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 女山的故事 【經(jīng)典民間故事大全】
中國民間故事 由小雪供稿次日,張果老騎著小毛驢來到仙姑廟,他把毛驢拴在院里樹上,連喊穆長老,南桃見是張果老來了便說:"先生來的不巧,師傅昨日去了泗州城請大師伯前來享用千年人參湯。"張果老一聽說千年人參湯,好奇地問個究竟,南桃一五一十地如竹筒倒豆子敘說了一遍,并領(lǐng)張果老到廚房看。張果老一進入廚房就聞到一股撲鼻的清香。說來也巧,南桃見灶頭沒柴了去院里抱柴。張果老揭開鍋蓋一看,小半鍋濃濃的湯湯已成乳白色,香味四溢,清腦提神。他早聽說這千年人參湯的功用,趁無人實在忍不住要偷喝一點,順手拿起葫蘆瓢舀了半瓢喝了起來,哪知美味無窮,越喝越饞,一瓢又一瓢,一口氣喝了七八瓢鐵鍋見了底。舀起最后一瓢正要喝,院里的小毛驢也叫了起來,張果老想:這毛驢可能口渴了,整天駝著我東跑西跑地也夠辛苦它了,不如讓它也嘗嘗難得的美味。小毛驢剛喝完最后的一瓢湯,南桃抱柴回來了。張果老從樹上解下毛驢說:"我先走了,等你師傅回來說一聲就行了。"
世上就有那么巧的事。張果老剛出廟門迎面遇上了穆長老一行人,穆長老挽留不下張果老也就算了,穆長老的師兄一心想要喝那人參湯,直奔廚房而來。揭開鍋蓋一看,鍋里干干的。穆長老心想人參湯肯定是張果老偷喝了,氣得臉色鐵青,抓過門旁一根扁擔(dān)攆出門去,師兄和兩個道童也各操家伙隨后攆去。
這張果老自知理虧,不好解釋,出了廟門跨上毛驢。這毛驢也懂主人心情,不用拍打屁股就撒開四蹄拼命奔逃。穆長老等在后面一邊追趕,一邊喊:"站?。≌咀?!"你越是喊得緊,毛驢越是奔得急。毛驢一邊跑,張果老一邊回頭看后面追趕的人,毛驢從山坡上往下跑,一跑一顛,張果老頻頻回頭看,幾次都差點掉下驢背,干脆調(diào)過身來,兩手緊緊抓住毛驢尾巴。哪知心急,慌不擇路,毛驢拼命向西跑去,不料翻過山坡,前面女山湖擋住去路。白茫茫的湖面不見一葉小舟,眼看穆長老師徒越追越近,揮舞手中家伙大罵張果老不講義氣。張果老心里一急,狠狠打了毛驢屁股一掌罵道:"畜牲!那么多大道你不走,偏往這絕路上跑,你要不飛過去他們趕上來了不扒了你的皮才怪呢。"話音剛落,忽聽毛驢一聲長叫,騰空而起,四蹄生風(fēng)越過女山湖,落在一座小山崗上。張果老一見把穆長老師徒隔在湖對面,這才松了口氣,找塊石頭坐下喘喘氣,一邊摸摸毛驢一邊說:"小毛騙呀,小毛驢你可長了本事了。"這一摸覺得毛驢身上濕潤潤的,不知是濺的湖水還是累得滿身大汗,溫和地說:"晾晾吧,等太陽落山了咱再走。"
張果老偷喝了人參湯得道成仙了,他的小毛驢也因喝了那瓢人參湯成了神驢。張果老一輩子雖沒做過虧心事,但為偷喝了人參湯被穆長老師徒攆而留下了怪癖,只要一騎上毛驢就覺得穆長老師徒在后面追趕,就得調(diào)過身子,時間一長,他就倒騎毛驢了。
?。ㄈc畜成石
在女山半腰有個山洞,洞不深,外形也看不出什么神奇,但它有個神奇的故事相傳至今。
相傳八仙久居仙境蓬萊,常有凡夫俗子前去拜師學(xué)藝苦念經(jīng)文,求八仙引度成仙,攪得八仙不得安寧。八仙中的張果老為求清靜,常約八仙中的何仙姑或鐵拐李外出游玩,常到鯰魚洼下棋,到桃花島賞花,來回路過女山湖。
一日,張果老從鯰魚洼返回蓬萊,途中在獅龍橋酒樓要見識一下白吃先生,結(jié)果被白吃先生占了便宜,心中不快,多喝了幾杯來到了女山仙人洞。一陣湖風(fēng)吹來張果老有些困意,就在仙人洞旁一棵樹底坐下,這里正好有片樹蔭,可小憩一會。張果老的毛驢見主人在樹下休息了,趁機到四周轉(zhuǎn)轉(zhuǎn)。
這時山坡上有幾只羊在吃草,山坡下幾頭豬在地上拱著找食,又有幾只野雞跟在豬后面,豬在草地上拱,驚跳了草叢中的螞蚱,野雞毫不費力地啄食那些蹦跳的螞蚱。毛驢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說:"瞧你們?yōu)榱颂疃亲?,整天東跑西奔的多累呀!"離毛驢最近的幾只白山羊聽到毛驢這么說有點納悶,有只山羊問毛驢:"難產(chǎn)你不用吃草嗎?"毛驢說:"那當然,你們是凡間的畜牲,我可是天上的神驢。"聽到它們對話,幾頭黑豬和野雞也向毛驢和山羊這邊湊過來。它們聽說毛驢是頭神驢,終年不用吃草卻力大無窮,馳如疾風(fēng)都不相信,要毛驢顯顯神通。毛驢經(jīng)不住山羊、黑豬、野雞的請求,揚起四蹄飛馳而去。而且在湖面上奔跑也如平地,只一會就轉(zhuǎn)了一圈回來了。山羊、黑豬、野雞看得發(fā)呆,驚嘆萬分,一齊纏住毛驢拜師,一路吵鬧往仙人洞走來。
張果老睡得正香,被一群吵吵鬧鬧的牲畜給攪了好夢,很是生氣,看著走在前頭趾高氣揚的毛驢和跟在它身后的山羊、黑豬、野雞,就知道是毛驢不守仙規(guī),賣弄雕蟲小技。張果老順手出招,將毛驢封了笑穴、點了啞穴。從那以后,毛驢再也不會笑了,不會說話了,有事的時候只能"嗷嗷"地叫。山羊、黑豬、野雞見這老頭對毛驢做了手腳,一齊圍了過來,出言不遜地責(zé)問張果老。張果老不動聲色折一樹枝在那些牲畜頭上一一點過,口中還念念有詞,一瞬間,白山羊、黑豬、野雞都化作了石頭。就在張果老折樹枝時,驚動了幾只蚊子。蚊子看到有人、有毛驢、有羊、有豬,美??!以為可以大吃一頓了,嗡嗡地叫著,直沖張果老。張果老樹枝來回一個橫掃說:"蚊子,蚊子你膽子不小,竟敢叮我張果老,去吧!去吧!永遠別回來。"
寒來暑往,斗轉(zhuǎn)星移。不知多少年過去了,女山湖仙人洞面貌依舊。仙人洞的那片地,夏天至今沒有蚊蟲。當年被點成石頭的黑豬,人們叫它黑豬石,山羊被點成的石頭叫白羊石油,野雞被點成的石頭叫野雞石。至今黑豬石還是那么黑,白羊石仍然是那么白,野雞石依舊那樣五彩依錦。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不知張果老何時能喚醒它們。
?。ㄋ模├罹畔惹捎霭讼?/p>
常言道: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此話誠然。
女山,是個小山,海拔只有128米,只因為八仙中的張果老、鐵拐李、呂洞賓館、何仙姑等常來這里,給這里帶來了仙氣。
女山下一個個村莊依山傍水,種田的,土地肥沃、風(fēng)調(diào)雨順;打魚的,魚蝦滿湖、風(fēng)平浪靜,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人們吃穿不愁,茶余飯后就多了許多故事,說者愛說、聽者愿聽,各得其樂。民間傳說,一不收稅,二不立規(guī),你加點油,他添點醋,同一個故事就能發(fā)出好幾枝杈來。下面要說的就是有關(guān)仙人洞、仙家樓諸多傳說中的一種說法。
話說女山東坡有一巖洞,這洞原來并不大,又很簡陋,后因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諸位仙人常到這里各顯神通,你清一片地方,他變幾張桌凳,時間一長,幾位仙人把這洞點化得恰似一座仙人樓閣。樓閣旁是潺潺小溪,清澈甘冽,終年不斷。晨間溪邊霧靄四起,視似紗、覺如煙,暮時夕陽似火倒映溪中,歸鳥啼,魚兒歡,令人心曠神怡如臨仙境,流連忘返。無巧不成書,就有這么一個人玩心太重,迷戀此景,樂而忘返。
山腳下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莊上最有能耐的要數(shù)李家。李家上三代都有人識文斷字,第四代上有個叫李九先的后生,十三歲就考上了秀才,此人讀得萬卷書,曉得天下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墒呛?0年中參加過幾次入試考舉,卻次次名落孫山。李九先常借酒消愁,酒后說天談地,后來有人把"九先"叫成"酒仙"。
卻說這日,"酒仙"又多飲幾杯,迷迷糊糊出門閑轉(zhuǎn),遠遠看到女山半山腰有一朵朵似云、似煙,裊裊升天,因好奇,李酒仙趁著酒興一搖三晃前往看個究竟,走了約半個時辰來到了女山東坡石洞前,還沒過洞就聽洞內(nèi)有人叫"好棋"!李"酒仙"本是個棋迷,一聽洞內(nèi)有人下棋頓時來了精神,三步并著兩步進了洞。只見一中年男子在與一青年女子對弈,旁邊還站著個老者觀戰(zhàn)。李"酒仙"走到跟前甩袖施禮正欲說話,觀棋的老者伸手搭在嘴邊"噓"了一下,李"酒仙"會意,沒再吱聲,輕手輕腳走近,站在老者身旁觀起戰(zhàn)來。
只見那中年男子揮炮正中,直搗帥府,青年女子不慌不忙支士護帥,接著驅(qū)"三步神卒",使出"二鬼把門"一招,中年男子吸了一口氣后,驅(qū)"五步臥槽馬、回馬解救"。李"酒仙"看得眼花繚亂,忍不住大叫"好馬"。兩個下棋人只顧自己對弈,沒注意來人,被這一聲大叫嚇了一跳。李"酒仙"自知驚擾了兩位,施禮道:"在下李九先失禮了。"中年男子和青年女子淡淡一笑,算是原諒,也算是打招呼了。這時棋局已進入緊張的決戰(zhàn)階段,中年男子損兵折將,只有一馬橫行于沙場,已無取勝希望,青年女子也是連連受到重創(chuàng),只有一炮一卒還可作戰(zhàn),也無戰(zhàn)勝可能。二位相互看看面前的殘局,心里有數(shù),但誰也不愿開口求和,還是一旁觀戰(zhàn)的老者開話了"二位是棋逢對手,此局只得以和而終。"這下正合對弈二位的心意,都就坡上驢,點頭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