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食存信 出處|解釋|用法|典故|押韻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qù shí cún xìn
【解釋】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典故】去食,自古緣有死,民無信不立?! 墩撜Z·顏淵》
【押韻詞】喪失殆盡、置而不問、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夤緣求進(jìn)、金相玉振、一之謂甚、千依百順、粲花之論、按圖索駿、存亡有分。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子貢問孔子有關(guān)為政之道??鬃诱f:“有足夠的食物與軍事力量,百姓講信義就可以。”子貢問:“迫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項怎么辦?”孔子答道:“去兵”,子貢再問還要去掉其中之一怎么辦?孔子道:“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成語舉例】《傳》稱“去食存信”,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 唐·吳兢《貞觀政要·誠信》
上一篇:蹇人上天 出處|解釋|用法|相近詞|同韻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