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 典故|釋義|邂逅語|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拼音】ěr yú wǒ zhà
【出處】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左傳·宣公十五年》
【解釋】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彼此互相玩弄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近義詞】勾心斗角、爾詐我虞
【相反詞】推心置腹、坦誠相見
【同韻詞】此事體大、凄然淚下、沒上沒下、早朝晏罷、不絕如發(fā)、名滿天下、拖拖沓沓、天高聽下、惡濕居下、勢傾天下、......
【年代】古代
【燈謎】騙子交流經(jīng)驗
【邂逅語】騙子遇騙子
【英語】eachtryingtocheattheother
【日文】互いにだまし合う,互いにたぶらかす
【法語】l'unusedesupercherieetl'autremontredelasuspicion
【俄語】взаимныеобмáниподозрéния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強大的楚國包圍了弱小的宋國都城,宋國大帥華元誓死守城不降,楚軍存糧不多,車夫申叔向楚莊王獻計,要士兵蓋房種地,裝做長住的樣子。華元急了,偷偷潛入楚軍統(tǒng)帥子反的營帳,說城里缺糧人們易子而食。于是兩軍講和
【示例】國內(nèi),南方各會黨首領(lǐng)之間,也是互相猜忌,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售價煩惱。 任光春《戊戌喋血記》第十七章
【其它使用】
◎ 這正是寫作主體對當(dāng)時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明爭暗斗的劣習(xí)的否定和抨擊。
◎ 資本主義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奪市場、原料和投資場所,歸根到底是為了爭奪利潤,社會主義企業(yè)之間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后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歸根到底是為了發(fā)展生產(chǎn),滿足人民的需要;資本主義的競爭是你死我活的斗爭,社會主義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chǔ)上的相互促進;資本主義的競爭具有普遍性,社會主義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是在國家計劃指導(dǎo)下有限制的競爭;資本主義的競爭不惜采取各種卑鄙手段,爾虞我詐,相互欺騙,社會主義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則必須遵守社會主義經(jīng)濟原則,只允許企業(yè)通過改善經(jīng)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等正當(dāng)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 整個影片沒有一個"正面主人公",就連中心人物四姨太頌蓮和女婢雁兒也爾虞我詐,卷入在"急寵"的丑劇中,成了一雙備受欺凌而又舔食殘羹的饞貓。
◎ 人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那些爾虞我詐巧取豪奪奸狡欺騙弱肉強食橫行霸道以及殺人越貨之類的丑惡行徑將蕩然無存。
◎ 北京必須聽到"雙贏"的政策,而不是"爾虞我詐"。
◎ 我長久地生活在北方,最憤慨的是有相當(dāng)多的人為一個小小的官位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到位上了,又腐敗無能,敷衍下級,巴結(jié)上司,沒有起碼的謀政道德。
◎ 于是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假象:似乎競爭就意味著瞞天過海,爾虞我詐。
◎ 那時,大地一片光明,人間充滿了歡樂、和睦、友愛,沒有殺戮,沒有爾虞我詐,更沒有了罪惡。
◎ 世界上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強詞奪理,沒有人剝削人,沒有流血,更沒有戰(zhàn)爭。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xí)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