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之義 出處|釋義|同韻詞|近義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tì páo zhī yì
【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載;尚有綈袍贈,應(yīng)念范叔寒。 唐·高適《詠史》詩
【釋義】綈袍:粗綈做的袍子。比喻不忘舊日的交情。
【用法】作賓語;指不忘舊恩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近義詞】綈袍戀戀
【同韻詞】鉤玄獵秘、四海皆兄弟、事預(yù)則立、逾墻窺隙、漢賊不兩立、諸如此例、弄性尚氣、死聲淘氣、針芥之契、凡偶近器、......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懷疑他通齊,回國后報告魏相。范雎含冤被打傷,改名張祿逃到秦國當(dāng)上宰相。后來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見狀就送他一件綈袍,待發(fā)現(xiàn)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沒有殺他
【成語示列】彼行雖賤,而祖德朱斬;且與君為故人,亦宜有綈袍之義?! ∏?middot;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
上一篇:圖窮匕見 出處|釋義|押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