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三吐哺 成語故事|出處|釋義|造句 【五字成語】
五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很多的成語都會有各自的典故,那么你知道一飯三吐哺的故事嗎?下面9252兒童網(wǎng)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飯三吐哺成語故事,來欣賞一下吧。
西周時期,周成王繼承父親的遺志,分封諸侯,他封伯禽為魯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賀,說:“你以前是魯國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記你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現(xiàn)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愛惜人才。”
一飯三吐哺出處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勿以國驕人?! 妒酚?middot;魯周公世家》
一飯三吐哺釋義
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一飯三吐哺造句
1、史載周公為招攬英才,“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生怕因為一次沐浴或一餐飯而慢待錯失了某位賢士。
2、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3、“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fā)”,并深入民間,“所朝。
4、《史記·魯周公世家》載,“然吾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5、見周公旦“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fā)”之典故。
6、凡治國,立賢是根本,爸爸自當(dāng)政來,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求賢若渴如此,你到魯國后,只可處其上,不可處其下。
7、周公“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劉晏“質(zhì)明視事,至夜分止,雖休沐不廢。
8、熟悉周公歷史的人,應(yīng)該記得“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這些典故。
9、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10、袁紹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經(jīng)學(xué)著像周公那樣,“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