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 典故|釋義|押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wén guò zé xǐ
【典故】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睹献?middot;公孫丑上》
【解釋】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虛心接受意見
【結(jié)構(gòu)】緊縮式
【相近詞】嚴于律己、知錯必改
【相反詞】文過飾非、知錯不改
【押韻詞】刀槍劍戟、待答不理、紫髯如戟、比肩并起、鞭辟近里、青云萬里、詢根問底、蓋不由己、面壁而已、痛誣丑詆、......
【年代】古代
【燈謎】悅耳;聽笑話;芳香撲鼻笑顏開
【英文】feelhappywhentoldofone'serrors
【德文】sichüberjedenHinweisaufeigeneFehlerfreuen
【法文】accepteravecjoielescritiques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對他的弟子們談到勇于接受批評的問題時,舉出歷史上三個善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時魯國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為人誠實,剛直好勇,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時,他虛心接受并且十分高興
【示例】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middot;陸九淵《與傅全美書》
【其它使用】
◎ 共產(chǎn)主義道德修養(yǎng)的實質(zhì),就是要不斷地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不斷學習共產(chǎn)主義道德理論,學習他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并對照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分析和剖解,要"聞過則喜"、"知過必改",決不"文過飾非"或"諉過于人"。
◎ (聞過則喜)顧客來信?我們正要再深入訪問,這倒送上門了!(接信)
◎ 他們在認真總結(jié)、反思自己在黨性黨風方面存在問題的基礎(chǔ)上,以聞過則喜的態(tài)度,虛心聽取和接受群眾提出的在理論學習、企業(yè)解困、職工再就業(yè)、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工作作風等九個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改正措施并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