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龍無首【十二生肖成語】解釋|出處|近義詞|反義詞 【龍的成語】
十二生肖成語 由小雪供稿群龍無首【成語】
〖發(fā)音〗:qún lóng wú shǒu
詞語釋義〖解釋〗:一群沒有首領的龍。比喻沒有人領導,事情無法進行。
〖詞性〗:貶義詞
〖示例〗:可是群龍無首,成不了大氣候。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一章
〖造句〗:鬼子的頭領被亂槍打死,鬼子們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用法〗:用于貶義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指烏合之眾。
〖近義詞〗:各自為政、烏合之眾
〖反義詞〗:一呼百應
〖出處〗:《周易·乾》 “見群龍無首。”
《易》中的“群龍無首”本意:群龍無首,六爻皆動,并非是如某些人所說:指事物處在新生的初級階段,可見連綿不絕的龍身,預示著事物處于蓬勃向上發(fā)展的急速發(fā)展階段,并且此時龍首還未見,表示事物的最終發(fā)展方向還沒有顯現出來,此時怎么做都是合理的,如果龍首已現,則發(fā)展脈絡已清晰,再不按已形成的規(guī)則進行就不好了。而是另有其意。龍,陽物也,乃至剛至陽之物,代表了積極、正義、堅強不屈。“群龍”無首,一群“龍”在一起各盡所能,團結互助,忠心不二,積極發(fā)展,何須“首”的出現?故曰“吉”!
上一篇:騎龍弄鳳【十二生肖成語】解釋|出處|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