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節(jié)的民間習俗及養(yǎng)生知識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春節(jié)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的民間習俗及養(yǎng)生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jié)的民間習俗
(一) 迎年
迎新年的活動,遠在臘八后就籌備了,如買年貨、寫對聯(lián)、做年糕等。無論過節(jié)還是喜慶,都祈求富貴平安、親人團聚。春節(jié)更不例外,外出者紛紛歸來,家家戶戶要吃團圓飯,飲屠蘇酒,以示家庭團結,和睦相親。
春節(jié)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后人。正月初一要把祖先牌位供在正廳,或者掛有象征祖先的“神馬”剪紙,擺上供品、蠟燭、香等物。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祭祖以后,根據(jù)歷書所示吉利方向,點燃燈籠,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擺上供品,迎接喜神。接著人們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廟燒香叩拜,祈求一年的吉利。為喜神設的供品多為甜料——紅棗、冬瓜、花生、糖果等。由于春節(jié)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地方官又多向皇帝獻媚,所謂“靈草嘉禾”就是一例。民間還有春節(jié)插芝麻稈。
過春節(jié)要放爆竹。爆竹有悠久的歷史,原來以竹節(jié)置火中燒烤而爆出巨響,用于驅(qū)鬼避邪。爆竹種類很多,有單響、雙響、三腳炮、二踢腳、多響爆竹、大龍炮、水鴛鴦、老鼠炮、沖天炮等等。爆竹起源于避邪驅(qū)鬼,后來又增加了除舊年、卜來歲等巫術意義,甚至成為祈求平安的象征。但是燃放爆竹容易傷害人體,又會污染環(huán)境,現(xiàn)在有些城市已禁放爆竹,因而出現(xiàn)不少代用品。
(二) 拜年
春節(jié)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拜年,又稱走春、探春。過去如果主人親戚朋友多,拜不過來,就由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這是上層社會拜年“泛愛不專”的反映。在拜年時,受拜之人往往給晚輩壓歲錢。民間拜年對上層社會也有一定影響。在明清時期宮廷內(nèi)也流行團拜?!饵c石齋畫報》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團拜圖就是上述官場活動的記錄。此活動至今仍在民間流行。
(三) 節(jié)日活動
春節(jié)并不限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其實包括正月里的許多活動。
在湖南、江西交界的萬石山地區(qū),初一要到井里打水,沏茶上香,過敬水節(jié)。
初二依然拜年,又是出嫁女兒的歸寧日,與雙親、兄弟姊妹團聚,敘骨肉之情。但當天最突出的活動是迎財神。北京的五顯廟曾是當天人們必祀之地。每家每戶粘貼招財進寶畫。有些地方還進行跳灶活動。晚上家家戶戶放燈。初二還是一個有趣的日子,浙江寧波地區(qū)又稱為財神節(jié),人人要沐浴更衣,在房內(nèi)供奉關公和財神像,以豐碩供品獻之,且喝財神酒。
初三也有不少活動。杭州地區(qū)宅旁有井的人家,早晨拿香燭、素菜供于井欄,并將井上除夕時所封的紅紙揭去,名曰“開井”。臺灣居民認為初三為小年,又是“赤狗日”,一般不出門,不請客。當?shù)孛耖g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鹽,人要早上床,不影響老鼠的喜事。從表面看來,這是慶祝老鼠娶親,祈求老鼠子孫繁衍。其實恰恰相反,它是利用老鼠嫁女的巫術,把老鼠送出去,以免老鼠在家為非作歹。本來老鼠是害人的,平時人們以捕鼠為要事,此時忌鼠則是民間認為通過這些活動可以防止鼠害。
初四是迎神日。諸神要下凡,但接神必須在午后。供品有香、食品、水果,放爆竹,燒神馬、天兵,象征請神。然后諸神騎神馬下凡。
初五為“破五”。破五以后就可以正式炊煮了,人們也可以往外倒垃圾了,民間稱“倒殘土”。初五也是撒供品的日子,人們根據(jù)天氣晴陰判斷年內(nèi)牲畜安全與否。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商店都祭祀利市仙官,開市大吉,在招幌上掛紅布。
初六為送窮日,送窮是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唐代詩人姚合有一首《晦日送窮三首》,其中一首曰:
年年到此日,瀝灑拜街中。
萬戶千家看,無人不送窮。
豫西地區(qū)正月初五送窮,由家長主持,把自初一堆積的垃圾送往村外,口中要念叨:“窮、窮、窮,你走吧,俺家沒錢難打發(fā)!”并從麥田中抓幾把土,撒到院內(nèi),稱“迎富貴”。有的地方還開始清理廁所。
臺灣漢族過“清水祖師誕”,該祖師為宋代人。
初七,為人日或人勝節(jié)。
初八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民間信仰認為每人有一個星宿值年,一年的命運,都操在該星之手。初八群星聚會,因此要拜星君。晚上點燈、上供,然后散花燈。湖南、湖北地區(qū)視初八為“谷日”。北京的居民都習慣到白云觀參拜星君。逛廟會時,觀花會,購玩具,買節(jié)日食品,市場上的糖葫蘆是兒童必購的食品。有些地方還在初八踏青。在內(nèi)蒙古、山西等地則稱初八為敬八仙節(jié)。
初九為玉皇誕辰日。玉帝又名天公、天公祖、昊天上帝、玉皇、元始天尊,為道教的最高神。所以初九要祭天公,此日講究和氣,不能冒犯天神。
初十,河南為“石頭過生日”,必祭拜石頭,為孩子認“石父”。廣西岑溪地區(qū)則過花燈節(jié)。此外,正月十一,河南寶豐過馬街會;十二日,山東惠民過胡集書會;十三日,安徽繁昌過六龍會;十四日,浙江紹興流行白虎祭;正月二十五為填倉節(jié),流行祭祀倉神。
(四)打鬼
傳說春節(jié)期間諸神要回天上述職,此時各種鬼怪就會紛紛出動,行妖作惡,殘害百姓。因此,春節(jié)時就有一系列驅(qū)鬼、避邪活動,還有不少禁忌。
驅(qū)鬼之神是鐘馗。鐘馗為古代神話傳說人物。傳說唐明皇在夢中見一大鬼捉小鬼,大鬼就是鐘馗。他生前應武舉未中,死后托夢,決心滅天下妖怪。唐明皇醒后,命畫家吳道子畫鐘馗像,于是傳播開來。所以在除夕或春節(jié)家家掛鐘馗像,以鎮(zhèn)諸鬼。民間還有鐘馗嫁妹傳說,有的地方打鬼驅(qū)邪要進行到月底。春節(jié)還有不少避邪性裝飾畫,如門神就有多種,其中以文武門神為主。
至今在春節(jié)期間還有貼老虎畫、鳳凰畫,或者剪若干紙雞貼在門、窗、墻上。上述剪紙,一般都是各種公雞報曉形象。民間認為雞有報曉、避邪作用,也可招財,正如民諺說:“戶戶貼雞,人人添官。”春節(jié)也要掛桃符。后來在掛桃符的基礎上,發(fā)展為貼對聯(lián)。民間也喜歡貼牧牛圖,象征天下太平。山西興貼觀母娘娘,則為了防止地震。
春節(jié)有許多禁忌,例如婦女不出門拜年,曰“忌門”;初一婦女不可回娘家;小孩子不準哭鬧;老少不可說不吉利的話;左鄰右舍不能吵架;不許打破工具、家具;不能請醫(yī)生;從初一到初四不能動針線、剪刀;不能掃地;元旦不能吃稀粥,等等。
(五) 娛樂
春節(jié)期間既是祭神日,又是一個娛樂活動最多的日子。古代流行的玩具和游戲很多,如百戲、六博、投壺、猴戲、魚戲、高蹺、弄丸、踢球、木偶戲、打陀螺、騎竹馬、老鷹抓小雞、藏鉤戲、雜技、玩紙牌,近代還有投骰子、推牌九、麻將牌、四色牌、擲小謠兒、升官圖、臥游山湖、葫蘆問等。春節(jié)在少數(shù)民族中也極為流行,如滿族、朝鮮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回族、東鄉(xiāng)族、土族、裕固族、錫伯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苗族、布依族、壯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瑤族、毛南族、京族、黎族、畬族都過春節(jié),但漢族春節(jié)已與各民族習俗結合,每個民族又有自己的春節(jié)特點。
春節(jié)養(yǎng)生知識
1、樂不可過
過年了,男女老少都高興,最高興的是老人與孩子。這是因為老年人最盼全家人團聚。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趕回家來過節(jié),老年人樂得合不攏嘴。
他們白天為兒女忙著做好吃的,晚上還要與久別的親人促膝長談,甚至直到深夜。這本來是最讓老年人開心的事兒,然而,“過喜傷心”,情緒長時間的激動,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使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誘發(fā)了中風或心臟病發(fā)作。
2、貴在堅持
這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即老年人在節(jié)日期間一定要堅持平時的生活節(jié)奏,堅持平時的體育鍛煉,堅持平時的治療。打亂原有的生活節(jié)奏、停止鍛煉和擅自停用正在應用的藥物,是老年人節(jié)日出事兒的重要原因。
由于節(jié)日人們把精力都用到歡度節(jié)日和吃喝玩樂上,所以,很多人都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guī)律:早睡早起變晚睡晚起;一日三餐變一日兩餐;葷素搭配變以葷食為主;晨練停止了;平時治病吃的藥停止了……
這樣做對身強力壯的人可能影響小一些,身體還可能承受得住,而對于耐受性差、抗病力低的老年人來說,卻是相當危險的。不僅身體各重要器官承受不了,引起體內(nèi)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fā)多種疾病,特別是正在應用藥物治療的慢性病人,出于“過年吃藥不吉利”等糊涂思想而擅自停用藥物,往往會造成嚴重后果。
這里應該特別指出,降壓藥、降糖藥、抗癲癇藥等許多必須連續(xù)應用的藥品,一旦停用,會導致中風、糖尿病酮性酸中毒、癲癇發(fā)作乃至死亡等可怕后果。所以正在用藥治療的老年病人,在節(jié)日期間千萬不可擅自停藥,一定要堅持治療。
3、吃得合理
在節(jié)日出問題的老年病人中,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與飲食不當有關,其中較為多見的是連續(xù)吃高脂肪、高熱量、低維生素、低纖維素飲食引起的心臟病發(fā)作、中風、膽囊炎和胰腺炎等;飲食不潔引起的胃炎、腸炎等。
老年人必須把住這—關。由于我國有春節(jié)大吃大喝的傳統(tǒng)習慣,幾乎每家的節(jié)日餐桌上都堆滿了肉、蛋、雞、鴨、魚等食品,再加上敬老的美德,晚輩們不停地給老人撥菜,老年人稍不注意,就會吃得過多。因此,老年朋友—定要特別注意,油膩的葷菜切不可多吃,每餐都應吃些蔬菜。晚餐堅持吃素食,以七八分飽為宜。
4、玩得適度
節(jié)日期間,親人團聚,家家都要痛痛快快地玩一玩,甚至那些平日很少玩的老年人也圍坐到麻將桌前,和子女們比比高低。適度地玩玩牌,會帶來歡快的笑聲,但切不可過。尤其是對于心血管不甚健康的老年人來說,更不可縱情地玩。玩的時間不可超過兩個小時,更不可挑燈夜戰(zhàn),玩?zhèn)€通宵。
老年人也不要參加賭博性質(zhì)的玩牌,那種玩法可使精神高度緊張,對心血管十分不利。同時,節(jié)日期間電視節(jié)目好,老年人也不要連續(xù)看得時間過久,每天不應超過4小時??磿r應選擇輕松的喜劇片、音樂片和戲曲片,少看情節(jié)緊張、場面驚險的武打片和偵破片。
5、切莫貪杯
春節(jié)期間由于喝得過多而出事的人相當多。其中有酗酒導致中風、胰腺炎發(fā)作及肝病加重的,也有引起酒精性胃炎等急癥的。因此,節(jié)日期間切莫貪杯,烈性酒最好不喝,啤酒、果酒和低度白酒也不可多飲。而且每天不能超過一次。親人朋友不要頻頻敬酒,切不可斗酒,酗酒。
春節(jié)貼春聯(lián)的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