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卷分析 六年級數(shù)學
六年級數(shù)學 由土鳳凰供稿
一、對試卷的評價:
本次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依據(jù)大綱和教材,覆蓋面廣,重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主客觀性試題設置合理,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難易適度。題型新穎豐富,依次呈現(xiàn)的是填空題、我會選、數(shù)學小法官、計算題、解方程、計算圖形周長和面積以及實際應用和附加題。內(nèi)容靈活綜合,各部分分數(shù)比例適中。
二、成績分析:
三、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總體評價:
雙基掌握比較扎實,運用已學知識靈活解決變化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部分同學審題不夠清楚,計算粗心。
1.填空題學生完成情況不錯。
2.選擇題的第5小題“某人 小時步行 千米,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時?”一部分學生沒有得分是由于對題意的理解不夠清楚。此題是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時?”而以前做過的題大都是求“步行一小時能走多少千米?”所以有的同學沒有理解好題目意思,就選擇了B。
3.數(shù)學小法官的第5小題,題目并不難:“一種商品打‘六折’出售,也就是把這種商品優(yōu)惠了40%。”但從學生錯的答案上看也是對題目的意思理解不夠清楚,其實這道題中“六折”的單位“1”和40%的單位“1”是一樣的,所以只要用“1- 60%=40%”就可以了。有的學生把題目想的復雜了,因此失分。
4.計算題和方程題:基本上都是基礎題,因此正確率較高。但也存在失分,計算時粗心造成。
5、計算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總體情況還不錯?;旧隙寄荜幱安糠粥l(xiāng)音的周長和面積,列出正確的算式。不過也有一少部分對圖形的組成分析不明白。如:1求陰影部分的周長。陰影部分的周長是由一個圓的周長和兩條直徑組成,應列成:“3.14 10+10 2”,而有的學生卻算上了左右兩邊的兩條直徑,列成了:“3.14 10+10 4”了。
6.實際應用:絕大部分學生完成的很好,能正確理解題目意思,清晰地理順解題思路,選擇恰當?shù)淖鲱}方法。少數(shù)學生計算不夠準確,或不能很清楚的理解題意丟分。
7.附加題也不像以前的附加題一樣大部分學生遙不可及,題目很簡單,大部分學生能得到滿分,或能得到大部分分數(shù)。
四、努力方向:
1.需要進一步加強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需要進一步切實落實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教學要教得實在、系統(tǒng)、靈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3.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解題思路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訓練,在條件和問題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lián)系。重視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向現(xiàn)實生活延伸,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落到實處。
4.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進一步加強審題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書寫訓練,格式指導,嚴格要求,嚴格監(jiān)控,讓每個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縝密思考,仔細計算,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本次質(zhì)量監(jiān)測試題依據(jù)大綱和教材,覆蓋面廣,重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主客觀性試題設置合理,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難易適度。題型新穎豐富,依次呈現(xiàn)的是填空題、我會選、數(shù)學小法官、計算題、解方程、計算圖形周長和面積以及實際應用和附加題。內(nèi)容靈活綜合,各部分分數(shù)比例適中。
二、成績分析:
三、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總體評價:
雙基掌握比較扎實,運用已學知識靈活解決變化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部分同學審題不夠清楚,計算粗心。
1.填空題學生完成情況不錯。
2.選擇題的第5小題“某人 小時步行 千米,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時?”一部分學生沒有得分是由于對題意的理解不夠清楚。此題是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時?”而以前做過的題大都是求“步行一小時能走多少千米?”所以有的同學沒有理解好題目意思,就選擇了B。
3.數(shù)學小法官的第5小題,題目并不難:“一種商品打‘六折’出售,也就是把這種商品優(yōu)惠了40%。”但從學生錯的答案上看也是對題目的意思理解不夠清楚,其實這道題中“六折”的單位“1”和40%的單位“1”是一樣的,所以只要用“1- 60%=40%”就可以了。有的學生把題目想的復雜了,因此失分。
4.計算題和方程題:基本上都是基礎題,因此正確率較高。但也存在失分,計算時粗心造成。
5、計算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總體情況還不錯?;旧隙寄荜幱安糠粥l(xiāng)音的周長和面積,列出正確的算式。不過也有一少部分對圖形的組成分析不明白。如:1求陰影部分的周長。陰影部分的周長是由一個圓的周長和兩條直徑組成,應列成:“3.14 10+10 2”,而有的學生卻算上了左右兩邊的兩條直徑,列成了:“3.14 10+10 4”了。
6.實際應用:絕大部分學生完成的很好,能正確理解題目意思,清晰地理順解題思路,選擇恰當?shù)淖鲱}方法。少數(shù)學生計算不夠準確,或不能很清楚的理解題意丟分。
7.附加題也不像以前的附加題一樣大部分學生遙不可及,題目很簡單,大部分學生能得到滿分,或能得到大部分分數(shù)。
四、努力方向:
1.需要進一步加強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需要進一步切實落實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教學要教得實在、系統(tǒng)、靈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3.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解題思路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訓練,在條件和問題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lián)系。重視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向現(xiàn)實生活延伸,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落到實處。
4.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進一步加強審題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書寫訓練,格式指導,嚴格要求,嚴格監(jiān)控,讓每個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縝密思考,仔細計算,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