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 解釋|出處|相近詞|用法 【五字成語】
五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漢語拼音: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成語解釋: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唐、宋時稱進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稱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行中成績最好的人。每種職業(yè)都有杰出的人才。
成語出處:明 馮惟敏《玉抱肚 贈趙今燕》曲:“琵琶輕掃動人憐,須信行行出狀元。”
成語繁體:行行出狀元
成語簡拼:HHCZY
成語注音:ㄏㄤˊ ㄏㄤˊ ㄔㄨ ㄓㄨㄤˋ ㄩ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行行出狀元主謂式;作狀語;含褒義,常與三百六十行連用。
成語正音:行,不能讀作“xínɡ”。
成語辨形:狀,不能寫作“壯”。
成語例子: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俗語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沒有好人哪?
英語翻譯:every trade has its master <one may distinguish himself in any trade>
俄語翻譯:в кáждом деле есть свои умельцы
上一篇:官無三日緊 解釋|出處|相近詞|用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