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5篇 讀后感
讀后感 由優(yōu)爾供稿寫讀后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chǔ)、中心和出發(fā)點。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1
看到作者說心智時,有些疑惑,也很好奇,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詞?代表著什么?而看到“用自己的大腦去控制大腦”的那一刻,我豁然開朗,之前一直思考的關(guān)于意識與大腦的碰撞問題,在這里得到了解決。
我們的大腦,有自我保護意識,不喜歡痛苦,不喜歡枯燥,而成功路上,這些感受都是必然出現(xiàn)的。一旦我們的大腦分析出一件事可能會很難或者很枯燥甚至會痛苦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心生膽怯,會害怕,從而止步。有多少人覺得看書枯燥,鍛煉辛苦,學習痛苦,而去做那些讓他們能感受到快樂的事?比如追劇,打游戲,刷微博,買買買,身邊比比皆是。
如果我們不能開啟心智,控制大腦,我們永遠都無法做成功一件事。心智的`力量包括耐心、情緒控制、自律、專注度和執(zhí)行力、修養(yǎng)等。
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有耐心可以提升其他的心智力量,然而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方法是:當我要發(fā)作的時候,先閉上眼睛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在腦中不停地權(quán)衡利弊,直到自己徹底想通,再開始做事,這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關(guān)于專注度和執(zhí)行力,方法很簡單,就是制定計劃表,一件一件地做,并且忽略大腦的想法,避免被大腦傳遞的負面情緒所影響。一開始不著急,在便利貼上寫下必須要做的事情,貼在醒目的地方,但不必強迫自己去做完,每做完一件事就稱贊自己一次,比如你很棒!又做完一件事啦,好開心!從開始的每天做一兩件重要的事情直到能做完列出的事情,我相信這個時候就可以制作計劃表了,因為執(zhí)行力已經(jīng)慢慢提高了。而專注度就是學會抗干擾,在做事情期間,一定要把手機放得遠遠的,用電腦的時候,常常告誡自己不能去聽歌看貼子等等,一旦自己產(chǎn)生了這個念頭,就停下來,閉上眼睛,控制自己的思維,一遍又一遍地勸誡自己,直到自己能夠再次專注地去做事。如果身邊有人,就請告訴他們盡量不要打擾自己,不要不好意思,不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你可能永遠提高不了自己的專注度和執(zhí)行力。
關(guān)于修養(yǎng),和情商也有掛鉤,作者舉了一個例子,讓我記憶猶新。他有一個朋友,預(yù)測到他可能會遲到,于是預(yù)先查好見面地點附近都有些什么,最后提前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這個朋友也沒有責備他。這個朋友讓我感受到他的生活質(zhì)量是非常高的,不僅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對于這些事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讓自己的時間浪費。很多時候,我們等別人,等得久了就會不滿,甚至惱怒,覺得別人耽誤了我們的時間,而且等待的過程實在是枯燥痛苦。其實轉(zhuǎn)念一想,我們自己都會遲到,別人又怎么會永遠不遲到呢?所以不如把等待的時間拿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哪怕是拿出手機打開微信讀書,看看書也好。
關(guān)于自律,等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等你開始執(zhí)行你的計劃表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就會了。
看完這本書,時間在我腦海里變成了另外一個形象,也就是作者說的朋友,仿佛她一直溫柔地牽著我的手,對我笑,而我之前從不知道。
當我真正了解時間,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時間之后,我發(fā)現(xiàn)時間流逝的速度變慢了,這讓我覺得又驚又喜?,F(xiàn)在的我能夠清楚地知道我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時間的花銷是多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樣的體驗讓我覺得生活充滿了樂趣,而這樣的體驗來自于“事件-時間記錄”。
最后這本書太好,好到我想要看很多很多遍,希望自己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也祝愿看這本書的你們和我自己能做到更好。
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2
古語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我們每個人都太熟悉不過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我們每個人都在失去,每個人對時間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釀成了不同的人生。近年來,“時間管理”這個概念經(jīng)?;钴S于大眾的視野之中。管理時間真的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之下,每當我們拖著困頓的皮囊回到家中時,常常會感嘆“今日事,無法今日畢。”的遺憾。因此,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是來自李笑來作家的《把時間當作朋友》。
與其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時間的書籍,不如說這更是一本關(guān)于生活方式、關(guān)于自律、關(guān)于人生意義的書籍。作者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談時間管理,指出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然而吸引我的并不是所謂的成功方法,而是書中平和的敘述方式不同于一般勵志書籍喧囂的鼓舞與說教。這樣一種朋友似的口吻喚起了我對于心智、時間乃至成功的思考。
書中提出的一個首要問題,也是人性的劣根,就是大部分人都是即懶惰又勤奮的。仔細回想過往,做很多事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既想掌握快速學習的方法,卻又懶于付出心血,卻最終都敗在自己的懶惰上。那么,又該如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呢?這便是書中最為精華的部分——提出人需要依靠心智去把握自己,克服劣根性。我們善于做各種規(guī)劃,恨不得將時間規(guī)劃精確到每分每秒,讓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樣子??啥鄶?shù)情況下我們規(guī)劃了最想要的日子卻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樣子,可見,管理時間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終目的。其實,我們不是不能科學的制定計劃和清單,而是不能科學的執(zhí)行和完成任務(wù),我們在制定計劃時過于勤奮,卻在執(zhí)行中過于懶惰。在大部分長久的失敗中很少能進行反思,這個過程中我們讓自己的心智迷失,讓自己的劣根不斷萌生。
所以書中給我了一個最大的提醒,就是“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作者提出了“利用時間”的方式就是學習。管理自己也是需要學習的,我們要學習正確的估算時間,及時采取行動,直面困難,關(guān)注步驟三思而行,要感知時間的存在,也要接受時間的流逝,學會關(guān)注記錄時間的開銷,記錄行動,驗收行動成果。當我們嘗試開始不厭其煩地學習、練習這些簡單的步驟,相信自律的種子便會在我們身體內(nèi)悄悄種下。
教師工作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并不僅僅只是備課、上課,還有其他各種任務(wù)。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合理、高效的完成工作就必然要思考時間管理的問題。讀完這本書后,總是抱怨時間不夠的我慢慢學會將時間合理設(shè)計。從堅持每學期的初始指定教學計劃,每月、每周、每日制定當日待辦事項,到將較大的任務(wù)分割成易于完成的小塊去執(zhí)行,再到利用碎片時間處理其他教學及班級事務(wù)等等,漸漸地我樂于在規(guī)劃時間內(nèi)完成各種事務(wù),并且堅定的執(zhí)行下去。從而我也感受到了與時間為伍的愉悅感。
這個世界永遠是相對公平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了努力與奮斗,就會收獲精彩。與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以免虛度更多的時間。培養(yǎng)任何一個習慣,都是需要掙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掙扎過程,在將來的某個時刻終會變得其樂無窮。時間可能是勁敵,也可能是朋友。老師們,同學們,當你決定捧起這本書的之前,請試圖把時間當作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享受與它真誠的“交流”時光。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記得時間只與努力的人為伍相伴哦!
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3
所謂耐心,就是甘于把時間投入到簡單、枯燥但是最終會意義非凡的重復(fù)當中去懶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時間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視,是缺乏耐心而不能運用心智去展望未來。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時間精力去認真地調(diào)查研究。膚淺,是缺乏耐心而不能運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為缺乏耐心而拒絕觀察外面的世界。——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段話,“懶惰、短視、草率、膚淺、夜郎自大”都是人性、心性,影響著我們,《把時間當朋友》這本書看起來是本“時間管理”類書籍,但是作者說所謂時間管理亦或者管理時間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時間本身是一個不可捉摸、不可控的概念,能夠真正管理的就是我們自己,從自我內(nèi)心出發(fā),管理自己內(nèi)心從而管理時間,這本書提出了“心智”這一詞,用他的話說,是開啟心智。心智開啟了,才能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心智開啟了,才能看清楚想明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唯有這樣,時間才是朋友,《把時間當作朋友》其實講的就是自我管理。
那么什么是“心智”,心智也可以說是智商,是由一個人的性格、經(jīng)驗、知識累積組成,相當于是一個人的思考模式,由此可見,心智的成長,受多方因素影響,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片面的、也有狹隘的,經(jīng)歷越多,扎根越深,對今后的影響就越大,路也就越走越窄,越走越偏,人的差異化就越大。那么如何把握心智正向的方向,書中通過舉例的方式闡述出幾個方面;其中我感覺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大腦:書中舉例描述了我們?nèi)粘I钪凶畛R姷默F(xiàn)象,可能因為工作需要或者考試將近,需要讀完一本書,并不是一目十行的看,需要你認真閱讀并理解,或者可能需要你寫一篇讀書心得時。你正式開始讀書,當你坐在沙發(fā)上開始看,一會你覺得自己有點渴,然后你出去找水喝,打開冰箱順手拿了一瓶飲料,喝了一口,又想起來你在減肥不應(yīng)該喝這種帶糖的飲料,然后你經(jīng)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你把飲料放了回去,你回到沙發(fā)繼續(xù)看書,看了一會,你換了個姿勢,不巧的是你按到了電視遙控器,剛好電視上是你特別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哇,這個主持人真漂亮,不過今天的話題好無聊,你又換了好幾個電視臺,最后都沒有好節(jié)目,你想:好無聊,還不如看書呢,拿起書又覺得有點渴,想起來剛才把飲料放回去后,沒有重新倒杯水喝,然后你又開始了喝水之旅,突然手機響了,一條微信。一個朋友問你在干嗎?你沒好意思說你在學習,你只是含混地回復(fù)說,你病了,在家休息呢,不想出去……你又回到沙發(fā)上。想了想,還是換一下背景音樂吧,現(xiàn)在這個太傷感。于是,你換了首歡快的,然后重新坐好,開始看書,你下意識地看了一下表,天哪,一個小時這就過去了,可是你連一頁書都沒看完呢。
這個場景是不是非常熟悉呢?可能有點夸張,但我們都會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答案是大腦太活躍了不受控。一個人擁有活躍的大腦原本是好事,但是,在不受控的時候,也可能是壞事——就像那樣。大腦非常活躍,并且注意力最容易接受它的指令;所以,甚至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它在不停地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這樣輕易地被你的大腦所左右。書中作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你的大腦并不是你,你的大腦是(屬于)“你的”大腦。盡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導(dǎo)你的行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應(yīng)該隸屬于你的大腦,而應(yīng)該是你擁有你的大腦,并且應(yīng)該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腦??幽苡悬c繞口。通俗點說就是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管控情緒,讀書的時候就好好讀書,排除一切其他的心思,不要干擾到自己。比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當我想睡覺的時候,并不在乎環(huán)境有多差”。
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4
最近,讀了一本中國作家李笑來的著作,書名叫《把時間當做朋友》,作者通過自己豐富的見聞和從業(yè)經(jīng)驗,闡述了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從而開啟人生的成功之旅。
為什么你總是覺得“沒有時間了”?最節(jié)省時間的方式是學習,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過程的記錄,為什么迥異于基于結(jié)果的記錄?一個人對時間的精確感知能力真的能訓練的像特異功能?都是平凡的人,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別?時間這條船,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夢想的彼岸?絕大多數(shù)的成功與智商沒有任何關(guān)系,所有的失敗都與且只與時間有關(guān)。當你把時間花在一件事情上或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于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結(jié)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也有可能浪費了它。
而這本書,能告訴你如何把時間當做朋友。但,有時候有些事物從反面描述比從正面描述更為容易,如若先說清楚這本書不是什么,而后便能對“它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理解的更加透徹了。
首先,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管理并規(guī)劃時間的書,因此,在上架的時候也著實讓書店的上架建議分類工作管理員費了腦筋,而且這不是一本隨便翻翻就能放下的書。它里面沒有氣勢磅礴的言語,更沒有優(yōu)美華麗的辭藻,他有的只是實事求是的解說,以及一個個事例體現(xiàn)出的深刻而又顯而易見的人生哲理。從而真正達到和時間做朋友而不是控制或管理時間。這也就說明了這本書為什么會讓上架建議分類工作的管理員頭疼的原因:它不能被分類為時間管理書籍。于是乎,因為它,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上架建議區(qū),“自我實現(xiàn)”。之后人們就發(fā)現(xiàn),在某個高檔圖書館里的一個上架建議區(qū)中,只有這一本書!
這本書要闡述的是時間不可被管理,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日積月累來完成的。書中主張一個人必須在開啟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才能與時間交朋友,否則時間就是自己的敵人。這本書不是什么成功學書籍,因此要說的不是成功,而是成長。對年輕人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成長也只有一條路——積累。這本書也不是一本心靈雞湯書籍。因為現(xiàn)實是殘酷的,無論什么時代,無論什么人都必須要面對現(xiàn)實,理性的接受現(xiàn)實運用心智作出理性的決定,進而與時間做朋友。這不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大而空的道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也對你起不到幫助作用。作者從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的角度,為我們講述了現(xiàn)實生活中簡單易行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常識。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但不一定跑的最快的人就是最后的勝利者。人們常說“要與時間賽跑”,我們總是覺得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用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溜走,時間越是緊迫,就越顯得珍貴。我們在困惑中感受時間飛逝,不斷地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終于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是自己的,任何人都左右不了時間,而我們要做的就受理好自己,然后和時間做朋友。只有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慢慢長大,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情,開啟我們的心智。用我們的心靈去感知、頭腦去思考、眼睛去觀察、我們才能做到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當你在不斷地成長中實踐、學習、思考,繼而交流、應(yīng)用在每一件事情上,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漸漸地就會發(fā)現(xiàn),積累正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的增多,天長日久的積累才是你人生之旅的重要財富。
所以,當你拿起這本書的時候,請端正你的態(tài)度,別再跟時間較勁,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將來,時間可能是敵人,可能是朋友——究竟是敵是友,就看你的了。
最新《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800字精選5
昨天剛剛把這本書讀完,現(xiàn)在盡可能的記錄下來自己的感想。
看這本書算是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簡直是說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認的行為模式——怎么說的這般絕對,不贊同甚至有些討厭——其實說的很多還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別、接受。其實這本書看到中間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著腐爛氣息的晦暗創(chuàng)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傷,平靜下來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來細想想,很多事情不過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說自負不愿意去正視罷了。
其實非常喜歡書里的一句話:相信我,你并不孤獨。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即使事獨??墒强倳谧晕屹|(zhì)疑的時刻聽到“同道”的聲音,所以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現(xiàn)實的時候,算是吸收到兩個事情:
1、雖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潛意識里速成這個想法其實在很多時候一直支配著我的心理和行為,而接受現(xiàn)實對我來說確實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從心智還是行為模式上,這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接受這件事情或者驗證這個事情。但是“給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嘗試一點一點做到。
2、換個思維,用交換的思維去前進可能在現(xiàn)階段會更適合我?;蛟S是思維定式,或許是拖延癥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資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過的資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經(jīng)閱讀完畢以后就很難有讀完學完的那一天,而對于一直沒有搜集到的資料哪怕是沒有那么重要的資料會一直耿耿于懷,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實很早之前就注意到這個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沒有足夠的勇氣或者決心改變這個事情。書中確實給了一個好的方法,我也準備慢慢嘗試,用行為去改變自己這個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拜托這個死循環(huán)的方法只有一個——給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
第三章——管理對我來說應(yīng)該是對我實際行動最有幫助的一章,對于時間的估算、記錄和管理確實是我一直在關(guān)注的事情,也嘗試過書中記錄時間的方法,現(xiàn)在也在進行,但是總是會斷斷續(xù)續(xù)的,對于時間的記錄總會被各種事情打斷,是否是大腦在刻意回避這個事情慢慢深究,但是這個記錄會持續(xù)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客觀的直視自己會很疼,但是對我來說確實非常重要。
關(guān)于時間的感知這方面,在這里給自己立一個約定,從今天開始起,三個月之后再整理記錄一篇自己的時間記錄感知心得。
后幾章都過的很快,與其說學到很多道理不如說認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在于能夠去身體力行的實踐這些道理。而我還需要自身行為的很多改變才能體會到開啟新視界的妙處。所以還需要更多的體驗和積累,后幾章的道理對我來說才能真正發(fā)揮它應(yīng)有的作用。
還有值得提的一點是,作者提到的26歲的頓悟我看到了其實很有同感,我也曾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或許頓悟的內(nèi)容不同,但是頓悟那一瞬的豁然開朗我很明白也很懷念。初中那會兒特別厭學,成績也算是印證了我的厭學,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時我最好的朋友告訴我:學習時間快樂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這句話,想明白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最初聽到這句話我是很難理解的,甚至覺的很荒謬,可是我記在心里。已經(jīng)不記得當初思考這句話的心路歷程,可是我永遠記得初二升初三的那個暑假某一天再回想這句話當時那種撥云見日的感覺,那種似狂喜又很平靜的感覺一直到現(xiàn)在都銘記在心。后來的成績也確實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樣,我沒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改變,但是非常希望能夠再體驗一次這樣頓悟的感覺,至少對我來說會是一次真的心智轉(zhuǎn)變。潛心積累,靜靜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吧。
這篇文章終于寫完了,沒有結(jié)構(gòu)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變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續(xù)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