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不成反類狗 出處|解釋|成語故事 【六字以上成語】
六字以上成語 由小雪供稿【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
【典故】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逗鬂h書·馬援傳》
【釋義】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好高騖遠(yuǎn),眼高手低
【結(jié)構(gòu)】復(fù)句式
【相近詞】畫虎類犬、畫虎類狗、畫虎刻鵠
【相反詞】神肖酷似
【押韻詞】狂朋怪友、稂不稂莠不莠、玄香太守、磬其所有、肥肉厚酒、遭時不偶、親戚朋友、獅子吼、無所措手、仗氣使酒、......
【年代】古代
【燈謎】最差勁的寫生
【英文】trytodrawatigerandendupwiththelikenessofadog―makeapoorimitation
【成語故事】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后輩教育十分嚴(yán)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yán)和馬敦在別人后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yán)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xué)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xué)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成語舉例】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無力量,使不得我們的兵器,恐學(xué)之不精,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八回
上一篇: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處|解釋|成語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