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 醉中天·詠大蝴蝶原文|翻譯|賞析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醉中天·詠大蝴蝶》是元初散曲家王和卿的一首小令。在這首曲子中,作者用幾乎是荒誕的夸張手法,塑造了一只大蝴蝶的形象,并賦予它比喻和象征的意義。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醉中天·詠大蝴蝶》古曲相關(guān)資料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醉中天·詠大蝴蝶》原文
元代:王和卿
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
誰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
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醉中天·詠大蝴蝶》譯文及注釋
譯文
掙破了那莊周的夢境,來到現(xiàn)實中,碩大的雙翅駕著浩蕩的東風。把三百座名園里的花蜜全采了一個空,誰知道它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
注釋
?、?ldquo;彈破”句:意為蝴蝶大得竟然把莊周的蝶夢給彈破了。莊周夢:莊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曾為漆園吏,有《莊子》一書。據(jù)說他曾夢見自己化為大蝴蝶,醒來后仍是莊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變成了蝴蝶。
?、埔徊梢粋€空:一作“一采個空”。
⑶誰道:一作“難道”。風流種:一作“風流孽種”,風流才子,名士。
?、然ⅲ邯q言“嚇死”?;?,一作“諕(huò)”。諕:嚇唬;殺:用在動詞后,表程度深。
?、奢p輕飛動:一作“輕輕搧動”。一本“輕輕”后還有“的”字。
《醉中天·詠大蝴蝶》鑒賞
據(jù)元陶宗儀《輟耕錄》載,世祖中統(tǒng)(1260—1264)年間,在大都(今北京市)出現(xiàn)一只蝴蝶,其大異常。作者于是填寫了這支小令,獲得了很大的名聲。這無疑是因為作品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新奇的夸張,而使人耳目一新。
曲中的蝴蝶確實大得驚人。莊子做夢化為蝴蝶,本身還是逃脫不出夢境的范圍,而這只大蝶“掙破莊周夢”,身子竟把夢都撐開了,一個“破”字,于形容碩大之外,還起到了脫穎而出、登場亮相的推現(xiàn)作用。它的兩對翅膀全靠東風托住,不然就保不定要墜跌下來。“架”字既有蝶翅自上而下憑駕東風之意,又有東風自下而上極力架扶之感,選字十分貼切。大蝴蝶不僅一出場就先聲奪人,而且身手不凡,城中的名園不乏萬紫千紅的鮮花,卻被它將花蜜囊括一空。“三百”極言名園之多,這數(shù)字同“一采一個”中的兩個“一”字比照,就給人以大蝴蝶動作迅捷、干脆利落的印象,而若非它其大無窮,也就不可能有橫行全城的能力。作者還不忘幽默地拿它同可憐的蜜蜂對照,讓后者為之“唬殺”。盡管曲中責備它不是“風流種”,但它那種恃強行事、當仁不讓的氣概,卻也因此傳神地表現(xiàn)了出來。
蝴蝶戀著賣花人的擔子,飄飄蕩蕩地隨他行過橋東,這是常見的情景。作者卻巧妙地將主客換了個向,說賣花人的過橋,是蝴蝶“扇”將過去的,而且后者不過是“輕輕的飛動”而已。蝶翅如此力大無窮,那大蝴蝶身軀的偉岸自然不在話下。這結(jié)尾的兩句是巧句,它上承“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卻又以“賣花人”過橋的一幕重新添回了春意。大蝴蝶起首是倏然而至,結(jié)尾則飄然而去,令人涵詠不已。全曲無論是寫大蝴蝶的來歷,寫它采花的本領(lǐng),還是寫它的離去,都形象生動,無一平板之筆,誠如明王驥德《曲律》所評:“元人王和卿《詠大蝴蝶》云云,只起一句,便知是大蝴蝶,下文勢如破竹,卻無一句不是俊語。”這種巧思連發(fā)、層層添示的鋪寫,也成為元散曲詠物的崇尚手法。
南宋謝無逸《蝴蝶》詩有句道:“江天春暖晚風細,相逐賣花人過橋。”為人稱道,作者也因而得了個“謝蝴蝶”的雅號。這兩句是本篇結(jié)尾所本,但曲中以“扇”字代替“逐”字,就更覺生動、傳神。元曲的煉字,貴在尖新、柔媚,與詩、詞的標準不盡相同。從本篇的例子中,似亦可體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