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太原放假時間公布_太原市市級簡介 放假安排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在中國,學校通常將每個學年分為上、下兩個學期。上學期從秋季九月份開始,到農(nóng)歷臘月初十左右,各學校開始放假,至元宵節(jié)后寒假結(jié)束。下面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2022山西太原放假時間公布,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2022山西太原放假時間公布
山西太原寒假時間:2021年1月30日到2月27日。
太原市市級簡介
太原,簡稱“并(bīng)”,古稱晉陽,別稱并州、龍城,山西省轄地級市,是山西省省會、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 [1]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北部地區(qū),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 [9] 截至2020年6月,太原市轄6個區(qū)、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另轄1個縣級單位。 [2] 根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原市常住人口為530.4061萬人。 [78]
太原是山西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zhèn),世界晉商都會,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yè)基地之一,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3] 曾成功舉辦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國中部博覽會和中國電視華鼎獎等重要大型活動。
太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全市三面環(huán)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jīng),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3] 2019年8月13日,太原市入選全國城市醫(yī)療聯(lián)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4-5] 2019年10月31日,太原市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6] 2021年7月30日,交通運輸部決定命名太原市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
太原市十大特色美食
1、太原刀削面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長的筒狀,削面時人站鍋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里削。削出的面條呈三棱形,條條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面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面如魚躍。吃起來內(nèi)虛、外筋,柔軟光滑,容易消化。
2、太原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傳統(tǒng)名小吃。皮薄餡滿,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臨時來太原走親訪友、旅游的人們,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嘗。此元宵皮兒綿中有粘,餡兒甜中有香,色澤潔白鮮亮,配料講究,風味獨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太原頭腦
“頭腦”是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小吃,為湯狀食品。在一碗湯里放上三大塊肥羊肉、一塊藕、一條山藥。湯里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藥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點:益氣調(diào)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富有營養(yǎng),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4、太原羊雜割
“羊雜割”又稱“羊雜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經(jīng)營“羊雜割”的小店,門面不大,生意紅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鍋在火上,里面有老湯,配好的羊雜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鍋。每來一位客人,老板會問你吃幾兩。意思是你要加幾兩肉,價錢根據(jù)你要的肉的多少來決定。不要以為羊雜就是純?nèi)獾呐?,里面會配上粉條。各家的老湯不同配料不同,做出來的口味各有千秋。
5、認一力牛羊肉蒸餃
認一力的牛羊肉蒸餃是太原的名吃之一,1930年左右創(chuàng)建,位置也在橋頭街。認一力的蒸餃“皮薄、邊小、餡大、呈半月形、不開口、不露餡”,所用的十幾種配料,主要有豆蔻、砂仁、白芷、白術(shù)、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陳皮等,號稱“十三香”,吃著肥而不膩、入口流汁、味道鮮美。如果你蒸餃吃不飽,店里還有羊雜湯、牛肉丸子湯、牛肉餛飩、紅豆粥、小米稀飯等多種選擇,每一樣都好吃得很,只要走進店門,就能保你吃到暖烘烘地出去。
6、稍梅
稍梅(也有叫燒麥、壽麥、稍麥的)也是太原著名風味小吃,用特制的搟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有說法是“稍梅好吃難和面,皮薄挑餡打花難”,制作稍梅技術(shù)難度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搟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芽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紙,圓如盤,邊花多,挑成的稍梅餡大、香醇、利口,放在籠里,猶如朵朵雪梅。皮薄、餡足、花似未全開的梅花才是好稍梅。
7、雞蛋醪糟
雞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榮茂園海子邊小吃部的雞蛋醪糟久負盛名,至今還流傳著“海子邊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強。”盡管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雞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傳趙匡胤棄文習武,東渡黃河來到絳州,無錢無糧饑餓難耐。店家看他氣宇不凡,做醪糟給他。趙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說:“糟湯而已”。后來趙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湯”,請店家赴京再制,并說“糟湯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傳,沿襲至今,江北多稱醪糟,而江南多稱江米酒。
8、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區(qū)著名的傳統(tǒng)面食小吃,屬于晉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細作的一種面食品,因其形狀像“笆斗”,民間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jié)合,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
9、過油肉
過油肉雖然是在山西乃至北方普遍可見的菜,太原比較大的飯店做出的過油肉才是味道正宗的。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fā)布,“山西過油肉“被評為山西十大經(jīng)典名菜。正宗的過油肉選豬里脊肉或元寶肉為主料,精切成銅錢厚的肉片,加蛋黃、淀粉、精鹽、料酒等拌勻,放入油鍋中打散炒熟,加木耳、玉蘭片、蔥白、菠菜等輔料烹炒而成,色澤金黃。
10、蕎面灌腸
蕎面灌腸是太原隨處可見的小吃了,周邊的縣市叫“碗托”。制作方法是把蕎麥面調(diào)成糊狀,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卻后脫離容器,叫“碗脫”比較形象。但從名小吃的角度看,灌腸才能說明問題的核心。山西灌腸制作方法神秘,多為家庭代傳??诟袆诺兰毮?,爽滑利口,久吃不膩,調(diào)制簡單,隨吃隨切,加入秘制鹵汁,口感更佳,雖然叫灌腸但是蕎面灌腸和一般的灌腸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的動物內(nèi)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