既無法靜下心來,索性到樹林中去吧。
林蔭小路的兩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遮天蔽日。我以為我會在這個樹林中度過一個清涼的上午。“知了——知了——”突然,眾多的蟬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齊聲鳴叫起來。那叫聲時而高亢,時而柔和,仿佛正舉行一場盛大的家族音樂會。
我抬頭尋找,隱約看到樹枝上有幾只蟬正振翅高歌。靜靜地聽著它們的鳴叫,我突然對蟬去除了敵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蟬從卵到幼蟲再到成蟲要經(jīng)過數(shù)次蛻皮,每一次蛻變對于蟬而言,都是獲得一次新生。幼蟬的生活期特別長,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兩三年,最長的達十七年之久。幼年的蟬要在地下蟄伏十七年,等過完地獄般的生活后,才能重回地面,飛上枝頭,完成最后一次蛻變以后,一鳴驚人。
古人對蟬似乎情有獨鐘,不少文人墨客為之傾灑筆墨,宋代朱熹說:“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詩人蕭子范在詩中寫道:“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古人不僅用詩歌歌頌蟬還把它做成玉佩,送與學子,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像蟬一樣,在經(jīng)歷了艱苦的學習生涯后,能夠一鳴驚人。
“知了——知了——”這一聲,清脆悅耳,蟬仿佛知道了我了解了它們。其實,誰不是如蟬一樣呢?我們?nèi)缃裨趯W校學習,就如同幼蟬蟄伏在地下,只有經(jīng)過“地獄”般的生活后,才能在學業(yè)完成后一鳴驚人啊!
蟬叫得更歡了,好像有幾百只蟬在齊聲歌唱,它們知道了我的心,我也知道了它們。“知了——知了——知了——”
傾聽作文3
枯藤老樹昏鴉,秋聲便是游子的心聲;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秋聲便是離人的心聲;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聲便是大丈夫的心聲。如今,如今,我用心聆聽秋聲。
獨自漫步在悠長悠長的小路上,結(jié)著一份幽怨。秋意,濃了。梧桐葉子落在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踩在上面,窸窣作響。哦,這就是秋聲。我用心傾聽:枯藤,老樹,昏鴉,有人在這么唱。鴉的啼聲太悲了,使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人??v使小橋流水再美,鄉(xiāng)愁泛濫,經(jīng)得起幾回離別,又消得幾個黃昏?于是,斷腸人在天涯。再聽聽剛剛樹葉的聲音,是否想樹媽媽了?
我聽見,秋聲中有鄉(xiāng)愁。
關上窗戶吧,秋意太濃了。夜幕降臨,明月初升,寒蟬也經(jīng)不得霜露的洗禮,叫聲顯得格外悲。我屏息聽它的叫聲,心想,這是秋聲吧!便隨口吟道:“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都門……”忽的,眼前出現(xiàn)一隊離人,執(zhí)手相看,無語凝噎,連蟬都為之悲歌。蘭舟催發(fā),帶著萬般離愁,分別了。抬頭望月,月似乎為之流淚,讓云為它遮掩。
我聽見,秋聲中有離愁。
《秋日私語》在一遍又一遍地放著,突然將聲音提高,即使再柔和再優(yōu)美的曲子也會讓人振奮,正如劉禹錫向神州大地振臂一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何等讓人為之心潮澎湃。巴山楚水又怎么了,二十三年的貶謫又怎么了,依舊可以為國奉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這首詩肅殺了秋的悲,顯示出了秋的壯!
我聽見,秋聲中有抱負!
有些聲音只有靜靜傾聽才能發(fā)現(xiàn),在秋聲中,則是靜靜傾聽才有所頓悟。愁,抱負,都化作樂符融入其中。朋友,咱們一起靜靜傾聽秋聲吧!聽——
傾聽作文4
當城市的黑暗掩蓋了月光的皎潔,我唯有用聲音來找尋另一個自己,它就在夜的那端。
那是前年的暑夏,剛完成測驗的我耷拉著腦袋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拒絕了所有的游戲、宴請和同行。天悶熱得很,不時地一陣熱風吹起地上的垃圾,形成一個旋兒,從身旁擦過,呼嘯著掠過我的身軀。路邊的白楊掙扎著要把樹葉翻過來,很快卻又被無情的風翻過去。我知道這是大雨的前兆,于是加快了步子趕回家中。
我沒有理睬任何人,將自己反鎖在屋中,任憑父母的竭力勸說,任憑風雨的連環(huán)敲窗,任憑淚水滑過腮邊……
近乎瘋狂的雨終于停歇了,父母也休息了,我卻還是睡不著,打開封閉已久的屋門,披上外套,出去“放風”了。
月光如清水般明澈,授予疲倦的心靈和身體最自然的洗禮。蟬正起勁地鳴唱,卻不覺聒噪,反給寂的夜晚添了幾許景致。虞世南說得好:“居高聲自遠”,深以為然。雖然蟬的生命短暫,卻是選擇了積攢數(shù)年的功夫,在這一季,讓生命華麗綻放。自然要棲于最高枝歌唱啊。蟬尚如此,人何以堪呢?一陣風吹來,涼颼颼的,我深吸了一口氣,繼續(xù)前行。遠遠的街道上,霓虹燈在不知疲倦地閃爍著,還有不時馳過的汽車鳴笛聲。風中,隱約傳來納涼的人們的笑語。
我的心釋然了,才發(fā)覺原來世界能如此的安靜優(yōu)雅,可以讓我獨自一人在這世界悠閑地散步,靜靜傾聽這世上豐富而美妙的聲音。這又何嘗不是人生呢?何必耿耿于一次不順呢?
那個夜晚,我睡的很踏實,因為我堅信,即使再大的風雨,也要挺過去。就像那蟬,不是一樣地在風雨過后,傾其生命而歌唱嗎?
人生似流水般易逝,蟬鳴卻成為我生命里永不停歇的吟唱……
傾聽作文5
聽,我們都會,但真正的傾聽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要做到傾聽,就必須做到這第一點靜?,F(xiàn)在的我們總是在別人講話時大腦跳躍性地想到一些東西,并急于去表達,因此打斷了講話人的思路,同時打斷的還有聽者的興趣。即使你接著說的話再有意思,可大家都會像被潑了一盆冷水,提不起精神。所以,學會傾聽,靜十分重要,只有做到這一點,你才可以做到下面這一點思。
別人講話時,不論內(nèi)容的深度,思考,是聽者對說者起碼的尊重,就假設你是那個講話的人,你會希望聽者左耳進右耳出,然后不停地去敷衍你嗎?答案一定是不,所以我們要思考,當你真正思考時,就算別人的話對你沒有很大幫助,但當你進行思考,你就可以從中提取重要的知識,就可以促進自我的進步。就像中國的一個寓言故事:古時曾經(jīng)有個小國的使者來到中國,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做工精致,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使者同時出了一道題目:這三個小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點小事都弄不懂吧?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最后,一個已退位的老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取出其中一根插入第一個小金人的耳朵里,這根稻草從小金人的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小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小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里,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這就是傾聽的真諦。
做一個優(yōu)秀的傾聽者,讓自己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