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西逸《蟾宮曲·山間書事》原文|譯文|賞析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蟾宮曲·山間書事》是元曲作家吳西逸創(chuàng)作的小令。這支曲子描繪的是山中隱居生活的圖景,表明作者游逸于山水之間,不再過問世事的態(tài)度。看似歡悅,實則蘊含緘口避禍之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蟾宮曲·山間書事》原文
蟾宮曲·山間書事
元代:吳西逸
系門前柳影蘭舟,煙滿吟蓑,風漾閑鉤。石上云生,山間樹老,橋外霞收。玩青史低頭袖手,問紅塵緘口回頭。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譯文注釋
①“系門前”二句:將小船系在門前的柳蔭下,身披蓑衣在煙霧繚繞中吟詠。
?、谘核〒u動的樣子。
?、蹣蛲庀际眨禾爝叺耐硐紳u漸消失。
?、?ldquo;玩青史”二句:玩味歷史,低頭沉吟而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
?、菔?shù)石:水沖洗石頭。
?、奕诔睿合類?/p>
賞析
這支曲子寫隱居生活。曲中這位“煙滿吟蓑,風漾閑鉤”的漁翁,應該就是作者自己的寫照。但他決不是只靠打魚謀生的不識字的真漁夫。他游逸于山水之間,不再過問世事;讀古史只為了消閑而不加評判,對現(xiàn)實則“緘口回頭”,更不管其是是非非。一心只求醉賞明月,讓水陶情,凈化心靈,以花消愁,愉悅身心。從“玩青史低頭袖手,問紅塵緘口回頭”及“水可陶情,花可融愁”數(shù)句中可以看出,他平靜的外表下,還藏著一顆士大夫的心。
全曲語言平易,淡入淡出。質樸澹泊的藝術風格,與所詠林泉生活的內(nèi)容魚水相諧,作者的藝術素養(yǎng),正是從平淡中顯露出來的。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也不同一般。如“風漾閑鉤”句中的一個“漾”字,把微風鼓蕩之態(tài)及漁翁志不在魚的神情點染得悠然如見,極為傳神。幾處對仗,也都工致自然,毫不費力。朱權《太和正音譜》謂“吳西逸之詞,如空谷流泉”,可謂深得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