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范文800字《同桌的你》惠州一中實驗學校歐玉盈 初一作文
初中作文 由土鳳凰供稿
編者按:要說我的同桌啊,那可是個百年不遇的“奇才”。何以見得?小作者以問句形式引出自己的同桌的精彩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同桌的你。
要說我的同桌啊,那可是個百年不遇的“奇才”。何以見得?這就給你說說——
自來水毛筆風波
田含玥在文具店里無意中找到一種自來水毛筆,一下子就來了興趣,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剛開始也的確是拿來寫寫字,可沒過幾天,這畫風就變了。
起因是田含玥嫌黑色太單調,于是想換種顏色試試。待她把她自己的筆所有的顏色都試過之后,便把目光幽幽地落在我的筆盒里……我頓時有了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只見她把“魔爪”伸向了我那幾只可憐的熒光筆。不過我并不擔心——她還能把熒光筆放水里泡不成?顯然這個問題也難住了她,但很快,她就用事實證明了她的“聰明才智”絕不是吹出來的。
只見她撕了一小張宣紙,用熒光筆把它前后涂滿、染透,然后放到毛筆的水管里,用空筆芯攪拌完畢,再把宣紙撈了出來。天哪!那水竟真得變了顏色——從紅色慢慢地變成了橙色!我看得目瞪口呆。田含玥更來勁兒了,把我的熒光筆挨個試了一遍!
“田含玥,你是小孩子啊?!”我萬分幽怨地說。
“是啊,我就是。”她面不改色。
唉,為我的熒光筆默哀三秒~~~
很快,這件“好玩”的事把“左鄰右舍”都吸引了過來,田含玥同學越玩越上癮,還特地找了個瓶子來裝……
好景不長。
上課了,她把瓶子放在地上,而且沒!有!蓋!蓋!子!
等她感覺到什么的時候,已經晚了……(呵呵呵呵,讓我幸災樂禍一會兒,誰叫你欺負我的熒光筆來著~~~)
秘制泡泡水
瞧,我那可愛的同桌現(xiàn)在正在配置她的最新發(fā)明——秘制泡泡水。
此時,她正把洗衣液倒進一種不知名的液體中(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玩意兒似乎還泡過雞蛋花什么的),然后快速攪拌起來,打出了一堆泡沫。
看上去好像也能吹出來似的,但問題是——該用什么東西吹呢?這又到她發(fā)揮“聰明才智”的時候了。
只見她把多色筆上面的那一圈“東西”拆了下來。(呃,怎么說呢?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去了底的超級迷你的小勺子)
然后,她用這把“小勺子”蘸了點兒她的“秘制泡泡水”,輕輕一吹——“啪”,泡泡水很是親熱地吻了下她的臉。連續(xù)幾次都是如此,我都有點忍俊不禁了。
原以為她就要放棄了,但很顯然,我的同桌是一個非常有恒心的人。她又搗鼓了一番,終于,幾個閃著光澤的泡泡們“開心地”落到我桌子上,還留下了幾道水痕和一縷縷好似洗衣液和雞蛋花的“芳香”……
“田!含!玥!”
作者:惠州一中實驗學校七年級 歐玉盈
要說我的同桌啊,那可是個百年不遇的“奇才”。何以見得?這就給你說說——
自來水毛筆風波
田含玥在文具店里無意中找到一種自來水毛筆,一下子就來了興趣,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剛開始也的確是拿來寫寫字,可沒過幾天,這畫風就變了。
起因是田含玥嫌黑色太單調,于是想換種顏色試試。待她把她自己的筆所有的顏色都試過之后,便把目光幽幽地落在我的筆盒里……我頓時有了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只見她把“魔爪”伸向了我那幾只可憐的熒光筆。不過我并不擔心——她還能把熒光筆放水里泡不成?顯然這個問題也難住了她,但很快,她就用事實證明了她的“聰明才智”絕不是吹出來的。
只見她撕了一小張宣紙,用熒光筆把它前后涂滿、染透,然后放到毛筆的水管里,用空筆芯攪拌完畢,再把宣紙撈了出來。天哪!那水竟真得變了顏色——從紅色慢慢地變成了橙色!我看得目瞪口呆。田含玥更來勁兒了,把我的熒光筆挨個試了一遍!
“田含玥,你是小孩子啊?!”我萬分幽怨地說。
“是啊,我就是。”她面不改色。
唉,為我的熒光筆默哀三秒~~~
很快,這件“好玩”的事把“左鄰右舍”都吸引了過來,田含玥同學越玩越上癮,還特地找了個瓶子來裝……
好景不長。
上課了,她把瓶子放在地上,而且沒!有!蓋!蓋!子!
等她感覺到什么的時候,已經晚了……(呵呵呵呵,讓我幸災樂禍一會兒,誰叫你欺負我的熒光筆來著~~~)
秘制泡泡水
瞧,我那可愛的同桌現(xiàn)在正在配置她的最新發(fā)明——秘制泡泡水。
此時,她正把洗衣液倒進一種不知名的液體中(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玩意兒似乎還泡過雞蛋花什么的),然后快速攪拌起來,打出了一堆泡沫。
看上去好像也能吹出來似的,但問題是——該用什么東西吹呢?這又到她發(fā)揮“聰明才智”的時候了。
只見她把多色筆上面的那一圈“東西”拆了下來。(呃,怎么說呢?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去了底的超級迷你的小勺子)
然后,她用這把“小勺子”蘸了點兒她的“秘制泡泡水”,輕輕一吹——“啪”,泡泡水很是親熱地吻了下她的臉。連續(xù)幾次都是如此,我都有點忍俊不禁了。
原以為她就要放棄了,但很顯然,我的同桌是一個非常有恒心的人。她又搗鼓了一番,終于,幾個閃著光澤的泡泡們“開心地”落到我桌子上,還留下了幾道水痕和一縷縷好似洗衣液和雞蛋花的“芳香”……
“田!含!玥!”
作者:惠州一中實驗學校七年級 歐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