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豎為災 出處|釋義|押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èr shù wéi zāi
【出處】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
【解釋】豎:小子;二豎:指病魔。比喻疾病纏身。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疾病纏身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二豎為虐
【押韻詞】應節(jié)合拍、換骨奪胎、生拖死拽、十月懷胎、罔極之哀、門戶洞開、如癡如呆、鈿合金釵、上梁不正下梁歪、順我者吉,逆我者衰、......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得了重病,夢見體內(nèi)有兩個小孩,一個說名醫(yī)來了快逃吧,一個則說躲到膏肓之間。秦桓公派名醫(yī)緩前去為其治病,把好脈后搖頭嘆息說:“大王的病已經(jīng)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藥力是無法到達的。”沒過多久,晉景公就病死了
【示例】本想與諸公同心協(xié)力,保持國家,怎奈二豎為災,竟致不起?! 〔號|藩《民國通俗演義》第22回
上一篇:馮驩彈鋏 出處|釋義|押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