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中干 出處|釋義|同韻詞|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
【出處】今乘異產(chǎn)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左傳·僖公十五年》
【解釋】干: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nèi)里空虛。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空架子
【結構】聯(lián)合式
【近義詞】外剛內(nèi)柔、外方內(nèi)圓
【反義詞】外柔內(nèi)剛、外圓內(nèi)方
【同韻詞】如此這般、轉(zhuǎn)眼之間、返轡收帆、無法無天、生死攸關、眾心不安、事不過三、罪莫大焉、分淺緣慳、順風張帆、......
【年代】古代
【謎語】紙老虎
【邂逅語】一棵大樹枯了心;打腫臉充胖子
【英語】outwardlystrongandinwardlyweak
【德文】aberinnerlichschwach
【日語】見かけ倒(たお)し
【法語】fortenapparencemaisfaibleaufond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秦國進攻晉國。晉惠公看中一匹鄭國產(chǎn)的好馬,執(zhí)意要騎它迎戰(zhàn)。大臣慶鄭認為這匹馬只是外表看上去很強壯,而實際很脆弱,無法駕馭,不能打仗。晉惠公根本不聽勸告。結果那匹馬戰(zhàn)場受驚陷進爛泥坑,晉惠公成為俘虜
【成語舉例】一切反動派都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成語造句】
◎ 經(jīng)過幾十年箭拔弩張的冷戰(zhàn),兩個獨立成"極"的超級大國一個已是外強中干,另一個也是疲憊不堪。
◎ 到了帝制時期,羅馬已經(jīng)外強中干,征服性的戰(zhàn)爭愈來愈少。
◎ 但野心家都是外強中干、色厲內(nèi)荏的。
◎ 就連李登輝的"救命稻草"--美國也患了"外強中干"癥。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