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罵玉郎過感恩采茶歌·楊駒兒墓園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
內(nèi)容
莓苔生滿蒼云徑,人去小紅亭。
題情猶是酸齋贈(zèng),我把詩句賡,書畫評(píng),闌干憑。
茶灶塵凝,墨水冰生。
掩幽扃,懸瘦影,伴孤燈。
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劉伶。
策短藤,乘暮景,放吟情。
寫新聲,寄春鶯。
明年來此賞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靜,小樓風(fēng)雨共誰聽!
注釋
過:首帶過曲包括南呂宮的“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
楊駒兒:名不詳?!墩f集》本和孟稱舞刊本《錄鬼薄》在孔文卿《 東窗事犯》下均注有“楊駒兒做者”,大約 是當(dāng)時(shí)的著名演員。
莓苔:均屬蘚苔類植物。
徑:指小路。
酸齋:貫云石,字酸齋。
賡:續(xù),續(xù)作。
扃:指門扇。
伯牙:春秋時(shí)人,善彈琴。見《列子·湯問》
“酒不到”句:李賀《將進(jìn)酒》:“酒不到劉伶墳土上。”劉伶,晉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
策短藤:以短藤為馬鞭。策,馬鞭,此作動(dòng)詞。
寫新聲,寄春鶯:寫下這首曲子, 讓春鶯去唱。
作者
張可久(1207?—1349?)名伯遠(yuǎn),字可久,慶元(今浙江鄞縣)人?!?錄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轉(zhuǎn)道領(lǐng)官”,又曾任桐廬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還作過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足跡遍及湘、贛、閩、皖、蘇、浙等地,晚年居杭州。專寫散曲,小令尤著,與喬吉齊名,李開先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喬夢(mèng)符小令》)。朱權(quán)稱其曲“如瑤天笙鶴,清而且麗,華而不艷”,譽(yù)為“不羈之材”,“詞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譜》)。散曲集有《小山樂府》,現(xiàn)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九套。
賞析
這首帶過曲為憑吊楊駒兒墓園而作,反映了他和民間藝人間深厚的友誼。撫今追昔,情深意切,寫景言情,情景交融。
莓苔生滿蒼云徑,人去小紅亭。
題情猶是酸齋贈(zèng),我把詩句賡,書畫評(píng),闌干憑。
茶灶塵凝,墨水冰生。
掩幽扃,懸瘦影,伴孤燈。
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劉伶。
策短藤,乘暮景,放吟情。
寫新聲,寄春鶯。
明年來此賞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靜,小樓風(fēng)雨共誰聽!
注釋
過:首帶過曲包括南呂宮的“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
楊駒兒:名不詳?!墩f集》本和孟稱舞刊本《錄鬼薄》在孔文卿《 東窗事犯》下均注有“楊駒兒做者”,大約 是當(dāng)時(shí)的著名演員。
莓苔:均屬蘚苔類植物。
徑:指小路。
酸齋:貫云石,字酸齋。
賡:續(xù),續(xù)作。
扃:指門扇。
伯牙:春秋時(shí)人,善彈琴。見《列子·湯問》
“酒不到”句:李賀《將進(jìn)酒》:“酒不到劉伶墳土上。”劉伶,晉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
策短藤:以短藤為馬鞭。策,馬鞭,此作動(dòng)詞。
寫新聲,寄春鶯:寫下這首曲子, 讓春鶯去唱。
作者
張可久(1207?—1349?)名伯遠(yuǎn),字可久,慶元(今浙江鄞縣)人?!?錄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轉(zhuǎn)道領(lǐng)官”,又曾任桐廬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還作過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足跡遍及湘、贛、閩、皖、蘇、浙等地,晚年居杭州。專寫散曲,小令尤著,與喬吉齊名,李開先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喬夢(mèng)符小令》)。朱權(quán)稱其曲“如瑤天笙鶴,清而且麗,華而不艷”,譽(yù)為“不羈之材”,“詞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譜》)。散曲集有《小山樂府》,現(xiàn)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九套。
賞析
這首帶過曲為憑吊楊駒兒墓園而作,反映了他和民間藝人間深厚的友誼。撫今追昔,情深意切,寫景言情,情景交融。
上一篇:【雙調(diào)】殿前歡·離思
下一篇:張可久[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