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之偷龍換鳳 乾隆皇帝
中國民間故事 由土鳳凰供稿
乾隆皇帝為什么七次下江南?蔣二奶奶的稱呼從何而來?在江蘇常熟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叫做“偷龍換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偷龍換鳳
乾隆皇帝為什么七次下江南?蔣二奶奶的稱呼從何而來?在江蘇常熟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叫做“偷龍換鳳”。
清朝初葉,康熙皇帝統(tǒng)治了六十年,一命嗚呼之后,他的四皇子胤禛殘殺了嫡親兄弟,奪得了皇位,立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手下豢養(yǎng)著一批親信的爪牙。據(jù)說這些人都有飛檐走壁的本領,殺人用一個皮袋子,里面有機關,裝著幾把利刀。只要把這皮袋往人頭上一罩,用繩一拉袋口,人頭就被割在皮袋子里,這種極為殘酷的東西,名稱就叫血滴子。因此,在他手下的大小百官,個個提心吊膽。
一天,雍正早朝,兩班文武站得整整齊齊,鴉雀無聲。唯有大學士陳世官的班位上空著,雍正想查問,值殿官呈上陳世官請假一天的奏事條。第二天早朝,陳世官來了,百宮做完朝禮,雍正便問陳世官:“昨天為什么要請假?”
陳世官連忙跪下,奏說:“臣家中老妻生了一個孩子。因此請假一天,死罪死罪。”
“是男的還是女的?”
“啟奏萬歲,托萬歲的福蔭,是一個小男孩。”
“哦!”雍正沉吟了一下。“這倒是巧事,昨天皇后也剛生了太子。兩個孩子同日出生,朕與卿家喜事非常,后世可傳為佳話。這兩個孩子不知可生得一樣嗎?朝罷卿可將孩子送宮中給皇后看看。”陳世官一聽,心中一驚。
妻子生孩子,請假一天,這也是平常之事。但要把孩子送宮中去看,分明是懷疑我在說謊,一謊百謊,那欺君之罪的禍事立即就會發(fā)生,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幸虧我妻的確生了一個孩子。想到這里,不覺背上的冷汗也冒出來了。他急忙趴在地上,把大紅頂子的官帽摘下,俯伏跪奏:“陛下圣明圣德,太子天賜龍種,洪福齊天,老臣謹先叩賀。臣孩乃犬子之列,何足道哉。”雍正臉一沉:“不必說了,速將你兒送宮中一觀。”說罷,站起身來,把右手一揮,司儀官高喊:“退朝!”百官立即跪拜叩頭,三呼萬歲。
雍正回宮,百官退出朝堂。在朝房里,一般文武官員,聽到陳世官的兒子一出世,皇帝就要“召見”,這種特殊的優(yōu)寵,是從來沒有的,紛紛向陳世官賀喜。陳世官今天心中正象一塊大石頭壓著一般,只對這些大小官兒說:
“列位請回去,改日再談。”他回府把皇后要比看孩子這件事告訴給老妻,他妻子嘆一口氣說:“不知此去,是禍是福。”
這時,外廂進來稟報,一位大太監(jiān)帶領幾個小內監(jiān)趕著一輛宮車已經來了。陳世官只得吩咐奶媽,抱著孩子坐上宮車,直去內宮?;蕦m內院,警衛(wèi)森嚴。宮門外一個太監(jiān)傳下圣旨:“只準陳世官孩子入宮,其余諸人,暫留宮外。”內宮宮女接過襁褓,繼續(xù)換乘內宮小車進宮。陳家奶媽只得留在宮門外,屏息靜氣,左等右等,一個時辰光景,小宮車才轱轆轆地出來,停在宮門內。一個太監(jiān)傳呼陳府奶媽接旨,口傳皇后懿旨:“陳府孩兒,天資英俊,深為喜愛,爾等須著意好生撫養(yǎng)。所有皇后與各妃等賞賜之物,等交陳世官過目后,收執(zhí)貯存,另有銀緞之物,賜給陳府奶媽人等,欽此謝恩。”
奶媽急忙跪伏叩頭,謝恩之后,接過賞賜的盤子。放在宮外車里,然后抱過嬰孩的襁褓一看,原來紅綢襁褓的外面,又加了一塊繡龍的黃綢包袱,珍寶珍玩的東西,掛滿在這襁褓周圍。
奶媽回到陳府,陳老夫婦一見兒子回來,看看襁褓外罩上一塊黃袱子,又聽了奶媽轉言皇后的話,覺得宮里對孩子的恩惠很優(yōu)厚,心里也就非常高興。不一會,替孩子換尿布時,奶媽一下子呆啦,明明男孩子,卻變了女娃娃。陳世官一聽奶媽的稟告,心中頓時明白,吩咐府內上下人等,不準把這事泄漏出去。陳世官知道雍正沒有太子,剛生了一個女兒,分明是把他的兒子調換了去。陳老夫婦四十多歲,老來得子,心肝一般疼愛,不料被皇帝奪走,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二天,陳世官寫好一個奏本,要求辭職還鄉(xiāng)。雍正看了,心中有數(shù),立即批準。陳世官回到老家,吩咐封閉正門。門上親筆寫了十個大字:“若要此門開,除非我兒來。”
后來,雍正統(tǒng)治十四年,被刺身亡,那孩子接位登基,就是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乾隆長大,自己也知道是陳家的兒子,所以七次下江南,就是回老家探望父母。陳世官的正門,也就大開迎接。陳家的這個寶貝女兒呢?長大后嫁給常熟蔣閣老家做媳婦。
她自己也知道是“公主”底板,因此仗勢無惡不作,生性也十分尖刁、疙瘩,睡的熱不得,冷不得,吃的硬不得,軟不得;幫她捶背重不得,輕不得;外出游玩遠不得,近不得;常熟人就叫她是碰不得的“蔣二奶奶”。
乾隆剃頭
有一年剛出正月,清朝乾隆皇帝想去江南游山玩水,便乘坐龍舟沿著御河起駕而行。在農歷二月初一這天,他路過天津衛(wèi),天晚了就住在北馬路五彩號胡同的龍亭里。
轉天清早起來,乾隆問隨從太監(jiān):“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監(jiān)說:“啟稟皇上,今兒個是二月二。”乾隆聽了心中非常高興他說:“嗅,今天是龍?zhí)ь^啊!是剃頭的好日子。我要剃頭、整容,取個吉利兒,一路平安。”于是就吩咐太監(jiān)去找個手藝高超的理發(fā)師傅來。太監(jiān)急忙到城里的一家剃頭棚請來一位手藝最好的理發(fā)師傅,先教他一套參拜皇上的禮法,然后才領他面見乾隆皇帝。理發(fā)師傅行了大禮以后,乾隆說:“給朕理發(fā)有三條規(guī)定:第一不許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許喘大氣噴我;第三不許給我腦袋瓜拉口兒!”
這位理發(fā)師傅,聽說給皇上剃頭,早就慌了神;又聽了這三條規(guī)定,更嚇得六神無主,渾身顫抖;要想不剃,可又犯了“抗旨”的罪,也是殺頭。
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給皇上剃頭。太監(jiān)還挺照顧他,給了他一把砂仁、豆蔻,含在嘴里防止口臭。那時所謂“剃頭”,并不是整個剃個光葫蘆,而是在頭中心梳辮子,周圍留一圈齊馬穗兒,俗稱“留鍋圈兒”,然后再用剃頭刀刮邊。這位理發(fā)師傅越是提心吊膽,手就越哆嗦,剃了沒有兩三下,心一慌,手一抖,“哧兒!”就在乾隆皇帝的后腦勺上拉了一個口子。乾隆喝罵一聲:“混賬東西,你要刺王殺駕嗎?把他拉出去!”護衛(wèi)們立刻把理發(fā)師傅拉出去砍了頭。乾隆把太監(jiān)罵了一頓,命令再請一個手藝真正高的理發(fā)師傅來。
工夫不大,又找來一位理發(fā)師傅。乾隆把三條規(guī)定重說了一遍,還加了一句:“如給朕拉了口兒,可小心你的腦袋!”這句話又把理發(fā)師傅嚇得臉色慘白,手哆嗦得更厲害了。剃了沒有三下,嚓的一聲,在乾隆的腦門子上又拉丁一個口子。乾隆更惱火了:“好大膽的賤民,敢在朕的面前行兇,快給我推出去!”護衛(wèi)們又把這位師傅砍了頭。
一連拉了兩個口子,可把乾隆氣急了,拍著桌子命令太監(jiān):“快去把他們掌柜的叫來!”太監(jiān)也害怕了,慌里慌張地跑進剃頭棚,沖著掌柜的撒氣發(fā)威:“好你個猴崽子,你叫兩個手藝孬的廢物雞去給皇上剃頭,把皇上腦袋瓜兒拉了兩個口子,直冒血筋兒;皇上急了,叫你親手去剃,剃好了有賞,剃不好你也別要腦袋了!”掌柜的一聽,只嚇得魂不附身,體似篩糠,急忙跪下磕頭求饒:“太監(jiān)老爺,我膽小不敢見皇上,您另請高明吧!”太監(jiān)罵道:“你敢抗旨不遵嗎?難道你就不要腦袋啦!”掌柜的心想:“兩位手藝高的師傅都不行,我這兩下子更是白搭了。哎,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于是他面帶假笑他說:“您別著急,我去。請您稍等一會兒,我到后邊換件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柜的點頭哈腰說著就溜到后邊,逃走了。
這時剃頭棚里只剩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徒弟,他是寶抵縣人,因為家鄉(xiāng)連年鬧災荒,逃難到天津衛(wèi)求條生路,就在這家剃頭棚立下了賣身契學手藝。從前學徒的不許用姓名,只叫小名。這小伙一口寶抵縣的土腔,掌柜的和師傅們給他起了個外號,都叫他“小怯勺”。別看他說話口音侍,可人聰明、勤快,是個機靈鬼兒。他正在練剃頭的基本功哪:手拿著剃頭刀刮冬瓜皮上的一層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干干凈凈,還不許刮破一點冬瓜皮兒。小怯勺已經練得挺好了,很想給人剃頭試試手,可是掌柜的還不敢叫他上座。這時,小怯勺早猜透掌柜的使了金蟬脫殼計,溜號啦。他眼珠一轉,想了一個主意,就裝作沒事兒似的,站在墻角不緊不慢、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毓味纤?br />
太監(jiān)等了一袋煙的工夫,還不見掌柜回來,就沖著這小怯勺大發(fā)雷霆地喊道:“你們掌柜的怎么還不回來?”小怯勺笑笑說:“公爺,您別著急。實話對您說吧,我們掌柜的怕見皇上,他是腳底下抹油——溜啦。讓我去給皇上剃頭中不中啊?”太監(jiān)一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你簡直胡鬧!兩個耍手藝的老師傅都砸了鍋,你個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連我的腦袋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經他說:“咋的?公爺您別看我歲數(shù)小,咱的手藝比他們高著哩!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嘛!您就讓我去吧,準保讓皇上滿意。”太監(jiān)一琢磨:掌柜的跑了,正愁沒處找人,只好帶著這個小替死鬼去交差嘍。
他們來到龍亭,乾隆看是個小孩,立刻滿臉怒氣,剛要斥責太監(jiān),小怯勺馬上給乾隆磕頭說:“啟稟皇上,您這是咋哩,別看我人小,手藝可是呱呱叫呀,大伙都叫我‘剃頭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給您剃不好,就殺我的頭中不中?”乾隆一聽這小嘴真乖,能說會道的,氣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瞧,這小孩五官端正,個頭兒不高不矮,長得顯著那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愛,于是就答應讓他剃頭了。
小怯勺開始也有點怕,可心里卻打好了譜:“如果俺一失手給你拉個口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頭,我就來個先下手為強,喀嚓一下先把你的腦袋削下來,拿我這條小命兒換你這皇帝的老命也夠本了。”他這樣一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練得扎實,心里沉穩(wěn),手頭靈巧,動作輕快,干凈利索,不大會兒工夫就剃完頭,刮完臉,梳好了辮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點感覺沒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發(fā),整了容。拿鏡子一照,嘿!又美觀,又大方,心里甭提多高興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真不愧是剃頭的小神童!”又轉回頭埋怨太監(jiān)說:“要是早請他來何至于給我拉兩個口子!”太監(jiān)急忙跪下說:“奴才有罪,奴才該死!”
這時小怯勺接話說:“啟稟皇上,這咋能怨公爺呀。其實那兩位師傅都比俺手藝高啊,因為他們害怕給您剃壞嘍,手就哆嗦,才傷了您的龍頭唄。”
乾隆很納悶地問:“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龍?zhí)熳樱煜聦倌钭鹳F啦!您叫我剃頭,就把龍頭交給我了,刀子在我手里攥著,您都不怕;我是個小剃頭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還怕啥!”
乾隆聽了這番話,前思后想,恍然大悟,心說:“唉呀!那兩位師傅是忠于我的,才怕我……錯殺了,錯殺了!后悔也來不及了。只好給他倆好裝裹,好棺材,出大殯吧。多給他們家屬撫恤銀兩。”乾隆想罷,便開付銀票,命地方官去辦理善后。
乾隆很喜歡小剃頭的手藝好,還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辯的口才,就封他為五品隨駕官,專給自己理發(fā)整容。后來小怯勺回家探親,真是衣錦還鄉(xiāng),全縣人都遠接高迎,非常羨慕。從此以后,寶坻縣的人都爭先恐后地學習理發(fā)手藝。他們學會手藝,奔赴各地,大多數(shù)是下天津衛(wèi)干理發(fā)行業(yè)。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許多老理發(fā)師還都是寶抵人哩!
偷龍換鳳
乾隆皇帝為什么七次下江南?蔣二奶奶的稱呼從何而來?在江蘇常熟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叫做“偷龍換鳳”。
清朝初葉,康熙皇帝統(tǒng)治了六十年,一命嗚呼之后,他的四皇子胤禛殘殺了嫡親兄弟,奪得了皇位,立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手下豢養(yǎng)著一批親信的爪牙。據(jù)說這些人都有飛檐走壁的本領,殺人用一個皮袋子,里面有機關,裝著幾把利刀。只要把這皮袋往人頭上一罩,用繩一拉袋口,人頭就被割在皮袋子里,這種極為殘酷的東西,名稱就叫血滴子。因此,在他手下的大小百官,個個提心吊膽。
一天,雍正早朝,兩班文武站得整整齊齊,鴉雀無聲。唯有大學士陳世官的班位上空著,雍正想查問,值殿官呈上陳世官請假一天的奏事條。第二天早朝,陳世官來了,百宮做完朝禮,雍正便問陳世官:“昨天為什么要請假?”
陳世官連忙跪下,奏說:“臣家中老妻生了一個孩子。因此請假一天,死罪死罪。”
“是男的還是女的?”
“啟奏萬歲,托萬歲的福蔭,是一個小男孩。”
“哦!”雍正沉吟了一下。“這倒是巧事,昨天皇后也剛生了太子。兩個孩子同日出生,朕與卿家喜事非常,后世可傳為佳話。這兩個孩子不知可生得一樣嗎?朝罷卿可將孩子送宮中給皇后看看。”陳世官一聽,心中一驚。
妻子生孩子,請假一天,這也是平常之事。但要把孩子送宮中去看,分明是懷疑我在說謊,一謊百謊,那欺君之罪的禍事立即就會發(fā)生,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幸虧我妻的確生了一個孩子。想到這里,不覺背上的冷汗也冒出來了。他急忙趴在地上,把大紅頂子的官帽摘下,俯伏跪奏:“陛下圣明圣德,太子天賜龍種,洪福齊天,老臣謹先叩賀。臣孩乃犬子之列,何足道哉。”雍正臉一沉:“不必說了,速將你兒送宮中一觀。”說罷,站起身來,把右手一揮,司儀官高喊:“退朝!”百官立即跪拜叩頭,三呼萬歲。
雍正回宮,百官退出朝堂。在朝房里,一般文武官員,聽到陳世官的兒子一出世,皇帝就要“召見”,這種特殊的優(yōu)寵,是從來沒有的,紛紛向陳世官賀喜。陳世官今天心中正象一塊大石頭壓著一般,只對這些大小官兒說:
“列位請回去,改日再談。”他回府把皇后要比看孩子這件事告訴給老妻,他妻子嘆一口氣說:“不知此去,是禍是福。”
這時,外廂進來稟報,一位大太監(jiān)帶領幾個小內監(jiān)趕著一輛宮車已經來了。陳世官只得吩咐奶媽,抱著孩子坐上宮車,直去內宮?;蕦m內院,警衛(wèi)森嚴。宮門外一個太監(jiān)傳下圣旨:“只準陳世官孩子入宮,其余諸人,暫留宮外。”內宮宮女接過襁褓,繼續(xù)換乘內宮小車進宮。陳家奶媽只得留在宮門外,屏息靜氣,左等右等,一個時辰光景,小宮車才轱轆轆地出來,停在宮門內。一個太監(jiān)傳呼陳府奶媽接旨,口傳皇后懿旨:“陳府孩兒,天資英俊,深為喜愛,爾等須著意好生撫養(yǎng)。所有皇后與各妃等賞賜之物,等交陳世官過目后,收執(zhí)貯存,另有銀緞之物,賜給陳府奶媽人等,欽此謝恩。”
奶媽急忙跪伏叩頭,謝恩之后,接過賞賜的盤子。放在宮外車里,然后抱過嬰孩的襁褓一看,原來紅綢襁褓的外面,又加了一塊繡龍的黃綢包袱,珍寶珍玩的東西,掛滿在這襁褓周圍。
奶媽回到陳府,陳老夫婦一見兒子回來,看看襁褓外罩上一塊黃袱子,又聽了奶媽轉言皇后的話,覺得宮里對孩子的恩惠很優(yōu)厚,心里也就非常高興。不一會,替孩子換尿布時,奶媽一下子呆啦,明明男孩子,卻變了女娃娃。陳世官一聽奶媽的稟告,心中頓時明白,吩咐府內上下人等,不準把這事泄漏出去。陳世官知道雍正沒有太子,剛生了一個女兒,分明是把他的兒子調換了去。陳老夫婦四十多歲,老來得子,心肝一般疼愛,不料被皇帝奪走,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二天,陳世官寫好一個奏本,要求辭職還鄉(xiāng)。雍正看了,心中有數(shù),立即批準。陳世官回到老家,吩咐封閉正門。門上親筆寫了十個大字:“若要此門開,除非我兒來。”
后來,雍正統(tǒng)治十四年,被刺身亡,那孩子接位登基,就是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乾隆長大,自己也知道是陳家的兒子,所以七次下江南,就是回老家探望父母。陳世官的正門,也就大開迎接。陳家的這個寶貝女兒呢?長大后嫁給常熟蔣閣老家做媳婦。
她自己也知道是“公主”底板,因此仗勢無惡不作,生性也十分尖刁、疙瘩,睡的熱不得,冷不得,吃的硬不得,軟不得;幫她捶背重不得,輕不得;外出游玩遠不得,近不得;常熟人就叫她是碰不得的“蔣二奶奶”。
乾隆剃頭
有一年剛出正月,清朝乾隆皇帝想去江南游山玩水,便乘坐龍舟沿著御河起駕而行。在農歷二月初一這天,他路過天津衛(wèi),天晚了就住在北馬路五彩號胡同的龍亭里。
轉天清早起來,乾隆問隨從太監(jiān):“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監(jiān)說:“啟稟皇上,今兒個是二月二。”乾隆聽了心中非常高興他說:“嗅,今天是龍?zhí)ь^啊!是剃頭的好日子。我要剃頭、整容,取個吉利兒,一路平安。”于是就吩咐太監(jiān)去找個手藝高超的理發(fā)師傅來。太監(jiān)急忙到城里的一家剃頭棚請來一位手藝最好的理發(fā)師傅,先教他一套參拜皇上的禮法,然后才領他面見乾隆皇帝。理發(fā)師傅行了大禮以后,乾隆說:“給朕理發(fā)有三條規(guī)定:第一不許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許喘大氣噴我;第三不許給我腦袋瓜拉口兒!”
這位理發(fā)師傅,聽說給皇上剃頭,早就慌了神;又聽了這三條規(guī)定,更嚇得六神無主,渾身顫抖;要想不剃,可又犯了“抗旨”的罪,也是殺頭。
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給皇上剃頭。太監(jiān)還挺照顧他,給了他一把砂仁、豆蔻,含在嘴里防止口臭。那時所謂“剃頭”,并不是整個剃個光葫蘆,而是在頭中心梳辮子,周圍留一圈齊馬穗兒,俗稱“留鍋圈兒”,然后再用剃頭刀刮邊。這位理發(fā)師傅越是提心吊膽,手就越哆嗦,剃了沒有兩三下,心一慌,手一抖,“哧兒!”就在乾隆皇帝的后腦勺上拉了一個口子。乾隆喝罵一聲:“混賬東西,你要刺王殺駕嗎?把他拉出去!”護衛(wèi)們立刻把理發(fā)師傅拉出去砍了頭。乾隆把太監(jiān)罵了一頓,命令再請一個手藝真正高的理發(fā)師傅來。
工夫不大,又找來一位理發(fā)師傅。乾隆把三條規(guī)定重說了一遍,還加了一句:“如給朕拉了口兒,可小心你的腦袋!”這句話又把理發(fā)師傅嚇得臉色慘白,手哆嗦得更厲害了。剃了沒有三下,嚓的一聲,在乾隆的腦門子上又拉丁一個口子。乾隆更惱火了:“好大膽的賤民,敢在朕的面前行兇,快給我推出去!”護衛(wèi)們又把這位師傅砍了頭。
一連拉了兩個口子,可把乾隆氣急了,拍著桌子命令太監(jiān):“快去把他們掌柜的叫來!”太監(jiān)也害怕了,慌里慌張地跑進剃頭棚,沖著掌柜的撒氣發(fā)威:“好你個猴崽子,你叫兩個手藝孬的廢物雞去給皇上剃頭,把皇上腦袋瓜兒拉了兩個口子,直冒血筋兒;皇上急了,叫你親手去剃,剃好了有賞,剃不好你也別要腦袋了!”掌柜的一聽,只嚇得魂不附身,體似篩糠,急忙跪下磕頭求饒:“太監(jiān)老爺,我膽小不敢見皇上,您另請高明吧!”太監(jiān)罵道:“你敢抗旨不遵嗎?難道你就不要腦袋啦!”掌柜的心想:“兩位手藝高的師傅都不行,我這兩下子更是白搭了。哎,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于是他面帶假笑他說:“您別著急,我去。請您稍等一會兒,我到后邊換件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柜的點頭哈腰說著就溜到后邊,逃走了。
這時剃頭棚里只剩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徒弟,他是寶抵縣人,因為家鄉(xiāng)連年鬧災荒,逃難到天津衛(wèi)求條生路,就在這家剃頭棚立下了賣身契學手藝。從前學徒的不許用姓名,只叫小名。這小伙一口寶抵縣的土腔,掌柜的和師傅們給他起了個外號,都叫他“小怯勺”。別看他說話口音侍,可人聰明、勤快,是個機靈鬼兒。他正在練剃頭的基本功哪:手拿著剃頭刀刮冬瓜皮上的一層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干干凈凈,還不許刮破一點冬瓜皮兒。小怯勺已經練得挺好了,很想給人剃頭試試手,可是掌柜的還不敢叫他上座。這時,小怯勺早猜透掌柜的使了金蟬脫殼計,溜號啦。他眼珠一轉,想了一個主意,就裝作沒事兒似的,站在墻角不緊不慢、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毓味纤?br />
太監(jiān)等了一袋煙的工夫,還不見掌柜回來,就沖著這小怯勺大發(fā)雷霆地喊道:“你們掌柜的怎么還不回來?”小怯勺笑笑說:“公爺,您別著急。實話對您說吧,我們掌柜的怕見皇上,他是腳底下抹油——溜啦。讓我去給皇上剃頭中不中啊?”太監(jiān)一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你簡直胡鬧!兩個耍手藝的老師傅都砸了鍋,你個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連我的腦袋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經他說:“咋的?公爺您別看我歲數(shù)小,咱的手藝比他們高著哩!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嘛!您就讓我去吧,準保讓皇上滿意。”太監(jiān)一琢磨:掌柜的跑了,正愁沒處找人,只好帶著這個小替死鬼去交差嘍。
他們來到龍亭,乾隆看是個小孩,立刻滿臉怒氣,剛要斥責太監(jiān),小怯勺馬上給乾隆磕頭說:“啟稟皇上,您這是咋哩,別看我人小,手藝可是呱呱叫呀,大伙都叫我‘剃頭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給您剃不好,就殺我的頭中不中?”乾隆一聽這小嘴真乖,能說會道的,氣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瞧,這小孩五官端正,個頭兒不高不矮,長得顯著那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愛,于是就答應讓他剃頭了。
小怯勺開始也有點怕,可心里卻打好了譜:“如果俺一失手給你拉個口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頭,我就來個先下手為強,喀嚓一下先把你的腦袋削下來,拿我這條小命兒換你這皇帝的老命也夠本了。”他這樣一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練得扎實,心里沉穩(wěn),手頭靈巧,動作輕快,干凈利索,不大會兒工夫就剃完頭,刮完臉,梳好了辮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點感覺沒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發(fā),整了容。拿鏡子一照,嘿!又美觀,又大方,心里甭提多高興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真不愧是剃頭的小神童!”又轉回頭埋怨太監(jiān)說:“要是早請他來何至于給我拉兩個口子!”太監(jiān)急忙跪下說:“奴才有罪,奴才該死!”
這時小怯勺接話說:“啟稟皇上,這咋能怨公爺呀。其實那兩位師傅都比俺手藝高啊,因為他們害怕給您剃壞嘍,手就哆嗦,才傷了您的龍頭唄。”
乾隆很納悶地問:“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龍?zhí)熳樱煜聦倌钭鹳F啦!您叫我剃頭,就把龍頭交給我了,刀子在我手里攥著,您都不怕;我是個小剃頭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還怕啥!”
乾隆聽了這番話,前思后想,恍然大悟,心說:“唉呀!那兩位師傅是忠于我的,才怕我……錯殺了,錯殺了!后悔也來不及了。只好給他倆好裝裹,好棺材,出大殯吧。多給他們家屬撫恤銀兩。”乾隆想罷,便開付銀票,命地方官去辦理善后。
乾隆很喜歡小剃頭的手藝好,還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辯的口才,就封他為五品隨駕官,專給自己理發(fā)整容。后來小怯勺回家探親,真是衣錦還鄉(xiāng),全縣人都遠接高迎,非常羨慕。從此以后,寶坻縣的人都爭先恐后地學習理發(fā)手藝。他們學會手藝,奔赴各地,大多數(shù)是下天津衛(wèi)干理發(fā)行業(yè)。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許多老理發(fā)師還都是寶抵人哩!
上一篇:中國民間故事 關于鵝仙洞的傳說
下一篇:中國民間故事之書生戲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