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二不休 釋義|出處|近義詞|示例 【六字成語(yǔ)】
六字成語(yǔ) 由小雪供稿成語(yǔ):一不做,二不休
解釋: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興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興做到底。
拼音: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出自:唐 趙元一《奉天錄》第四卷:“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yǔ)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用法:一不做,二不休復(fù)句式;作主語(yǔ)、分句;形容下最后的決心。
近義詞:破釜沉舟
例子:到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成語(yǔ)故事:唐德宗時(shí)期,安祿山起兵反叛,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及部將張光晟也起兵反叛。李晟奉命征討叛軍,活捉了張光晟。張光晟開誠(chéng)布公地表示愿意重新歸順唐王朝,而此時(shí)德宗身邊的大臣們卻堅(jiān)決反對(duì),只好將他處死。張光晟臨死前感慨萬(wàn)千地說(shuō):“第一不要做,第二做就要做到底。”
上一篇:一而再,再而三 釋義|出處|近義詞|示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