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大將軍梁冀之死
歷史故事 由土鳳凰供稿
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倒塌了。人間事,一切皆不過如此吧。這說的就是梁冀,歷史上的梁冀是很囂張跋扈的,那最后梁冀是怎么死的呢?
梁冀之死
東漢時期,有一位權臣叫梁冀,他仗著其妹妹是本朝太后的權勢,官至大將軍,并執(zhí)掌國事。本來此人就不是什么好鳥,大權在握后,更是胡作非為,作惡多端,上欺皇帝,下壓百官,典型一副飛揚跋扈的嘴臉。
15歲就即位的漢桓帝劉志,當初,也是依靠梁的擺布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他根本不敢得罪這位一手遮天者。十多年來,他對梁冀的種種惡行,只能是忍了又忍,比如,官員被任命,都必去拜見梁冀,而無需朝見桓帝。相反,漢桓帝日常的起居,也必須每天報于梁冀。
雖然皇帝怕死,但下面仍有不少人不買他的賬。宛縣縣令吳樹,曾將梁冀的手下按律治了罪。為此,梁冀強迫吳到自己的家中飲酒,并當場將吳樹加以毒殺。
19歲的郎中袁著,曾給漢桓帝建議,希望讓梁冀退休,免得因“功高震主”,招致大禍。梁冀得知后,即刻派人去抓袁著。袁一邊逃亡,一邊假裝病死,并用蒲草結成尸體下葬。但窮追不舍的梁冀,還是抓到袁著,并將其活活打死。
因袁著的事,也牽連到其朋友郝絮。郝絮最先也選擇逃亡,但實在逃不出梁在全國布下的天羅地網。無奈之下,只好叫人抬著棺材,去見梁冀,并在梁府門前,服毒自盡,只求梁冀能放過自己的家人。
這樣的事太多了,但皇帝也無能為力。后來,囂張的梁冀因為貴人梁猛女得寵,生怕自己的權勢被人分走,于是,就派人刺殺梁猛女的的母親長安君。
受到驚嚇的長安君,立刻跑到桓帝那里去告梁冀。此時已經28歲的皇帝,見梁冀如此跋扈,還要殺自己身邊的人,忍無可忍之下,決定除掉梁冀。
但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梁冀大權在握,黨羽眾多,到處都是他的眼線,稍有不慎,不僅事會敗露,恐怕連桓帝的性命也保不住。最后,聰明的劉志,為躲過梁的爪牙,選擇了在廁所,與自己的宦官唐衡,謀劃除掉梁冀的辦法。
最后,唐衡又以皇帝的命令,召集單超等6個宮中宦官,在各有分工的情況下,他們以桓帝的名義,調發(fā)軍隊由單超親自指揮,將梁冀的府邸緊緊包圍,并很快拿下梁府,沒收了梁的官印。梁冀知道自己的罪行太大,必死無疑,就和妻子孫壽一起自殺了。其黨羽也隨即被一網打盡,灰飛煙滅。
覆滅原因
第一,梁冀一味迷信強權壓制的作用。凡是持不同意見者,梁冀都一個不饒恕,能殺者則殺之,那怕是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只要梁冀認為是觸犯了他的尊嚴,都不會寬容。例如有一位西域商人,因為誤殺了梁家一只兔,竟輾轉牽連被殺死了十余人。十條人命只抵梁家一只兔子,難道不夠殘酷嗎?
第二,梁冀日益孤立不得人心。梁冀以為用強權壓制,迫害忠良和無辜的人民,就能鞏固其統(tǒng)治。其實恰恰是為梁氏的覆滅創(chuàng)造條件。梁冀孤立到何等地步呢?不僅滿朝百官對他敢怒不敢言,而且連他的弟弟梁不疑都不能容。梁不疑頗識詩書,也愛與知識分子交朋友。梁冀做大將軍,他接替梁冀為河南尹,后來梁冀的兒子梁胤要做河南尹,梁不疑只得讓位。梁不疑為了顧全他梁家的體面,就歸家“閉門自守”。但梁冀還是不放心,派人暗中監(jiān)視。有一次南郡太守馬融和江夏太守田明路過梁不疑府,順便探望梁不疑,馬融因此受罰,田明因此喪命。
第三,桓帝不甘心作傀儡。劉志在未取得帝位之前,只要坐上皇帝寶座,雖然做傀儡也在所不計,乃至因個人的私怨,伙同梁冀殺害忠良李固和杜喬。把朝廷里僅有的兩位敢于與梁氏抗爭的大臣殺了,桓帝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外宮由梁冀把持,事無大小,皇帝不得親自過問。內宮先后由梁太后和梁皇后控制,特別是梁皇后恃勢“忌恣”,動不動就“鴆毒”皇帝左右的人,連桓帝自己也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傅坶L期過這種日子,心里很苦,“恒懷不平”。當然,很想尋找時機改變自己朝不保夕的傀儡皇帝的處境。
梁冀之死
東漢時期,有一位權臣叫梁冀,他仗著其妹妹是本朝太后的權勢,官至大將軍,并執(zhí)掌國事。本來此人就不是什么好鳥,大權在握后,更是胡作非為,作惡多端,上欺皇帝,下壓百官,典型一副飛揚跋扈的嘴臉。
15歲就即位的漢桓帝劉志,當初,也是依靠梁的擺布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他根本不敢得罪這位一手遮天者。十多年來,他對梁冀的種種惡行,只能是忍了又忍,比如,官員被任命,都必去拜見梁冀,而無需朝見桓帝。相反,漢桓帝日常的起居,也必須每天報于梁冀。
雖然皇帝怕死,但下面仍有不少人不買他的賬。宛縣縣令吳樹,曾將梁冀的手下按律治了罪。為此,梁冀強迫吳到自己的家中飲酒,并當場將吳樹加以毒殺。
19歲的郎中袁著,曾給漢桓帝建議,希望讓梁冀退休,免得因“功高震主”,招致大禍。梁冀得知后,即刻派人去抓袁著。袁一邊逃亡,一邊假裝病死,并用蒲草結成尸體下葬。但窮追不舍的梁冀,還是抓到袁著,并將其活活打死。
因袁著的事,也牽連到其朋友郝絮。郝絮最先也選擇逃亡,但實在逃不出梁在全國布下的天羅地網。無奈之下,只好叫人抬著棺材,去見梁冀,并在梁府門前,服毒自盡,只求梁冀能放過自己的家人。
這樣的事太多了,但皇帝也無能為力。后來,囂張的梁冀因為貴人梁猛女得寵,生怕自己的權勢被人分走,于是,就派人刺殺梁猛女的的母親長安君。
受到驚嚇的長安君,立刻跑到桓帝那里去告梁冀。此時已經28歲的皇帝,見梁冀如此跋扈,還要殺自己身邊的人,忍無可忍之下,決定除掉梁冀。
但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梁冀大權在握,黨羽眾多,到處都是他的眼線,稍有不慎,不僅事會敗露,恐怕連桓帝的性命也保不住。最后,聰明的劉志,為躲過梁的爪牙,選擇了在廁所,與自己的宦官唐衡,謀劃除掉梁冀的辦法。
最后,唐衡又以皇帝的命令,召集單超等6個宮中宦官,在各有分工的情況下,他們以桓帝的名義,調發(fā)軍隊由單超親自指揮,將梁冀的府邸緊緊包圍,并很快拿下梁府,沒收了梁的官印。梁冀知道自己的罪行太大,必死無疑,就和妻子孫壽一起自殺了。其黨羽也隨即被一網打盡,灰飛煙滅。
覆滅原因
第一,梁冀一味迷信強權壓制的作用。凡是持不同意見者,梁冀都一個不饒恕,能殺者則殺之,那怕是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只要梁冀認為是觸犯了他的尊嚴,都不會寬容。例如有一位西域商人,因為誤殺了梁家一只兔,竟輾轉牽連被殺死了十余人。十條人命只抵梁家一只兔子,難道不夠殘酷嗎?
第二,梁冀日益孤立不得人心。梁冀以為用強權壓制,迫害忠良和無辜的人民,就能鞏固其統(tǒng)治。其實恰恰是為梁氏的覆滅創(chuàng)造條件。梁冀孤立到何等地步呢?不僅滿朝百官對他敢怒不敢言,而且連他的弟弟梁不疑都不能容。梁不疑頗識詩書,也愛與知識分子交朋友。梁冀做大將軍,他接替梁冀為河南尹,后來梁冀的兒子梁胤要做河南尹,梁不疑只得讓位。梁不疑為了顧全他梁家的體面,就歸家“閉門自守”。但梁冀還是不放心,派人暗中監(jiān)視。有一次南郡太守馬融和江夏太守田明路過梁不疑府,順便探望梁不疑,馬融因此受罰,田明因此喪命。
第三,桓帝不甘心作傀儡。劉志在未取得帝位之前,只要坐上皇帝寶座,雖然做傀儡也在所不計,乃至因個人的私怨,伙同梁冀殺害忠良李固和杜喬。把朝廷里僅有的兩位敢于與梁氏抗爭的大臣殺了,桓帝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外宮由梁冀把持,事無大小,皇帝不得親自過問。內宮先后由梁太后和梁皇后控制,特別是梁皇后恃勢“忌恣”,動不動就“鴆毒”皇帝左右的人,連桓帝自己也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傅坶L期過這種日子,心里很苦,“恒懷不平”。當然,很想尋找時機改變自己朝不保夕的傀儡皇帝的處境。
上一篇:跋扈將軍梁冀的歷史故事
下一篇:漢明帝取經求佛像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