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jié)的古詩詞有哪些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因《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節(jié)的古詩詞有哪些?一起來看看九九重陽節(jié)的古詩詞,歡迎查閱!
九九重陽節(jié)的古詩詞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臺》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xiāng)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九日題涂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shù)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xiāng)。
(唐)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唐)白居易《陵園妾》
陵園妾,
顏色如花命如葉。
命如葉薄將奈何?
一奉寢宮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絲發(fā)落叢鬢疏,
紅玉膚銷系裙縵。
憶昔宮中被妒猜,
因讒得罪配陵來。
老母啼呼趁車別,
中宮監(jiān)送鎖門回。
山宮一閉無開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門到曉月徘徊,
柏城盡日風蕭瑟。
松門柏城幽閉深,
聞蟬聽燕感光陰。
眼看菊蕊重陽淚,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淚無人見,
綠蕪墻繞青苔院。
四季徒支妝粉錢,
三朝不識君王面。
遙想六宮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猶聞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爾軍恩何厚薄?
愿令輪轉(zhuǎn)直陵園,
三歲一來均苦樂。
重陽時節(jié)要注意的事情
忌行房事。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diào)和。否則,陰陽不調(diào),不利于后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重九"是陽數(shù)之巔峰,過后則轉(zhuǎn)為陰數(shù),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忌煮飯。過去傳說”重陽不蒸粑,老虎要咬媽“。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過節(jié)這天要讓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飯而勞累。當時沒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就拿這個俗語來嚇唬人。
忌回娘家。在重陽節(jié)這天,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否則會給婆婆帶來災難。有謂: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
忌送菊花。因為那是祭花。
忌說”節(jié)日快樂“。重陽節(jié)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陽節(jié)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陽節(jié)的食物
重陽糕
簡介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jié)食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因在重陽節(jié)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并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xiàn)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fā)糕”等。為重陽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fā)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
糕的制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并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稖Y鑒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臺卿《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并收,因此粘米加味嘗新。”又《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jīng)中無此字,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日食糕》詩:飆館輕霜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絕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彩小旗,摻饤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之肉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
宋吳自牧《夢梁錄.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饤,插小彩旗,各日重陽糕。”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又作蠻王獅子于上,又糜栗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九月九日......餅面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準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明謝肇浙《五雜俎》引呂公忌曰:“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愿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