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二流子 【格林童話故事全集】
格林童話 由小雪供稿《一群二流子》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則寓言故事,由格林兄弟搜集編撰。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是講什么內(nèi)容的呢?下面就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群二流子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群二流子的故事原文
有一次,公雞對母雞說:“現(xiàn)在正是核桃成熟的時候,我們要趁著松鼠還沒有把核桃全部吃完,趕緊進(jìn)山去吃個夠。”“對呀,”母雞答道,“走吧,我們可以好好地享受享受。”它們于是就上了山,而且因為天氣晴朗,一直在山上呆到天黑。不知道它們究竟是因為吃多了撐著呢,還是因為它們突然變得心高氣傲起來,它們竟然不愿意步行回家。公雞用核桃殼做了一輛小車。車子做好后,小母雞坐了上去對公雞說:“你只管在前面拉車吧。”“讓我拉車?”公雞嚷了起來,“我寧愿步行回家也不愿意拉車。不行,我決不答應(yīng)!要我坐在車上當(dāng)個車夫還可以,可要我拉車,這根本不可能。”
就在它們這樣爭論的時候,一只鴨子嘎嘎嘎地叫著對它們說:“你們這兩個小偷,是誰同意你們上我的核桃山的?等著,我要讓你們吃點苦頭!”它說著便張開闊嘴,向公雞撲過去。但是公雞并非等閑之輩,毫不示弱地向鴨子反擊,對著鴨子猛踢猛蹬,弄得鴨子只好低頭求饒,并且愿意接受懲罰,給它們拉車。小公雞坐在車夫的位子上,高高地叫了一聲:“鴨子,盡量給我跑快點!”小車便飛快地向前駛?cè)?。他們走了一程后,遇到了兩個趕路的,一個是大頭針,一個是縫衣針。“停一停,停一停!”它倆喊道。然后又說,天快要黑了,它們寸步難行,而且路上又臟得要命,所以問能不能搭一會兒車。它倆還說,它們在城門口裁縫們常去的酒店里喝啤酒,結(jié)果呆得太晚了。由于它倆都骨瘦如柴,占不了多少位子,公雞便讓它們上了車,條件是要它們保證不踩到它和母雞的腳。天黑了很久以后,它們來到了一家旅店前。它們不愿意在黑夜里繼續(xù)趕路,再加上鴨子的腳力又不行,跑起來已經(jīng)是左搖右擺,它們便進(jìn)了店里。店主人起初提出了許多異議,說什么店已經(jīng)住滿了,而且他覺得它們不是什么高貴的客人。可它們說了很多好話,說要把小母雞在路上生的雞蛋給他,還把每天能生一只蛋的鴨子留給他,他終于答應(yīng)讓它們在店里過夜。第二天清早,天剛蒙蒙亮,大家都還在睡夢中,公雞卻叫醒了母雞,取出那只雞蛋,把它啄破,和母雞一起把蛋吃進(jìn)了肚子,再把蛋殼扔進(jìn)火爐。然后,它們來到還在沉睡的縫衣針旁,抓住它的腦袋,把它插進(jìn)店老板椅子的坐墊中,又把大頭針插在店老板的毛巾里。做完這些后,公雞和母雞便飛快地逃走了。鴨子因為喜歡睡在露天,所以晚上一直呆在院子里,沒有進(jìn)屋。它聽到公雞和母雞逃跑了,心里萬分高興。它找到一條小溪,順著它游了下去——這種旅行的方法當(dāng)然要比拉車快多了。幾個小時之后,店老板才起來。他洗了洗臉,準(zhǔn)備用毛巾擦一擦,結(jié)果大頭針從他的臉上劃過,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一道直至耳根的長長的血印。他走進(jìn)廚房,想點燃煙斗,可當(dāng)他走到火爐旁時,雞蛋殼從火爐里蹦了出來,碰到了他的眼睛。“今天早晨好像什么都跟我過不去。”他說,同時氣呼呼地在他爺爺留給他的椅子上坐了下來??伤⒖逃痔似饋?,而且叫著:“哎喲!哎喲!”那縫衣針雖然沒有扎著他的臉,卻比大頭針扎得更厲害。他現(xiàn)在真的氣壞了,不由得懷疑起昨天很晚才住進(jìn)店來的那幫客人。他去找它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它們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他于是發(fā)誓說,他的店里今后決不再接待任何二流子,因為這幫家伙吃得多,不付一分錢,而且還忘恩負(fù)義地對你做惡作劇。
一群二流子的讀后感
格林童話《一群二流子》講的是一對公雞和母雞偷吃核桃后,反而讓看核桃園的鴨子們拉車,在旅館休息后對老板進(jìn)行報復(fù)。整個故事非常的幽默詼諧,充滿樂趣。但是,故事中兩個主人翁的做法是不能效仿的。我們做人應(yīng)該言而有信,真誠待人,不能像故事中公雞和母雞那樣。
格林童話的藝術(shù)特色
森林意象
在《格林童話》中,主人公多受到迫害或驅(qū)趕被迫進(jìn)入森林,獲得棲居之所和安全的依靠,這樣的意象體現(xiàn)在《格林童話》半數(shù)以上的篇章中,例如《灰姑娘》 《雜毛丫頭》等。
守護(hù)型的森林形象在《圣母瑪利亞的孩子》的故事中如是體現(xiàn)小姑娘由于貧困被圣母瑪利亞收養(yǎng),打開了禁忌之門被圣母驅(qū)趕。女孩在森林里度過了無數(shù)個夜晚她鉆進(jìn)枯葉堆尋求保暖,采摘野萄子和果子充饑。與其相似的還有《雜毛丫頭》: “……她終于走進(jìn)了一片大森林,因為很疲倦,便奪進(jìn)一根空樹干里,睡著了。”這個樹林成為了她的另一個家,帶給她的不只是物質(zhì)上的充盈,更是精神絕佳的依靠。森林的神秘感源于人類對森林“未知”的探索,這種神秘印象通過童話傳承了下來?!陡窳滞捜穼τ谏衩匾庀蟮谋憩F(xiàn)有《苗芭姑娘》 《森林中的三個小人兒》《勇敢的小裁縫》等。
在《勇敢的小裁縫》故事中,小裁縫在森林打敗了危害不法的巨人,獨角獸,野豬,贏得了榮譽與半個江山。相同的奇遇在《六好漢走遍天下》和《斯默里山》等故事的森林中,神奇的人和事物層出不窮。人們無法解釋森林的迷霧中閃爍的浮光掠影,也無法解讀人類走進(jìn)森林緣何下落不明,出此當(dāng)森林意象世界在人的審美觀照中涌現(xiàn)出來時,也必然帶有了人的情感一一對森林的神秘探索?!陡窳滞挕方?jīng)過威廉·格林的多次潤色,“賦予一般的東西以高尚的含義,給普通以神秘的外表,給已知以位置的價值,給有限以無限的表象”。主人公與魔幻世界得到了融合,次元性趨于統(tǒng)一,平行世界變戊了交叉世界。
人物形象
《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的特征鮮明,價值取向明顯,表現(xiàn)出對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頌善良勇敢,諷刺虛偽愚塞,鞭撻貪婪自私,符合人類社會一致的道德價值觀,這種善惡觀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顯現(xiàn)出來,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理解能力。格林童話中所宣揚的倫理道德觀,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是非觀、善惡觀、真?zhèn)斡^、道德觀甚至人生現(xiàn)?!陡窳滞挕芳耐辛巳耸篱g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潛藏的惡。它指引兒童進(jìn)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故事的完美結(jié)局為兒童構(gòu)建了充滿希望和理想的烏托邦。有學(xué)者認(rèn)為“在童話中,假、惡、丑雖然常常與其、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發(fā)生沖突,但最終的結(jié)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從整體上來看,童話展示的正是一個從沖突走向和諧的過程,從中看到了其對現(xiàn)實社會和諧倫理觀的追求”,《格林童話》中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人的倫理形象三個類型代表了兒童理性成熟的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