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經(jīng)典民間故事大全】
中國民間故事 由小雪供稿有一天,夏嘎曲宗站在山頂,看見東邊大路上來了一幫商隊,她趕緊跑到路邊,懷著一肚子希望地唱道:
歡迎?。g迎!
從打箭爐來的商人!
你們渴了吧,商人,
請喝一點奶渣水;
你們餓了吧,商人,
請吃一點酸酒槽;
請問宇白扎西,
是不是回來了?回來了?
商人們看見她頭上沒有頭發(fā),以為她是化緣的尼姑,便從馬上欠了欠身子,施舍給她一點茶葉,唱道:
謝謝呵!謝謝!
路邊化緣的阿尼!
口兒不渴不渴,
剛剛喝了茶酒;
肚子不餓不餓,
剛剛吃過糌耙。
宇白扎西的商隊,
就在我們的后邊。
夏嘎曲宗等來了第二批商隊,回答跟前面的商人一樣。接著,她又等來了第三批商隊,宇白扎西就在里邊。姑娘高興極了,趕快跑上去迎接,她攔住宇白扎西的馬頭,唱道:
歡迎啊,歡迎!
青年宇白扎西,
你口渴了吧,扎西,
快喝一點奶渣水;
你餓了吧,扎西,
快吃一點酸酒糟。
你在路上辛苦了,
快快下馬歇一歇,歇一歇!
誰知宇白扎西也跟其他的商人一樣,把她當做化緣尼姑,唱道:
謝謝呵,謝謝,
路邊化緣的阿尼!
口兒不渴不渴,
剛剛喝過茶酒;
肚子不餓不餓,
剛剛吃過糌粑;
身子不累不累,
我家就在前頭。
唱完,施舍給她一點茶葉,急急忙忙地走了。夏嘎曲宗十分難過,因為從小相愛的丈夫,也把她當成了化緣的尼姑。她跑到泉水邊,低頭照了照自己的影子,水里映出的,是一個頭上沒有頭發(fā),臉上全是傷疤的丑女人,自己也不敢認自己,連忙把毛驢趕回家,一個人關門躲進驢圈,傷心失意地哭起來。
宇白扎西走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問妻子夏嘎曲宗在哪里?老太婆半天半天也不吭聲,宇白扎西發(fā)了急,說:“阿媽!阿媽!你媳婦夏嘎曲宗,到底在哪里?她是病了嗎?病人躺在何處?她是死了嗎?尸體葬在哪里?”老太婆這時才說:“她沒有病,也沒有死,她活得很好,正在山上放驢呢!”
宇白扎西飛快地跑到山上,沒有找到妻子,又飛快地跑回驢圈,看見圈門關得緊緊的,便雙手槌門,大喊;“夏嘎曲宗,開門呀!夏嘎曲宗,開門呀!”姑娘躲在墻角里一聲不吭,哭得十分傷心。宇白扎西從墻上爬過去,看見自己的妻子,原來就是白天路上遇到的尼姑一樣的女人。他心里急得象刀子戳,摟住夏嘎曲宗問:“姑娘!姑娘!你、你怎么成了這個模樣?!”夏嘎曲宗怎么也不肯說,宇白扎西抽出腰刀,擱在自己胸前,說:“你再不講,我就不想活了!”姑娘一把奪過腰刀,吞吞吐吐地說:“頭發(fā)不是阿媽燒掉的,是我自己弄斷的呀;臉龐不是阿媽打傷的,是我自己弄壞的呀!”
宇白扎西什么都清楚了,心想:“母親呵母親,你的心也太狠了!如果我也把你打一頓,鄉(xiāng)親們就會說我不孝順,你還是自已吃點苦吧,說不定這樣你的心會慈善一些。”便跑到母親跟前,很客氣他說:“阿媽!兒子到打箭爐運茶的時候,妻子被羅剎打得鬼不象鬼,人不象人,現(xiàn)在我要帶她出去治病,這群毛驢,就請你老人家放牧吧。”
從此,宇白扎西帶著心愛的妻子,住到平川上夏嘎曲宗的家。山谷里,只留著狠心的老太婆,還有一群毛驢。
講述人:拉孜縣拉孜區(qū) 阿姐卓拉
日喀則城關鎮(zhèn) 尼巧
日喀則城關鎮(zhèn) 尼瑪彭多阿媽
1979年7月收集
1980年1月第一次整理
1982年2月第二次整理
附記:這個故事,是從三位藏族婦女口中記錄的,他們講的基本相似。只是結尾部分不同。尼巧說老太婆后來被豹子吃掉了,尼瑪彭多說被兒子用箭死了。另外,原故事里裝病的是夏嘎群宗的阿媽,我們改成了夏嘎群宗本人,似乎合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