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背后的故事:三次失戀 名人故事
歷史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
背后的故事 三次失戀 尼采智力超群,但身材瘦小,眼睛略斜,性情內向孤傲,同時又具有女性般的柔弱和敏感。愛情生活曾給他帶來過巨大的痛苦。青年時代的尼采曾癡情地愛上了一個叫拉貝的女演員,他被這位可愛的藝術家迷住了,認為她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形象。但是初戀以失敗而告終,給尼采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傷痕。 32歲時,尼采結識了一名荷蘭少女,他的心完全被這位姑娘占據了,急于想表白自己對她的滿腔深情。于是在短短的相識之后,他就冒然寫信要求姑娘成為他的終身伴侶,他寫道:“我們生活在一起,豈不比各自單獨逗留著要好?”但是,尼采的求愛遭到了拒絕,姑娘告訴他,她已經另有所愛,并且已和別人訂了婚。 這一次求愛的失敗給尼采以巨大的打擊,導致了他對女性的失望,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我不想結婚了;事實上我是如此的討厭任何的約束,以及歸化于一切文明規(guī)條的念頭,實在也找不出一個女人有明智的頭腦來追隨我的思想。我開始感到希臘哲學家和他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適合我。” 幾年之后,尼采身體愈加惡化。尼采的好友找到一位聰明美麗的小姐來照顧他,但他們僅相處五個月便各奔東西,尼采認為她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她還不害臊的,夢想把地球上最偉大的天才作為她玩弄的對象。”這是尼采的愛情生活中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打擊。從此,他遠離異性,不再與女性打交道,理想的女性偶像再不復存。 悲情人生 尼采的生日與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同一天。由于尼采的父親曾執(zhí)教過四位公主,于是他獲得恩準以國王的名字為兒子命名。尼采回憶:“無論如何,我選在這一天出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在整個童年時期,我的生日就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尼采學話很慢,他兩歲半時才學會第一句話。他老是用嚴肅的目光注視著一切,老牧師非常喜歡他,經常帶著他一起散步。 尼采5歲時,父親不幸墜車震傷,患腦軟化癥,不久就去世了。父親的身影早已刻入他的記憶當中,他希望以父親為榜樣成為一名牧師,因此他時常給伙伴們朗誦《圣經》里的某些章節(jié),為此,他獲得了小牧師的稱號。由于父親過早去世,他被家中信教的女人們——母親、妹妹、祖母和兩個姑姑——團團圍住,她們把他嬌慣得脆弱而敏感。在尼采的成長過程中,作為虔誠的清教徒的母親對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使他終生都保持著清教徒的本色,猶如石雕一般純樸。 1865年,尼采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古典語言學,并開始接觸叔本華的哲學思想,這構成了尼采哲學思考的起點。1869年,年僅25歲的尼采被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1879年,尼采辭去了巴塞爾大學的教職,開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時也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 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和“去找女人嗎?不要忘了帶上你的鞭子!”等言論得罪了許多人,也根本不被人理解。對于前者,他是為了無情抨擊某些腐朽的傳統(tǒng)基督教道德;對于后者,羅素在他所著的《西方哲學史》有一段精彩的評論:尼采帶著鞭子去找女人,可是十個女人就有九個會奪去他的鞭子,正因為尼采知道這一點,所以尼采就躲開了女人,尼采說這段話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撫平自己曾受傷的虛榮心。尼采的鞭子,其實只是自信和面子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事實上,尼采這個人天性羞怯。因此,他自己無法接近女人。有人認為,尼采其實需要借著鞭子來給自己壯膽。這也許就是尼采說出這句話的真實原因吧。 1889年,尼采在意大利都靈的大街看到一個趕車人鞭打瘦弱的老馬,便用雙手抱住那頭可憐的牲畜的脖子,和它一起摔倒在地,當他醒過來時已經神經錯亂了,他被送進精神病醫(yī)院,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常態(tài)。www.gs5000.cn 尼采的不幸還在于他有個崇尚沙文主義的妹妹伊麗莎白。作為一個沙文主義的狂熱支持者,她深知他哥哥理論的價值。事實上,一個別有用心的人可以非常輕松地從尼采的著作中斷章取義。于是這個妹妹在尼采在世時就一直試圖將他打扮為沙文主義分子。尼采活著時可以對她加以制止。然而1900年尼采去世后,事情變得微妙起來。 伊麗莎白手頭上有尼采的全部遺稿,包括那部尼采已經放棄成書的《權利意志》。伊麗莎白顯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好機會,在納粹執(zhí)政后,她便與納粹政府合作完成了此書。在此過程中,伊麗莎白從《權利意志》遺稿中挑選對宣傳納粹有利的格言,還對一部分文字進行了篡改。由此,尼采的思想被法西斯所利用,成為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淵源。? 在我國,尼采長期遭到全盤否定,被簡單歸結為反動的唯心意志論。直到周國平的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的出現,才把一個面目猙獰的政治狂人還原成了一個真誠思考人生問題的個性鮮明的哲學家。 警世箴言 人要么永不做夢,要么夢得有趣;人也必須學會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地需要信仰。意志作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標志。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上帝死了,要重新評價一切。 一語識人 尼采哲學是現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聳立的里程碑,他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巨大。他的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沖擊力,它顛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傳統(tǒng)價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類所必須面臨的精神危機。20世紀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文藝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發(fā)了他們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的觀念和意象。
上一篇:梵高背后的故事,梵高自殺
下一篇:喜劇大師卓別林背后的故事:為何離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