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千金不換的寶貝,卻輕易毀在它的手里 早教游戲
親子游戲 由土鳳凰供稿
游樂場,臨近下午六點,人漸漸少起來,最后只剩小維和另一個小男孩在玩。小男孩的媽媽看起來很有親和力,對寶寶說話的語氣也非常尊重和親切,我比較喜歡這樣的父母,就跟她很自然地聊起來。
兩個孩子在一旁為一個玩具不相讓的時候,我們相視一笑,說“物權敏感期”的孩子就這樣,順其自然就好了。跟這樣有文化有水平的媽媽聊天真是輕松愉快。
過了一會兒,這個媽媽說:我們該走了,他媽媽還有事呢。
“他媽媽?誰??”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這時候,旁邊那個盤著腳坐在沙發(fā)上、一直以入定的狀態(tài)玩手機而被我忽略存在的女子,仿佛武俠小說里修煉半年出關的高手似的,懶洋洋地張口說道:“寶寶走了。你不走媽媽走了啊。”
我伙呆!原來這才是那個小男孩的媽媽!
那么一直跟我聊天的,是阿姨么?我沒有來得及問,只微笑著跟這奇特的一家人拜拜。
我是個擅長以同理心去體諒別人的人,在這個事情上,我為那位媽媽設想了多種理由:
全職帶娃太累,想見縫插針玩一會兒放松放松;
工作太忙,很多工作需要加班處理;
孩子自己玩有利于培養(yǎng)專注力,我不用去打擾他;
有了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間,不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孩子
……
好吧,其實,我也蠻能理解她的。
如果她在其他時間里,已經(jīng)給了孩子全身心的陪伴,這一刻的缺位未嘗不可。
可我還是有點擔心:從她懶洋洋的狀態(tài),和跟孩子說話時毫無尊重的語氣來看,她還沒有那個不明身份的女子對孩子的感情深,而她對孩子的興趣說不定還不如手機。
早在2013年11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兒科教授、一級專家錢幼瓊就通過成都商報遞交給家長一封公開信:向廣大家長進行呼吁,別再做低頭族,多些交流陪伴,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語言環(huán)境。因為她通過坐診留意到,越來越多孩子不會說話,而其原因不是聽力或智力異常,而是家長沉迷手機,疏于與孩子交流。
“我估計這種情況還要繼續(xù)增加。”錢教授說,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電子設備技術的迅速進步,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度更高了,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也更多了。這樣發(fā)展下去,疏于對幼兒有效陪伴的家長會更多,門診中出現(xiàn)這類患者的比例也會更高。
>>>>該給這種病起個什么名字呢?“手機奪愛癥”?
近些年,因為父母玩手機導致孩子被車碾壓致死、溺亡、墜亡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多:
2014年9月24日,深圳寶安區(qū)石巖街道,一歲兩個月大的女娃獨自在洗手間玩水,意外一頭栽進水桶中。在房間玩手機的母親黃某抱著溺水女兒沖去醫(yī)院,但女兒仍因搶救無效身亡……
2015年4月9日,一名6歲女童與父母到批發(fā)城購物時,不慎從2樓的手扶電梯失足墜下,頭部受重創(chuàng)致死。從監(jiān)控視頻中看到,母親當時走到電梯處,手里撥弄著手機……
2016年4月25日,安徽六安市城區(qū)一小區(qū)里,2歲的涵涵在小區(qū)道路上玩耍時不幸被一輛黑色轎車碾壓,經(jīng)搶救無效后死亡。據(jù)了解,媽媽一邊帶著孩子,一邊玩著手機,孩子無意中走到了司機的視覺盲區(qū)才發(fā)生悲劇……
看著這些瞬間失去孩子的父母哭天搶地的樣子,我不知道,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多么大的悔恨。
如果有人拿一千億財富來換你的孩子,你的答案是不!但是現(xiàn)在,這個無價的寶貝卻輕易毀在了手機手里。
手機就像一個黑洞,奪去了本屬于你跟孩子的最寶貴的親子時光,甚至是孩子的生命。
我知道,手機是這個時代最方便的工具之一,完全拋開它并不現(xiàn)實。但是如果你為人父母,卻一定要警惕,不要讓手機占據(jù)了你生活的主導位置。
如果你整天玩著打打殺殺的網(wǎng)游,卻不肯陪孩子玩一玩他的新玩具;
如果你一集不落地追著泡沫劇,卻忽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無數(shù)精彩;
如果你刷著朋友圈那些沒有營養(yǎng)的雞湯文和奇形怪狀的自拍照,點贊評論樂此不疲,卻不愿意給孩子講一個晚安故事……
不知不覺地,你認為煩人的孩子長大了,他玩著網(wǎng)游、看著泡沫劇、刷著朋友圈,跟你當初抱著手機的姿態(tài)一模一樣。
>>>>該給這種情況下個什么定義呢?“手機遺傳癥”?
等到有一天,你終于厭倦了手機,想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你說說話,他覺得你好煩。
你說老看手機不好,讓他休息休息,他嫌你嘮叨,干脆家也不回了。
你老了,感到孤獨,想讓他回家看看你,但是這變成了一種奢望。
他跟你,甚至還不如跟手機的感情深。
我覺得我的看法一點也不悲觀,因為這基本上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爸爸媽媽們,我們來做個約定吧!
回到家以后,如果不是有緊急的事務要忙,請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好嗎?
給歡快撲入懷中的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陪他玩玩新買的玩具,贊美他的城堡搭得很漂亮;
跟他一起認真地吃晚飯,順便問問孩子今天在家是否開心,或者幼兒園有沒有新鮮事;
飯后陪孩子散散步,讓孩子拉著你們倆的手蕩蕩秋千;
晚上給孩子講個動聽的晚安故事,聽他奶聲奶氣地跟你互動;
親親孩子的額頭,讓他睡前看到的最后一幕,是你的笑臉。
我相信:不止孩子會覺得很幸福,你也一樣。
這種幸福感,是手機無法帶給你的。
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是智能機器無論發(fā)展到什么地步,都無法替代的。千萬別讓手機,毀掉你千金不換的寶貝!
兩個孩子在一旁為一個玩具不相讓的時候,我們相視一笑,說“物權敏感期”的孩子就這樣,順其自然就好了。跟這樣有文化有水平的媽媽聊天真是輕松愉快。
過了一會兒,這個媽媽說:我們該走了,他媽媽還有事呢。
“他媽媽?誰??”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這時候,旁邊那個盤著腳坐在沙發(fā)上、一直以入定的狀態(tài)玩手機而被我忽略存在的女子,仿佛武俠小說里修煉半年出關的高手似的,懶洋洋地張口說道:“寶寶走了。你不走媽媽走了啊。”
我伙呆!原來這才是那個小男孩的媽媽!
那么一直跟我聊天的,是阿姨么?我沒有來得及問,只微笑著跟這奇特的一家人拜拜。
我是個擅長以同理心去體諒別人的人,在這個事情上,我為那位媽媽設想了多種理由:
全職帶娃太累,想見縫插針玩一會兒放松放松;
工作太忙,很多工作需要加班處理;
孩子自己玩有利于培養(yǎng)專注力,我不用去打擾他;
有了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間,不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孩子
……
好吧,其實,我也蠻能理解她的。
如果她在其他時間里,已經(jīng)給了孩子全身心的陪伴,這一刻的缺位未嘗不可。
可我還是有點擔心:從她懶洋洋的狀態(tài),和跟孩子說話時毫無尊重的語氣來看,她還沒有那個不明身份的女子對孩子的感情深,而她對孩子的興趣說不定還不如手機。
早在2013年11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兒科教授、一級專家錢幼瓊就通過成都商報遞交給家長一封公開信:向廣大家長進行呼吁,別再做低頭族,多些交流陪伴,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語言環(huán)境。因為她通過坐診留意到,越來越多孩子不會說話,而其原因不是聽力或智力異常,而是家長沉迷手機,疏于與孩子交流。
“我估計這種情況還要繼續(xù)增加。”錢教授說,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電子設備技術的迅速進步,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度更高了,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也更多了。這樣發(fā)展下去,疏于對幼兒有效陪伴的家長會更多,門診中出現(xiàn)這類患者的比例也會更高。
>>>>該給這種病起個什么名字呢?“手機奪愛癥”?
近些年,因為父母玩手機導致孩子被車碾壓致死、溺亡、墜亡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多:
2014年9月24日,深圳寶安區(qū)石巖街道,一歲兩個月大的女娃獨自在洗手間玩水,意外一頭栽進水桶中。在房間玩手機的母親黃某抱著溺水女兒沖去醫(yī)院,但女兒仍因搶救無效身亡……
2015年4月9日,一名6歲女童與父母到批發(fā)城購物時,不慎從2樓的手扶電梯失足墜下,頭部受重創(chuàng)致死。從監(jiān)控視頻中看到,母親當時走到電梯處,手里撥弄著手機……
2016年4月25日,安徽六安市城區(qū)一小區(qū)里,2歲的涵涵在小區(qū)道路上玩耍時不幸被一輛黑色轎車碾壓,經(jīng)搶救無效后死亡。據(jù)了解,媽媽一邊帶著孩子,一邊玩著手機,孩子無意中走到了司機的視覺盲區(qū)才發(fā)生悲劇……
看著這些瞬間失去孩子的父母哭天搶地的樣子,我不知道,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多么大的悔恨。
如果有人拿一千億財富來換你的孩子,你的答案是不!但是現(xiàn)在,這個無價的寶貝卻輕易毀在了手機手里。
手機就像一個黑洞,奪去了本屬于你跟孩子的最寶貴的親子時光,甚至是孩子的生命。
我知道,手機是這個時代最方便的工具之一,完全拋開它并不現(xiàn)實。但是如果你為人父母,卻一定要警惕,不要讓手機占據(jù)了你生活的主導位置。
如果你整天玩著打打殺殺的網(wǎng)游,卻不肯陪孩子玩一玩他的新玩具;
如果你一集不落地追著泡沫劇,卻忽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無數(shù)精彩;
如果你刷著朋友圈那些沒有營養(yǎng)的雞湯文和奇形怪狀的自拍照,點贊評論樂此不疲,卻不愿意給孩子講一個晚安故事……
不知不覺地,你認為煩人的孩子長大了,他玩著網(wǎng)游、看著泡沫劇、刷著朋友圈,跟你當初抱著手機的姿態(tài)一模一樣。
>>>>該給這種情況下個什么定義呢?“手機遺傳癥”?
等到有一天,你終于厭倦了手機,想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你說說話,他覺得你好煩。
你說老看手機不好,讓他休息休息,他嫌你嘮叨,干脆家也不回了。
你老了,感到孤獨,想讓他回家看看你,但是這變成了一種奢望。
他跟你,甚至還不如跟手機的感情深。
我覺得我的看法一點也不悲觀,因為這基本上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爸爸媽媽們,我們來做個約定吧!
回到家以后,如果不是有緊急的事務要忙,請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好嗎?
給歡快撲入懷中的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陪他玩玩新買的玩具,贊美他的城堡搭得很漂亮;
跟他一起認真地吃晚飯,順便問問孩子今天在家是否開心,或者幼兒園有沒有新鮮事;
飯后陪孩子散散步,讓孩子拉著你們倆的手蕩蕩秋千;
晚上給孩子講個動聽的晚安故事,聽他奶聲奶氣地跟你互動;
親親孩子的額頭,讓他睡前看到的最后一幕,是你的笑臉。
我相信:不止孩子會覺得很幸福,你也一樣。
這種幸福感,是手機無法帶給你的。
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是智能機器無論發(fā)展到什么地步,都無法替代的。千萬別讓手機,毀掉你千金不換的寶貝!
上一篇:爸爸親子時間 20個超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下一篇:陪孩子玩比上班還辛苦?那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