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 典故|釋義|押韻詞|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dú shàn qí shēn
【出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睹献?middot;盡心上》
【解釋】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yǎng)好自身?,F(xiàn)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個人修養(yǎng)
【結(jié)構(gòu)】動賓式
【近義詞】自得其樂、潔身自好、自私自利
【相反詞】助人為樂、舍己為人、見義勇為
【押韻詞】低唱淺斟、事事躬親、美言市尊、吊膽驚心、力敵勢均、丹堊一新、匠石運斤、矮子隊里選將軍、滌穢布新、說古談今、......
【年代】古代
【燈謎】閉門思過
【英文】maintainpersonalintegrityduringchaotictimes
【俄文】думатьтóлькоосамоусовершéнствовании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游說仁學(xué)。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游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于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志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志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
【成語舉例】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middot;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其它使用】
◎ 中國人講究"獨善其身","每日三省吾身",即通過自我的修煉來保持心靈的平衡,和西方文化相比,我國傳統(tǒng)文化是內(nèi)斂的,含蓄的。
◎ 人們往往安于支配、樂于支配,不需要太多的棱角,不需要有工作的創(chuàng)見,在個性上就提倡"修身養(yǎng)性"、"收斂身心","滅人欲","窮則獨善其身",把這些作為行為的準(zhǔn)則。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xí)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