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yǎng)浩 雙調(diào)·折桂令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小雪供稿
過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tái)。山水相連,樓臺(tái)相對(duì),天與安排[一]。句成風(fēng)煙動(dòng)色,酒杯傾面天地忘懷。醉眼睜,遙望蓬萊[二],一半兒云遮,一半兒煙霾。
中秋
一輪飛鏡誰磨[三]?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四],洗秋空銀漢無波[五],比常夜清光更多[六],盡無礙桂影婆娑[七]。老子高歌,為問嫦娥[八],良夜懨懨[九],不醉如何。
注釋
[一]天與安排:上天給(我們)安排好的。與,給,替。
[二]蓬萊:《漢書·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后因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這里當(dāng)指金山寺的蓬萊宮。
[三]“一輪”句:“一輪明月象新磨過的銅鏡那么明亮。飛鏡,喻月,亮。辛棄疾《太常引》:“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
[四]玉露泠(ling)泠:潔白的露珠顯得格外清涼。玉露,形容露珠之澄澈透明。秦觀《鵲橋仙》:“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泠泠,清涼的樣子。
[五]銀漢:即銀河。蘇軾《陽關(guān)曲》:“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 玉盤。”
[六]“比常夜”句:言中秋之月比平常更明亮。這是化用辛棄疾《太常引》:“斫去月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語意。
[七]桂:指傳說中月中的桂樹。婆娑: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dòng)和桂桂樹的枝葉扶疏。
[八]嫦娥:傳說中月宮里的仙女?!痘茨献?middot;覽冥訓(xùn)》:后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之藥,嫦娥偷吃以后,奔至月宮。
[九]懨(yan)懨:精神不振貌。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tái)。山水相連,樓臺(tái)相對(duì),天與安排[一]。句成風(fēng)煙動(dòng)色,酒杯傾面天地忘懷。醉眼睜,遙望蓬萊[二],一半兒云遮,一半兒煙霾。
中秋
一輪飛鏡誰磨[三]?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四],洗秋空銀漢無波[五],比常夜清光更多[六],盡無礙桂影婆娑[七]。老子高歌,為問嫦娥[八],良夜懨懨[九],不醉如何。
注釋
[一]天與安排:上天給(我們)安排好的。與,給,替。
[二]蓬萊:《漢書·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后因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這里當(dāng)指金山寺的蓬萊宮。
[三]“一輪”句:“一輪明月象新磨過的銅鏡那么明亮。飛鏡,喻月,亮。辛棄疾《太常引》:“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
[四]玉露泠(ling)泠:潔白的露珠顯得格外清涼。玉露,形容露珠之澄澈透明。秦觀《鵲橋仙》:“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泠泠,清涼的樣子。
[五]銀漢:即銀河。蘇軾《陽關(guān)曲》:“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 玉盤。”
[六]“比常夜”句:言中秋之月比平常更明亮。這是化用辛棄疾《太常引》:“斫去月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語意。
[七]桂:指傳說中月中的桂樹。婆娑: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dòng)和桂桂樹的枝葉扶疏。
[八]嫦娥:傳說中月宮里的仙女?!痘茨献?middot;覽冥訓(xùn)》:后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之藥,嫦娥偷吃以后,奔至月宮。
[九]懨(yan)懨:精神不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