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国产又爽又黄的视频免费看,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兒童故事

            中華上下五千年里有趣的故事精選 白居易進長安,東宮里的棋手,顏真卿剛強不屈

            上下五千年土鳳凰供稿

            顏真卿剛強不屈

            經(jīng)過安史之亂,唐王朝從強盛轉(zhuǎn)向衰落。各地節(jié)度使乘機割據(jù)地盤,擴大兵力,造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兒子李適(音kuò)即位,就是唐德宗。唐德宗想改變藩鎮(zhèn)專權(quán)的局面,結(jié)果引起了藩鎮(zhèn)叛亂。唐德宗派兵討伐的結(jié)果,叛亂不但沒有平定,反而蔓延開來了。

            公元782年,有五個藩鎮(zhèn)叛亂,其中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兵勢最強。他自稱天下都元帥,向唐境進攻。

            五鎮(zhèn)叛亂,使朝廷大為震驚。唐德宗找宰相盧杞商量,盧杞說:“不要緊。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勸導他們,用不到動一刀一槍,就能把叛亂平息下來。”

            唐德宗問盧杞說:“你看派誰去合適?”

            盧杞推薦年老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唐德宗馬上同意。

            顏真卿是當時一個很有威望的老臣。安史之亂前,他擔任平原太守。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后,河北各郡大都被叛軍占領,只有平原城因為顏真卿堅決抵抗,沒有陷落。后來,他的堂兄顏杲卿在藁城起兵,河北十七郡響應,大家公推顏真卿做盟主。在抗擊安史叛軍中,立了大功。唐代宗的時候,他被封為魯郡公。所以,人們又稱他顏魯公。

            顏真卿又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寫的字雄渾剛健,挺拔有力,表現(xiàn)了他的剛強性格。后來,人們把他的字體稱為“顏體”。

            顏真卿為人正直,常常被奸人誣陷排擠,只是因為他的威望高,一些奸人不得不表面上尊重他。宰相盧杞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忌恨顏真卿,平時沒法下手,這一回,趁藩鎮(zhèn)叛亂的機會,派顏真卿去做勸導工作,是成心陷害他。

            這時候,顏真卿已經(jīng)是七十開外的老人了。許多文武官員聽說朝廷派他到叛鎮(zhèn)那里去,都為他的安全擔心。但是,顏真卿卻不在乎,帶了幾個隨從就到淮西去了。

            李希烈聽到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的時候,叫他的部將和養(yǎng)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nèi)外。顏真卿剛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養(yǎng)子就沖了上來,個個手里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擺出要殺他的架勢。顏真卿毫不畏懼,面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來護住顏真卿,命令他的養(yǎng)子退出。接著,把顏真卿送到驛館里,企圖慢慢軟化他。

            過了幾天,四個叛鎮(zhèn)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lián)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

            叛鎮(zhèn)派來的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xiàn)在元帥將要即位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里,不是有了現(xiàn)成的宰相嗎?”

            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四個使者罵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

            四名使者被顏真卿凜然的神色嚇住了,縮著脖子說不出話來。

            李希烈拿他沒辦法,只好把顏真卿關(guān)起來,派兵士監(jiān)視著。兵士們在院子里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里。第二天,李希烈來看他,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的死活已經(jīng)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兵士們在關(guān)禁顏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燒!”

            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柴火跳去,叛將們連忙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回報。

            李希烈想盡辦法,沒有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顏真卿自殺了。

            東宮里的棋手

            唐德宗寵信宦官。那些貪得無厭的宦官,想盡辦法來欺壓和剝削百姓,不擇手段地掠奪財物。他們設立了“宮市”,讓一批太監(jiān)專門到宮外采購宮里需要的東西。這些太監(jiān)見到老百姓在市上出賣貨物,只要他們需要,就強行購買,只付十分之一的價錢。后來,索性派了幾百個太監(jiān)在街上了望,看中了什么,搶了就走,叫做“白望”。

            還有一些宦官在長安開設“五坊”。五坊是專門替皇帝養(yǎng)雕、養(yǎng)鶻(音gǔ)、養(yǎng)鷂、養(yǎng)鷹、養(yǎng)狗的地方。有一批太監(jiān)在五坊里當差,叫做五坊小兒。這批人吃飽了飯不干正經(jīng)事,到處向百姓敲榨勒索。他們要敲哪家的竹杠,就把鳥網(wǎng)張在人家的門口或者井架上。誰要是在家門口進出,或者到井里去打水的時候,碰到了鳥網(wǎng),就說誰嚇走了供奉皇帝的鳥雀,圍住他痛打,直到這家人出錢賠禮,他們才揚長而去。

            五坊小兒常常在酒店里要酒要菜,大吃大喝,吃得醉醺醺的,七歪八倒地揚長走了。酒店主人向他們要酒錢,不是挨罵,就是挨打。有一次,五坊小兒喝了酒不付錢,他們把捉來的一袋蛇交給店主說:“大爺沒帶錢,把它放在你這里做個抵押吧,過幾天我拿錢來取。不過這些蛇都是宮里捉鳥雀用的,你得小心飼養(yǎng),要是餓死了一條,小心你的腦袋。”

            店主人嚇得要命,苦苦哀求五坊小兒把蛇帶走,至于酒錢,當然不敢再要了。

            宮市和五坊小兒的胡作非為,引起了長安百姓的痛恨,但是在宦官掌權(quán)的日子里,有冤往哪兒去訴呢?

            那時候,在太子李誦的東宮里,有兩個陪伴太子讀書的官員。一個叫王叔文,是個好棋手;另一個叫王伾,寫得一手好字。李誦除了讀書之外,喜歡下棋寫字,王叔文、王伾就經(jīng)常在東宮陪太子讀書下棋。

            王叔文出身下級官員,多少懂得一些百姓疾苦。他利用跟太子一起下棋的機會,向太子反映外面的情形。太子聽到宦官借宮市為名在外面為非作歹,很不滿意。有一次,幾個侍讀的官員一起在東宮議論起這件事,太子氣憤地說:“我見到父皇,一定要提出這件事。”

            大家聽了,都贊揚太子賢明,只有王叔文在一邊一言不發(fā)。等別的官員走了,太子把王叔文單獨留下來談話,說:“你不是常談起宮市的壞處嗎?剛剛談到宮市,你為什么不說話?”

            王叔文說:“我看殿下眼下還是少管這些外事為好。如果壞人在皇上面前挑撥是非,說殿下想收買人心,皇上懷疑起來,殿下要辯白也難了。”

            太子恍然大悟說:“不是先生提醒,我還想不到這一點。”

            打那以后,太子更加信任王叔文。王叔文認為德宗老了,太子遲早要接替皇位,就暗地里替他物色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員,跟他們結(jié)交。他私下對太子說,這個人將來可以當宰相,那個人將來可以擔任將軍。

            不料過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風病,舌頭不聽使喚,講不出話來。老年的唐德宗為了這件事,急出病來,先咽了氣。公元805年,太子李誦帶病即了位,這就是唐順宗。

            唐順宗不能說話,只好靠原來在東宮伴他讀書的官員王叔文、王伾來幫他處理朝政。王叔文知道自己聲望不夠,不便公開掌握朝政大權(quán),另外請一個老資格的官員韋執(zhí)誼出面做宰相,自己當一名翰林學士,幫助順宗起草詔書。他和韋執(zhí)誼、王伾里外配合,又起用了劉禹錫、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的官員,總算把朝政大權(quán)抓了過來。

            王叔文掌權(quán)后,第一件要改革的就是整頓宦官欺壓百姓的壞風氣。他替唐順宗下了一道詔書,免了一些苛捐雜稅:把宮市、五坊小兒一類欺負百姓的事,統(tǒng)統(tǒng)取締了。

            這個措施一實行,長安百姓沒有一個不拍手稱快,一些作惡多端的宦官卻氣歪了臉。

            王叔文又把財政權(quán)拿了過來,進行了改革。歷史上把這件事叫做“永貞革新”(“永貞”是唐順宗的年號)。

            王叔文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當然觸犯了掌權(quán)的宦官?;鹿兕^子俱文珍認為王叔文的權(quán)力太大了,用順宗的名義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學士的職務。

            王叔文知道要想跟宦官斗爭,還得把他們手里的兵權(quán)奪過來。他就派老將范希朝去接管宦官掌握的神策軍。但是那些神策軍將領大都是宦官的親信。范希朝去接管人馬,一些將領不來理他,只好空手回來了。

            不到一個月,俱文珍勾結(jié)一批附和他們的老臣,宣布順宗因為病重不能執(zhí)政,由太子李純監(jiān)國。又隔了一個月,太子正式即位,這就是唐憲宗。

            順宗一下臺,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職,貶謫到外地去。第二年,又把王叔文處死。永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盤失敗,那些支持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員也受到了株連。

            白居易進長安

            唐憲宗即位以后,對政治進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絳那樣的正直的大臣當宰相。但是他仍舊寵信宦官。他想討伐藩鎮(zhèn),用一個宦官頭子做統(tǒng)帥。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對。反對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遺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音guī)人。他擅長作詩的名氣,很早就傳開了。白居易自小聰明,生下來剛六七個月,就能辨認“之”、“無”兩個字,五六歲就開始學寫詩。大概在他十五六歲那年,他父親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讓他到京城長安去見世面,結(jié)交名人。

            那時候,正是朱泚叛亂之后,長安遭到很大的破壞。特別是連年戰(zhàn)爭,到處鬧糧荒,長安米價飛漲,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

            當時,長安有一個文學家顧況,很有點才氣,但是脾氣高傲,遇到后生晚輩,常常倚老賣老。白居易聽到顧況的名氣,帶了自己的詩稿,到顧況家去請教。

            顧況聽說白居易也是個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見了顧況,送上名帖和詩卷。

            顧況瞅了瞅這個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兩個字,皺起眉頭打趣說:“近來長安米價很貴,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顧況莫名其妙地數(shù)落了幾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邊請求指教。顧況拿起詩卷隨手翻著翻著,他的手忽然停了下來,眼睛盯著詩卷,輕輕地吟誦起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顧況讀到這里,臉上顯露出興奮的神色,馬上站起來,緊緊拉住白居易的手,熱情地說:“啊!能夠?qū)懗鲞@樣的好詩,住在長安也不難了。剛才跟您開個玩笑,您別見怪。”

            打這次見面以后,顧況十分欣賞白居易的詩才,逢人就夸說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傳十,十傳百,白居易也就在長安出了名。不到幾年,他考取了進士。唐憲宗聽說他的名氣,馬上提拔他做翰林學士,后來又派他擔任左拾遺。

            白居易可不是那種爭名求利、向上級阿諛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斷地創(chuàng)作新的詩歌,揭露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

            一面在憲宗面前多次直諫,特別是反對讓宦官掌握兵權(quán)。

            這一回,白居易諫阻憲宗封宦官做統(tǒng)帥,惹得憲宗很氣惱。他跟宰相李絳說:“白居易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上來的,怎么對我這樣不敬,我實在忍耐不住啦!”

            李絳說:“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諫,不怕殺頭,正說明他對國家的忠心。如果辦他的罪,只怕以后沒人敢說真話了。

            唐憲宗勉強接受李絳的意見,暫時沒有把白居易撤職。但是,過了沒有多少天,終于把他左拾遺的職務撤掉,改派別的官職。

            白居易寫了許多詩,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現(xiàn)實的,像《秦中吟》和《新樂府》。在這些詩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勢欺壓百姓的罪惡,有的諷刺官僚們窮奢極侈的豪華生活,有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詩歌通俗好懂,受到當時廣大人民的歡迎,街頭巷尾,到處都傳誦著白居易的詩篇。據(jù)說,白居易寫完一首詩,總先念給不識字的老婆婆聽,如果有聽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夠使她聽懂。這當然只是一種傳說,但是說明他寫的詩歌是比較接近群眾的。

            正因為他的詩反映現(xiàn)實,觸犯了掌權(quán)的宦官和大官僚,也招來了一些人的咒罵和忌恨。有些人想誣陷白居易,只是一時找不到借口。

            過了幾年,白居易在太子的東宮里作大夫。有一次,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殺了。這次暗殺有復雜的政治背景,朝廷的官僚誰也不想開口。只有白居易站了出來,首先向憲宗上了奏章,要求通緝兇手。宦官和官僚抓住這個機會,說白居易不是諫官,不該對朝廷大事亂主張,狠狠地告了一狀。

            接著,又有一批一向討厭白居易的官員,亂哄哄造謠污蔑,向白居易潑污水。有人說白居易的母親是看花掉到井里淹死的,白居易居然還寫過《賞花》、《新井》的詩,那不是大不孝嗎?

            經(jīng)過這樣羅織罪名,誰也沒法給白居易辯護,白居易終于被降職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當司馬了。

            白居易無辜受到貶謫,到了江州之后,心情十分抑郁。有一天晚上,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聽到江上傳來一陣哀怨的琵琶聲,叫人一打聽,原來是一個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彈的。白居易見了那歌女,又聽她訴說她的可悲身世,十分同情;再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滿腔心事?;貋硪院螅瑢懴铝酥臄⑹麻L詩《琵琶行》,詩中說: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后來白居易又幾次回到京城,做過幾任朝廷大官。但是當時的朝政十分混亂,像白居易這樣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為。他把他全部精力傾注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去。他的一生一共寫了二千八百多首詩,成為我國文學寶庫里的一份十分珍貴的遺產(chǎn)。
              相關(guān)文章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