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蒲伏 出處|解釋|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kuà xià pú fú
【釋義】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漢朝韓信年少時有胯下之辱。
【用法】作賓語、定語;同“胯下之辱”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典故】將如韓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middot;秦觀《人材》
【近義詞】胯下之辱
【押韻詞】無利可圖、高門巨族、憫時病俗、匡時濟俗、昏聵胡涂、輟毫棲牘、抗塵走俗、元輕白俗、家給人足、焚典坑儒。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淮陰人韓信年輕時文質(zhì)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鉆過,韓信見寡不敵眾就只好忍一時之氣,從惡少胯下爬過。后來他成為一個大謀略家,幫助劉邦成就大業(yè)。
上一篇:蓬生麻中 出處|解釋|用法|近義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